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礼记的内容和意义 礼记,学记解读

人气:384 ℃/2024-02-01 14:59:31

《礼记·学记》篇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涉及古代教育目标、学制、方法和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内容,其教育思想对今天从事国学教育和学习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玄:“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朱子曰:‘此篇言古者学校教人传道授受之次序,与得失兴废之所由,盖兼大、小学言之。’程子曰:‘《礼记》除《中庸》、《大学》,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清·王夫之《礼记章句》:“此篇之义,与《大学》相为表里。《大学》以发明其所学之道,推之大,析之密,自宋以来为学者所服习,而此篇所论亲师敬业为入学之事,故或以为末而未及其本,然玩其旨趣,一皆格物致知之实功,为大学始教之切务,则抑未可以为末而忽之也。”

《学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述教学的重要性、学制与规范、教师之道、亲师为学之道。

一、教学的重要性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化民成俗,以教学为重。建立国家,领导人民,以教学为先。教育,是关系立国与治国的根本大计。清•孙希旦《集解》:“人而不学,虽有美质,不可恃也。教学,以大学之道教人而使学之也。古之王者,既尽乎修己治人之道,又以为化民成俗非一人之所能独为,故立为学校以教人。”

2、“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育别人,才能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互相促进而努力学习提高自己。《集解》:“张子曰:困者,益之基也。学者之病,正在不知困尔。自以为知,而问之不能答,用之不能行者多矣。”

二、学制与规范

1、学校制度——化民易俗之道。

古代教育,从家庭到地方,再到天子及诸侯国,分别设有家塾、庠序和国学等教学机构。每年入学,隔年考校学生的德行道艺。第一年考察读经断句、分析文义旨趣,明确学习目的;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专注学业而不懈怠,乐于与学友切磋(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第五年考察知识积累精专广博,与教师志同道合。第七年考察学业所得和讲论所学,知人善恶并择交善友。此时学业稍成,叫做小成。入学九年,于事理闻一知十,触类贯通,知止而定,临事不惑而不违师道,叫做大成。大成之后,就可以教化人民,改易风俗,使亲近者心悦诚服,疏远者归附。这就是大学之道。

2、入学之礼——教之大伦

大学入学之礼有七:

(1)穿著礼服,用蘋藻祭先圣先师,示范礼敬之意。

(2)读《诗•小雅》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以为官之道示范学者上下和乐,立志有用于国家。

(3)击鼓召集学生开箱取书,警示学生敬逊学业,使心不外弛。

(4)以楸树和荆条收束威仪,使学生不生怠慢之心。

(5)大祭之前,天子、诸侯不到学校视察,使学生随志意自适,从容学习。

(6)教师时时观察学生而不解释,使其存疑而积极思考,适时加以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年长的学生请教问题,年幼者只听而不发问,以循序渐进。

3、教学内容——“正业”、“居学”

大学教育,学校正课是“乐”、“诗”、“礼”,私居所学为杂艺,即“操缦”(调弦杂弄)、“博依”(杂曲歌咏)、“杂服”(洒扫应对等杂事)。“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不重视这些杂艺的实践,就不能喜欢并熟习《乐》、《诗》、《礼》等经典。因此君子之学,“藏焉”(存于心)、“修焉”(习于行)、“息焉”(退而私居)、“游焉”(游于艺)。《集解》谓:“藏焉必有所修,息焉必有所游,无在而非义理之养。其求之也博,其入之也深;理浃于心,而有左右逢源之乐;身习于事,而无艰难烦苦之迹。”只有这样,才能事理通达,勤习所得,乐与师友相成,信守圣贤道业,即使远离师友也不会退转。

三、教师之道

1、教者之失

(1)师品低下,缺乏敬业精神。

“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意思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一味追求进度,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并巩固;令学生多读诵,缺乏敬业精神;教学时有所保留;违背教学规律。其结果是学生隐没所学,怨恨教师,苦于学业之难而无法感受到学习的益处。即使完成学业,也会很快忘记。

(2)方法不当。

再者如“发然后禁”、“杂施而不孙”,是说不能掌握时机,因材施教;教学不能循序渐进,杂乱无章。“教之不刑”是教者之失,“教之所由废”也与教师有关。这就提出了为人师表的问题。

2、教者之得

(1)知教之所由兴废,可以为人师

教育成功的原因有四:

① 邪念未生就预防;

② 利用适当的时机施教;

③ 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循序渐进;

④ 互相观察学习别人的长处。

教育失败的原因有六:

①邪念已生才禁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而无法奏效;

②学时已过,再刻苦也难于成就;

③教学杂乱而没有次序,学生就会迷惑而无法进步;

④独自学习没有学友咨询切磋,则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⑤与损友交,违背师教;

⑥言行邪恶,荒废学业。

(2)君子之教

① 善喻(方便善诱)

君子之教,是善于诱导而使学生明白。引导而不牵制,鼓励而不压制,启发头绪而不通解。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没有压力,独立思考而有所得。

② 长善而救其失(了解学生心理,善于纠正学生过失)

学生有四种过失:“多”(博而不精,不求甚解)、“寡”(所学务少,专持而不广)、“易”(见异思迁,学不专一)、“止”(学有小成即止)。教师要了解四种过失,并善于抓住产生这些过失的心理而纠正之以扬长避短。王夫之《章句》:“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

③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善于教学的人,讲解语言简约达意,说理含蓄精妙,举例少而明白易懂,可以使学生继承自己的志向。《集解》引吴氏澄曰:“‘约’、‘微’、‘罕譬’,皆教者之不尽言也。‘达’、‘臧’、‘喻’,学者之能自得也。如此,可谓能使人继其志也。”

(3)师道之大——所以学为君也。

本章阐明做教师的方法。君子了解为学近道的难易程度,又知道教学方法的优劣(孔颖达《疏》:“罕譬而喻,言约而达,是为美。反此则为恶也。”),然后可以不拘形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学生各得其宜。此即所谓的“广博喻”,这样,则君子能为师、为长、为君。因此,师道之大,在学做国君治理国家。元·吴澄《礼记纂言》:“知其难易、美恶,故能随其髙下浅深而喻之,各有攸当,不局于一途,所谓博喻也。教人能各得其宜,则治人亦能各得其宜,故能为教人之师者,小而一官之长,大而一国之君,皆能为之也。”

四、亲师为学之道

1、择师不可不慎

做教师,是学做国君。因此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章句》:“君长之道,皆于师道取则焉。故自天子之元子至凡民之俊秀,欲明君长之德者,得所师而取法不远,是以王者择师以立教,则子孙臣庶则而效之,而治隆俗美也。”

2、尊师重道——大学之礼

为学之道,尊师是很难做到的。尊师才能重道,重道人民才会恭慎地对待学习。古代国君不用君臣关系看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臣子担任祭主时,一种是担任自己的老师时。大学之礼,即使向天子讲学,也不必面向北而居臣位,表示国君对老师的尊重。郑注:“武王践阼,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

3、问答式教学——进学之道

善于学习的人善于提问,先易后难。譬如伐木,先从柔软的部位入手,然后再砍伐枝节和纹理不顺的坚硬部位,则坚硬处自然迎刃而解。善于回答问题的教师,能随问题之大小而应答。譬如撞钟,轻叩则钟声小,重击则钟声大。但撞钟者必须从容不迫,沉静详审,待钟声渐渐停歇,才使学生完全领会教师的意旨。

只靠记诵书本知识以备答问的人,不够做教师的资格。教师必须能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有疑惑而无法提问时,教师应为其讲解,讲解了学生还是不懂,即使放一放以后再讲也可以。

4、君子之学

(1)有志于学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为裘”(缝补皮衣,一说制作鼓风皮裘)、“学箕”(编制柳箕,一说箭服)、“驾马”三事譬喻,呼应前文由杂艺而入正学,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明白这个道理,可以有志于学。“志于学”,即上文乐正学之义。《集解》:“此三者,皆非生而能之,由于见闻习熟而驯而致之也。然则君子之于道,苟时习而不已,岂有不能至之理哉?故察于此而可以有志于学矣。”

(2)比物丑类

古代学者,善于比物而连类。宋·卫湜《礼记集说》:“戴氏(溪)曰:比物丑类,本不足以为学,然察于万物而见义理之当然,则心通意晓,有所信而必为,此敎者所以贵于博喻也。天下之理,固有不相为而实相用者。”鼓不主五声,但没有鼓五声就不能和谐;水不主五色,但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不主五官(视听颜貌思),但五官非学不得其正;教师不主五服,但五服依靠教师教诲而亲近。宋·黄震《黄氏日抄》:“鼓也,水也,以喻学与师之不可阙也,所谓‘比物丑类’也。”

(3)君子务本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意为:大德无为,不任一官而天下垂拱;大道无体,随器而用;大信不言,无誓而固守。大时无恒,随遇而变,与时消息而无所不齐。(“不齐”之意,亦可参考明·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君德》:(左司谏江公望)曰:“‘大时不齐’,能知古今治乱之不齐,然后能齐古今治乱不齐之理。”)清·方苞《礼记析疑》:“上节求之于万殊,以观其会通。此节探之于一本,以成其变化也。”孔颖达《疏》引庾蔚以“不官”、“不器”、“不约”、“不齐”为诸官、诸器、诸约、诸齐之本。宋·卫湜《礼记集说》引陈氏(祥道)语进一步解释知本之意:“由徳以至道,则入神而无为。由信以至时,则致用而无不为。此四者先后之序也。不官、不器者,道徳之本。而入于器、主于事者,皆道徳之末。不约、不齐者,时信之本。而言必信,行必果者,皆时信之末。”

篇末以祭川譬喻君子之学,莫先于知本务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化民成俗”为末,以学为本。《集解》:“故君子必有志于学,而学必志于本。大学之道,使人明德以新民,而家以之齐,国以之治,天下以之平。此学之所以可贵也。不然,而役役于一长一技之末,虽终其身从事于学,亦岂足以化民而成俗哉!”《章句》:“此篇所言,皆亲师讲艺之事,而终之以务本,所以见古人为学,求之己者,但尽其下学之事,而理明行笃,则天德王道即此而上达焉。盖与《大学》至善知本之旨相为符合。”

搜索更多有关“礼记的内容和意义 礼记,学记解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