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陈欧直播视频:陈欧一直在路上

人气:483 ℃/2023-11-24 03:34:55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2012年,随着一段励志且文艺的广告文案爆红网络,横空出世的陈欧带着聚美杀出重围,瞬间打破了原有的B2C格局。

两年后,聚美优品赴美上市,开盘价27.25美元,市值达到34.33亿美元。而陈欧不仅成为纽交所最年轻的敲钟者,更是坐拥14亿美元的身价。

那时候,31岁的陈欧意气风发,他毫不掩饰得意地对着投资人徐小平说道,“创业,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此时的陈欧并不明白: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时间一晃就是7年。

这七年,曾经的天之骄子陈欧早已被边缘化。

不仅如此,他还和我们一起见证了许多“奇才”的陨落与诞生。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拼多多的黄铮,以及ofo 的戴维,甚至是乐视的贾跃亭……

楼起楼塌,都不过一瞬之间。

所以这一次,当共享充电宝战场传来阵阵“捷报”时,最早入局的陈欧明显低调了许多。

因为现在的陈欧已经懂得,资本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赢家,谁最沉得住气,谁才能活得最久。

1

翻开陈欧的履历,你会看到金光闪闪的一幕。

年少成名,大学创业,31岁把公司干上市。35岁转做投资人,又以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获利不少。

当然,这一切可不是上天赏赐,而是靠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1983年,陈欧降生在四川德阳一个普通县城,但陈欧并不普通。

在那个奥数扎堆的年代,天资聪颖的陈欧曾拿过大大小小奖项。后来小升初,他又直接跳了一级升至初二。

尽管如此,陈欧也算不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比起学习,他更喜欢玩游戏,也常为此换来父亲的一顿暴揍。

也许为了“逃离”父母的威压,也许是为了更好的游戏环境。16岁那年,陈欧考取了当地全额奖学金留学项目,并于2001年赴往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

求学期间,陈欧一边学习写代码一边玩游戏,后来游戏玩腻了,他就写了个游戏平台,起名叫GGgame。

当时,盛大浩方等游戏公司也在布局东南亚地区,并且创办了自家的游戏平台,但都反响平平。而GG就陈欧一个人,他要自己写代码,自己贴图,自己测试,自己搞运营,怎么看都不像能做起来的样子。

但事实上,当GG上线后,不仅很快聚拢了一大批游戏玩家,更是迅速发展为东南亚最大的游戏对战平台。

只可惜,GG的发展越来越好,但它的创始人陈欧在经过多次股权变动之后,早已经被人架空。再后来,陈欧索性抛掉手里的股份,提前出局。

如今,GG早已在新加坡华人李小东的接手下改名Garena,直接对标腾讯,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市值破千亿美元。

但又有几个人知道,这家千亿巨头还曾与陈欧有过这样的渊源?

2

Gardena做大以后,曾无时不刻想要抹去关于陈欧创始人的烙印。

为此,两方还曾在多年前掀起过一轮轮的“口水战”,最终也没个确切说法。

陈欧也可能为当时放掉手机的股份而后悔过,但最终他还是如自己文案中说的那般: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80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是的,陈欧一直在路上。

2008年,“被出局”的陈欧前往斯坦福读MBA。

一年后,陈欧回国,他率先放弃了父亲(局级干部)考公务员的建议,转而接受了真格基金徐小平的天使投资。

18万美元的创业基金,眨眼间就被陈欧“败光”了,不过这也让他发现和马云一样的商机。

21世纪,还是女人的钱最好赚!

于是,陈欧又用了两天时间搭建好网站,取名“团美网”。

团美网垂直电商化妆品领域,后来陈欧觉得这个名字太直白,遂将其改名为“聚美优品”,大致是有“******美丽、成人之美”的意思。

创立之初的聚美优品走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有“昨日之殇”,令陈欧不敢轻易接受资本的介入。

另一方面,在众多电商巨头频频发力的情况下,势单力薄的聚美优品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而转机很快来临。

2010年,《非你莫属》节目组向陈欧抛来橄榄枝,邀请其担任节目嘉宾,陈欧爽快应邀。因为他很清楚,一个收视率二点几的节目不能放过,而且它是免费的。

果然,节目播出后,陈欧从草根创业者一跃成为了“明星企业家”,而聚美优品的成交量也从日均几十万提高到日均一百多万。

尝到甜头的陈欧开始愈发地“剑走偏锋”,他不再想着稳扎稳打,而是将所有时间精力都投入营销事件的策划。

从《非诚勿扰》到《天天向上》,再到《百变大咖秀》,能上的综艺节目他都上了一遍,但这远远不够。

于是他又取经凡客,并从“凡客体”中获得灵感,写出了那段堪称经典的广告文案。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如“凡客体”一般,“陈欧体”也火了,火的一塌糊涂。

一夜之间,陈欧微博涌来数十万关注,“陈欧”二字的百度指数猛涨至40000。不仅如此,“陈欧体”还为聚美优品带来巨大的流量转化,短短一个月,聚美优品的UV(独立IP)访问量翻了3倍多,月成交也从 4000 万元攀升到 8000 万元。

后来在采访中,陈欧毫不谦虚地说 :“这是电商圈内,继韩寒的凡客广告之后,最好的一个电商广告。”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这一点,凡客没做到,聚美优品同样也没做好。

3

2013年3月1日,借着成立三周年庆典的名义,聚美优品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降价促销,代号“301”。

那段时间,几乎所有员工都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只为了能把“301”搞出名堂。

当晚凌晨零点时分,聚美优品办公室灯还亮着,一大群人守在电脑旁倒数着“3——2——1”。

但喊声结束后,陈欧等来的不是飞速增加的订单量,而是网站宕机的“404”。

很快,聚美优品的程序员都忙了起来。凌晨1点,依旧有无数用户在往进涌,凌晨2点,网站持续崩溃,凌晨3点,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

但这不是最糟心的,真正让陈欧别扭的,是聚美优品根本承受不起如此大的订单量。

事实上,由于配送能力不足,聚美优品很快就爆了仓,几十上百万件货物堆压在仓库发不出去。而下了单的用户们苦苦等了十几天,却一直没等来自己的快递,最终全把愤怒发泄在陈欧的微博下。

没办法,陈欧只好一次又一次的道歉,甚至最后拉了刘辉这个创业伙伴出来“背锅”。

当然,作为网站技术以及仓储负责人,刘辉难逃其咎,秦鉴君只是想到曾经的公司元老竟以这样的方式出局,多少都有点不体面。

“301”之后,陈欧加固了公司网站,整顿了配送打包人员。但横在聚美优品面前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假货。

对于电商平台是否售假的质疑,外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大佬们的处理方法是,要么提高自身(参考京东、天猫),要么放任自流(拼多多、淘宝)。而陈欧却没这么佛系,他直接一纸诉状将用户告上法庭,闹得人尽皆知。

2013年7月,网友“姑苏毛十七”被判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并需缴纳罚款1万元人民币。因一句“聚美优品90%是假货”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姑苏毛十七”成为电商行业诽谤罪最典型的案例。

陈欧赢了,但这事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事态的发展将不受任何人控制。

用户使用化妆品过敏,声称自己买到“假货”,陈欧回应,如果在聚美上买到假货,愿意赔偿一百万。

紧接着娇兰、兰蔻等一线化妆品品牌发布声明,表示从未与聚美优品合作过。

而在2014年7月,一家名为祎鹏恒业的供应商被曝造假,聚美优品不幸出现在其合作名单中。

而此后一直持续到今天,聚美优品仍然贴着“售假”的标签,即便那并不影响聚美优品被资本青睐。

4

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易挂牌上市,开盘价27.25美元,市值达到34.33亿美元。

就在身着高位的陈欧沾沾自喜之时,网上出现大批抹黑陈欧学历、创业经历造假的文章。

尽管也有陈欧昔日伙伴站出来为他澄清,但好消息又怎能压过坏消息。

(关于陈欧创业经历造假一事,笔者特意挑选了两篇持对立说法的文章,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搜。

一封来自网上爆料,爆料人自称与陈欧及李小东相识,大部分都是听说及查阅资料。《邮件曝光陈欧造假真相:前合伙人驳其不实言论》

另一篇来自gg的公司元老,也是聚美优品的联合创始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背锅侠”刘辉。《当事人万言长文澄清:陈欧和我怎样被迫出局Garena》)

刚攀上顶峰的陈欧,摇摇欲坠。

其实对于聚美优品来说,创始人的学历、创业经历造假事件只是一把导火索,用户和对电商化妆品的天然不信任,以及垂直电商领域业务板块太过单一才是聚美优品衰败的最大原因。

陈欧也尝试过突围。

2015年,聚美优品曾启动“极速免税店”项目,目的是想通过全球直采的形式去掉假货的标签。但随着2016年国内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新税制的实施,又再次让聚美优品一蹶不起。

陈欧承认道,“确实,突破壁垒仍然是一个特别特别困难的事情。”

而到2017年,陈欧悄悄改了微博名,拿掉了“聚美陈欧”的前两个字。

这一年中,他经历了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失败,经历了首席战略官、首席财务官的离职。甚至连聚美优品的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戴雨森都选择离开,加入了徐小平的真格基金。

陈欧不再说聚美是一家垂直电商公司,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多元化的领域。

母婴、影视、短视频,甚至连共享单车他也想掺一脚。

尽管越来越低调,网上有时候也会不时传来他的消息。比如被中小股东集体控诉,再比如由他控股的短视频平台被下架,又或者上《吐槽大会》遭批……

最瞩目的一次是陈欧宣布投资街电,王思聪突然跑出来碰瓷,说:“共享充电宝项目要是能成,我直播吃翔。”

而陈欧则不紧不慢地来了句,街电项目不成可以做成公益,但千万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可能是老天也想看到那“精彩”的一幕,四年后的今天,共享充电宝还真就成了。而作为最早入局的陈欧,无论是提前离场,还是打算继续跟庄,都有着不小的赢面。

事实上,以3亿元布局共享充电宝战场的陈欧,曾一度成为该行业的领军者,但随着多轮资本的介入,街电与怪兽、小电、搜电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于被赶超。

2021年4月1号,怪兽充电宝赴美上市,发行价为8.5美元,初步估计市值约23亿美元。

同月又有财经媒体报道,小电充电宝目前正在冲击港股,抢占共享充电宝资本市场的资源。

而沉寂下来的街电和搜电则发出合并声明称,目前两大共享充电宝品牌所属母公司正式定名为“竹芒科技”,其董事会由原搜电、街电的管理团队与投资机构共同组成。

另据多方披露,目前小电科技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2.37亿,怪兽充电累计注册用户数约为2.19亿,而合并后的街电、搜电则拥有3.6亿用户。

没错,凭借着1 1大于1的打法,街电和搜电碾压了同行。虽然看着有点“不讲武德”,但陈欧还是赢了,赢的不止是和王思聪的那个赌注。

结尾

与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家相比,陈欧或者更加具有冒险精神。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创业者,他所想要拥有的也不拘泥于创造了多少财富,更多是那种征服某个领域后的快感。

陈欧曾说,如果自己不当公司CEO,可能回去买艘船,去环游世界,或者在无人岛上间隔殖民地,再或者去火星上去殖民旅行,他说这些才是自己的梦想和喜欢做的事情。

当然,也许并不是喜欢才会做,而是停下来会让他感到更加茫然。

犹记得陈欧的广告词里面的这一段:

别后悔走过的路,无论是错误的,正确的,辉煌的,颓废的,都无法重来,但仅靠一个形容词就过一生的人未免太无趣,别擦去精彩和伤痛,美好的日子给你带来快乐,痛苦的日子给你带来教训,朝前走就是了。

诚然,对于今天看惯“鸡汤文”的我们来说,这段话毫无营养价值,但如果仔细回顾陈欧的经历,你会发展他确确实实在认真的履行这段话。

是的!无论光辉还是磨难,38岁的陈欧都一直在路上,从未止步。

搜索更多有关“陈欧直播视频:陈欧一直在路上”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