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中考金榜题名对联集锦 中考对联题,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

人气:485 ℃/2024-03-04 11:11:24

尖岩山风光

各位请看,这是2017年湘西地区语文中考对联题,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这联中的“尖山”就是指湘西花垣县麻栗场镇境内的“尖岩山”,从山下望去,尖尖的山头直耸云霄,像一枝如椽大笔。故又称“文笔峰”。据雍正年间《永绥厅志》记载,东晋养生家葛洪从江西三清山云游至此,山顶上练丹三年,丹成而仙化。闻讯而来的大文人、辞赋家左思,专门上山谒拜,遂写成这副千古绝联。这显然是不靠谱的,对联始于唐,东晋的左思都不知对联为何物?如何能写这般气势的上联呢?于是我又到度娘上找了一些资料,说此联是清朝举人、苗文创始人之一的石极塘先生在尖岩山所作,最为可信。据传,这副“尖山似笔,倒写蓝天一张纸”的上联,求对于世,一百多年来无人对出满意下联。

我们先看一看中考试卷上的参考答案:“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这副对句,这只能说是对偶句,谈不上对联,平仄联律一概不讲,显然出题的老师就是一个外行,更可笑的是,“铺满大地一庄园”是一病句,既然“铺满大地”了,“一庄园”还有必要说明白吗?难道作为出语言题目的老师就看不出来吗?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很多学者,写白话文,字顺意达,但一写诗写联,就开始蹩脚了。

花垣名联坊

据说花垣县内还有一景点“名联坊”,其中收录了几副下联,同样也是外行之语,比如“边城如画,描绘人间千般情”;“青江如链,横穿边城三颗珠”;“银河如镜,俯照红尘万颗星”;“苗河如墨,狂草大地万卷书”;“清江如歌,直唱翠岛三省情”听说,这几副联的作者都是大有来头,只可惜平仄全没对上。国画大师黄永玉大师也撰有一联:“酉水如镜,顺流碧海两婵娟。”一个画画的老头,对于对联一窍不通,把这副联放到“名联坊”内,更是徒增笑耳。

对对子,不是简单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还有其严格的韵律要求,还要求平仄相谐。这就要求创作者至少要掌握三条对联平仄规则:1.上仄下平。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则收平声。2.平仄相对。上联和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要相对。3.平仄相间。上联下联句中平仄相间,否则就是“失替”之病。这几条规则上来看,上面所说的下联一个也没有对上。

我为什么要说这副联,因为这副联有两个对法。因为上联“倒写蓝天一张纸”是特拗句,即平平仄平仄句式,可救可不救!所以我给出了两个标准答案:第一副对句:“明月如盘,盛来玉斗两三杯。”韵律和谐,第二副对句:“明月如盘,盛来玉斗三万杯。”玉斗可以指北斗,也可以指酒杯。这么对来,虽然更大气,但是“孤平”了,出现了音韵失和,但对联的律联中没有“孤平”概念,所以也不算有错。不过,对于五言、七言联,因为是脱胎于律诗,建议遵守诗律,尽量不要出现“孤平”及“三仄”等问题。

如果根据中考题目中给出的意象来对这副上联,我也可以给一个下联:胜地如图,平浮紫阙万梯田。这副下联对“尖山似笔,倒写蓝天一张纸”十分工稳,而且也符合考题中所说的“高山下面有梯田”的说明,自然就可以拿高分。

花垣尖岩山

关于这副联,据说花垣县也搞了一次大型征下联活动,可以说,佳联也很多,比如:网名为无痕先生的对句“偃月如梭,斜翻黄历五千年。” 没有死对,很是新颖;又比如我的好朋友安徽的陈自如先生的对句:“酉水如弦,横弹绿地四时琴。”对仗工稳,而且意境高远;又比如辽宁谢毅先生的对句:“薄霭如纱,浅遮翠岫万年容。”形象而生动。可惜这些好句,因为不是什么大家、名家,不能上“名联坊”,而上“名联坊”的,又是一些狗屁不通的东西,这是个什么世道?

最后,我还要特别推介一位著名诗人的对句,他便是云南的郑万才先生,郑万才,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狼社创始人。擅诗擅联,自成一家,颇有诗名。他的对句自然也是不俗的:“大岭若肩,横挑绿野万筐云。”非常见才情。不过,听闻万才兄对鄙人却是颇有微词,我与万才兄素未谋面,他对我的陈见定是道听途说,我自不会介怀,只期有朝一日得见万才兄弟,消除误会,结为知己,岂不快哉!

搜索更多有关“中考金榜题名对联集锦 中考对联题,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