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网络综艺节目未来趋势: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历程

人气:378 ℃/2023-10-31 00:58:14

喜欢我不要忘记点击“关注”,您的支持与分享,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

文丨汲影说

编辑丨汲影说

中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凭借互联网平台,以新颖活泼、轻松有趣的节目风格获得了网生代群体的喜爱。无论是节目数量、节目类型还是节目影响力,赶超电视综艺节目。正是由于网络制作综艺节目持续创新,才推动节目从少到多、单一到多元、从微弱到强劲的转变,彰显出创作者的创新智谋与胆量。

一、版权购买的资源争夺战(2007年-2013年)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种综艺节目的新样态。早在2005年,用户自行上传视频资料到视频门户网站,网络视频行业才渐渐发展起来。

早期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主要源自于原创工作室对一些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娱乐资讯进行梳理、混剪、评论,上传到视频网站中,形成了早期的信息资讯节目,受到了网民关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一席之位,优质内容资源的独播是关键之谋。各大视频网站平台纷纷开始从购买电视台精品节目版权,造就了这一时期的节目内容主要以电视台节目内容输出的局面。

随着视频网站平台之间激烈的版权争夺,必然导致天价版权费,长期以往不利于网络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譬如:2012年搜狐视频以1亿元购买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网络独播版权,被称作是历史上最贵的综艺节目版权引进。

随后,腾讯视频斥巨资拿下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和《中国达人秀》网络独播版权,其中第三季《中国好声音》节目版权就已经达到了2.5亿元,这远远超过了第二季节目版权费。据调查,早期《爸爸去哪儿》《欢乐喜剧人》等一系列节目的火爆荧屏,拉开视频网站平台独播版权争夺战,尤其是一些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让各大视频网站平台争红了眼,相应的节目版权费也水涨船高,平均上涨至以往节目版权的2.5至5倍。

虽然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的独播版权给视频网站平台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也产生了巨大的营销压力。尤其对于一些资金不足的视频网站平台来说,只能寻求与头部平台的合作,降低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版权争夺战扰乱了视频网站平台和互联网生态环境,单纯依靠购买电视综艺节目版权获取收益,并不是长久生存发展之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电视台节目版权的引进虽然能够确保稳定的收视率,但这种“搬来主义”因其缺乏创新激情与活力,必将会被淘汰。视频网站平台唯有借助创新才能重获竞争力,反之竞争力也是推动节目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在激烈的版权争夺战中视频网站平台想要占据市场份额,必须在引进节目版权后注重本土研发,持续增添新的创新元素,进行网络化改造和整合创新资源,才能制作出一档创意新颖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二、自制节目创新品质低下(2014年-2016年)

激烈的电视节目版权争夺和日益高涨的版权费用的困境既然无法规避,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想突围这个怪圈就必须开始自制内容,打造具有平台特色的优质网生内容,提升核心竞争力。2014年,各大视频网站平台迫于生计,纷纷开始了自制节目之路。

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节省购买高昂节目版权费用,另一方面能够强化网站平台的品牌特色。

视频网站自制节目因其成本低、受众覆盖范围广、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等特点,收获了青年网民群体甚至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2020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发布《2019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本《报告》指出2019年上线播出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共有407档,远远超过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数量。

虽然节目制作数量庞大,但真正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的节目却寥寥无几。回顾网络自制综艺的创新历程,无论是从内容模式、叙事策略层面,还是传播营销、互动方式层面均存有同质化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自制综艺创新的主要矛盾转变为节目数量日益的增长与优质内容短缺之间的矛盾。“解决优质作品的供需矛盾是赋能美好生活的关键。”

在早期发展阶段,台网节目尚未形成统一的制作标准。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中一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追求大尺度和无下限,主打低端路线,以猎奇、媚俗和新奇的内容吸引受众眼球。

这使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出现了严重的“三俗”问题,影响着受众价值观的形成,间接降低了社会公民的整体认知水平,不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同时,还导致了多种“劣质品”节目的形成,致使节目创新品质庸俗化。这种“创新”倾向在2012年达到了顶峰,譬如:乐视网是《魅力研习社》,出场的女嘉宾衣着很少,男主持不仅亲自上手教观众如何穿内衣,更是亲自穿进行示范。

这种大尺度、无底线对女性的肆意戏谑,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随后不久便勒令下线;爱奇艺的《恐怖健康警报》更是以惊悚、怪异的话题引起观众的注意,每一期内容话题都给观众强烈的危机感,如:流汗隐藏大秘密、打呼噜导致醒不来等,选取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生理现象,以戏谑、恐慌的口吻吸引观众注意力。

或许这当节目能够促使观众在“本我”的驱动下获得短暂的精神愉悦,但最终可能失去一批忠实的平台用户。这些忽视社会责任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国家广电总局为加强网络监管和净化网络环境,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禁令通知。

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2012年7月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2017年6月7日)、《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0年2月21日),这对一些低俗化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进行了严厉查处和勒令下架。尤其是台综网综统一标准的实施,对低俗化节目进行严厉地抨击。

譬如:腾讯视频的《吐槽大会》因污段子太多,在其播出一期被迫下线;爱奇艺的《姐姐好饿》因其主持人乱摸男嘉宾触及节目红线,在完结后被下架;腾讯视频的《hello,女神》因其节目出现低俗、拜金、辱骂、甚至贬低女性价值等现象,已经播出的节目全部勒令下线。一场遍布全网的净化网络环境、反对庸俗之风的运动拉开序幕。

由于国家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大以及网站平台备案登记制度的实施,一些低俗节目逐渐减少,倡导扬正气、树新风的正能量节目增多,注重解决生活中人们的痛点问题。网络综艺节目朝着有情怀、正能量的方向不断发展,开始反向输出至电视台,甚至超电视综艺节目。伴随着节目数量的快速增长,节目创新品质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

无论在节目内容,还是制作技术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导致节目创新水平停滞不前。譬如:《明星大侦探》第三季出现了节目品质低下、故事设计不严谨等问题,未经播出就惨遭下架。低质量节目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一个艺术残次品,不但无法获得关注和认可,而且造成节目资源浪费。

三、泛滥的节目同质化趋势(2017年-至今)

2017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蜂拥而起,大量现象级综艺节目热播的背后,随之其它视频网站为了留住其受众以及扩大平台影响力,往往会对这档现象级综艺节目进行模仿和复制。长期循环,“新瓶装旧酒”式的节目复制品就会蜂拥而上,由此形成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

头部网综节目往往会带动同类型节目的产生,譬如: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掀起了一股由粉丝决定偶像选秀出道的热潮,吸引了大批用户积极的参与互动,打造了平台口碑与特色。这档节目背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以及全民参与,促使大量偶像选秀类节目全面爆发,互联网选秀释放了新一轮偶像选秀。

腾讯视频随后推出了《创造101》、《创造营2019》、《创造营2020》;优酷视频推出了《以团之名》《少年之名》等选秀节目。这不仅加剧了偶像选秀节目之间的激烈竞争,还会造成优质选手资源的匮乏,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对于一些青少年群体来说,会使他们产生一夜爆红、颜值崇拜的观念误区,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哪种节目类型,各大视频网站平台的创新路径似乎都在比拼复制速度。

换句话说,复制速度越快,越能在市场中获得成功。这种创新怪圈反映出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创新力的不足,如果一味地追求模仿和复制,也许会从中暂时受益,长此以往,制作者会形成固化的思维定势,致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收视效果自然平平无奇。相较于网络剧和网络电影来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灵活多变、活泼有趣、善于变通的特点更容易进行创新。

假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也缺乏创新意识,更不用说那些难于改变固有模式的艺术种类了。同质化竞争是节目创新路途中最顽固难驱的阻碍,唯有科学创新才是一把锋芒毕露的驱逐利器。

不可否认,模仿是创新的第一个阶段,世界上大部分的创新发明都存有已有事物的影子。但是单纯的模仿并不能称为创新,唯有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改造并异于原有事物,才能称得上创新。

同质化竞争带来了机遇并伴有挑战,它既可以促使制作者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节目影响力,也可以使在同质化的洪流中迷失方向。总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就必须推努力打破同质化的局面,推陈出新,不拘一格,方能收获成功与繁华。

参考文献:

  1. 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229.
  2. [美]保罗·莱斯特著,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中国传 媒大学出版社,2003:96.

搜索更多有关“网络综艺节目未来趋势: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历程”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