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皖南环线骑行视频,骑行皖西舒潜岳环线影像纪实

人气:373 ℃/2024-02-28 14:48:18

谢谢您浏览!如有兴趣请点右上角关注,后续精彩骑游影像纪实将不断呈现于您。

本文标题中“皖西舒潜岳”指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的六安市舒城县、安庆市潜山市、安庆市岳西县,一市二县在地理区划上相邻交界,此行骑行环线全程途经舒潜岳。

骑行舒城驼岭公路,缘自一年多前在网上拜读了库米先生(今日头条ID)的《安徽舒城:“晓天川藏线”,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天路》一文,按文索图(地图),发现文中所述天路(驼岭公路)呈连续之字盘山状(见下方骑行APP轨迹记录地图截图),立刻吸引了喜好骑行盘山公路的我。按文中所提地名,我规划了骑行线路路书,因4 2要回停车地,故线路设计为环线。

昨天(2021.5.2)一行四人(同行骑友金沙、周游、李翼)骑行了岳西妙道山旅游公路(《》),当晚继续扎营河图镇南河村。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三天,计划今早4 2转场至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骑行驼岭公路。

(以下照片大部分为本人手机拍摄,其中部分拍摄应用了骑行APP水印相机功能,因此与手机原生相机照片存在画质和色调差异。)

为节省时间在南河村营地没做早饭就驾车出发了,下高速车停号称“鲜花小镇”的霍山县单龙寺镇。这个小镇是霍山县大别山旅游区的交通要道,我曾路经多次。

车停单龙寺镇的目的是吃早饭,一人一大碗蛋炒饭为今天的骑行提供了能量保障。

霍山出产名茶黄芽,好喝茶的金沙兄不会错过。

上午近十点驾车抵达舒城县晓天镇,车停G105国道边的兰花公园。

此行4 2全体人员骑行无专职驾驶,骑行线路须环线,晓天镇兰花公园就是此行环线的起终点,海拔约100米(手机GPS有误差,下同),计划骑行途中住宿一晚,明天再返回到这里。

公园名兰花,缘自晓天镇是著名国兰之乡,兰花精品不断涌现,从兰人员众多。晓天镇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绿茶生产基地,是传统名优“舒城小兰花”及部优名茶“白霜雾毫”原产地,以“兰花剑”、“白霜雾毫”为代表的名优茶享誉海内外。

公园内立有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石像,传说朱元璋行军曾途经晓天。

上午近十点从兰花公园出发,跨晓天二桥过晓天河,开始了我们骑行舒城晓天驼岭公路之旅。

(网摘)晓天河属杭埠河上游水系,源于岳西县南界岭头的姚河、三里岗的查湾河、猪头尖(老佛顶)的双河(毓秀河)、麻岩岭的黄河、望湖尖的天苍河、屋脊山的山七里河和大岭弯的俞河等七条支流。从红石嘴进入舒城南岳村,经晓天镇合朱河,至大河沿合天苍水,经小河口至山七镇双桂村碎石滩,注入龙河口水库(万佛湖)。河面最宽约200米左右,在岳西县境内长20公里。流域面积588.9平方公里,通过最大流量34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山河。

按照我行前规划的环线路书(顺时针环线),从晓天镇向南行,水泥村村通路缓坡向上。虽然天气预报当地今天多云转雨,但现在的天气依然和昨天一样晴朗,大太阳晒人。

骑行约2公里,一个大陡坡,村村通路并连S454省道。

公路沿发源于万佛山老佛顶的双河(晓天河上源支流,杭埠河水系)逆流而上。

公路下方河谷中,白桑园村(行政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爬坡向上,公路通往平田乡。

公路一景,地图标名“猴子石”。

途经双河村,这里海拔升至约300米。

进入平田乡地界。

过苏平村。

前方坡顶岔路,我们左转上坡去往潜山方向。

左转爬坡,可见公路下方的万佛山景区停车场,五一假期来玩的自驾车不少。

水泥公路向着大山深处延伸,远眺,依稀可见山巅上白色的盘山公路。

路边有公交站牌显示去往驮岭(地图标名驼岭村),看来驼岭公路路况应该不错。

站在公路上隔谷相望,我们先前骑过的路蜿蜒山巅。

爬坡向上,海拔已至500多米。抬头可见远方公路横切山腰蜿蜒曲折,望山跑死马啊!有通讯塔,估计那里可能是垭口,通常是一条盘山公路的最高处。

骑行约18公里,抵达驼岭大桥,看地图这里算是爬坡驼岭盘山公路的起点,海拔约570米。大桥正在重建,转弯施工便道。

爬坡向上,转眼间,视线里一山头突兀群山间,此乃驼岭公路标志性地景-鸡笼尖(山)。

有电线杆沿着山体一侧山间小路排列,盘旋而上鸡笼尖。鸡笼尖亦称鸡笼寨,据网文介绍山上有村庄有几户人家居住。时间关系,等以后有机会再来爬爬鸡龙寨。

继续爬坡向前,远方的盘山公路在等着我们。

盘山转过弯又见鸡笼尖。

新长征旗帜飘扬在晓天驼岭公路上。

继续爬坡转山。

弯道爬坡又见鸡笼山。

继续爬坡。

俯瞰、回望骑上来的路。

继续前进。

回望骑上来的路。

继续曲折盘升。

从驼岭大桥连续爬坡近5公里,到达垭口(驼岭公路北垭口),海拔约870米。据网文介绍,清末驼岭山上曾建有“驼岭关”,上世纪九十年代修路已拆除,不知原址是否在这附近?

行后,研习骑行APP轨迹记录地图(下方截图),发现驼岭公路有南北两个垭口(截图下方高程示意图所标红箭头),对应有两处公路高程点,而驼(驮)岭村正好位于南北两个垭口间,凹陷其中,从地理上形似驼峰,想必这就是驼岭山名和驼(驮)岭村村名的由来吧?

驼岭公路在驼岭南北岭被分成明显两段盘山之字路。

一段连续发卡急弯下坡,抵达驼(驮)岭村,海拔下降至约800米。

在驼岭村有一处名叫“赏心园”的盆景园,姹紫嫣红的杜鹃花绽放其间,太美了。

出驼岭村爬坡,至坡顶到达驼岭公路另一高程处(南垭口),地图地名“驼岭头”,这里是驼岭公路最高处,海拔约880米,公路地处山谷间, 地势平缓。至此,从晓天镇骑行了近25公里。

看地图,驼岭头是舒城县与安庆市潜山市(县级市)在行政区划上的地理分界处,向前(向南)即进入了潜山市地界。

于先前到达驼岭村前连续盘山爬坡相反,过驼岭村后是连续盘山下坡,发卡弯连连,过弯刺激,爽!

一路下坡,已进入潜山市地界,途经刘家塝(村),海拔已降至400多米。

继续下坡南行,远眺前方,可见群山间有一大片连绵的房屋,想必前面就是官庄镇了。

骑行约35公里,下午二点多抵达官庄镇所在官庄村,这里海拔约300米。

官庄镇地处潜山市东北角,位于桐(桐城市)、岳、潜(潜山市)、舒(六安市)四市县交界处。(网摘)官庄古镇,始建于汉末,兴盛于明清。官庄地名始于宋朝。据宋史记载,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屯田、营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清朝《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传》载:清康熙时,宁古塔将军编流人随旗下,设立官庄。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庄”是行政机构的名称。千百年来,因这里世代读书,为官者甚众,后人便以“官庄”为地名沿袭下来,官庄镇、官庄村名皆缘于此。

进村就可看见一座黑瓦马头墙,中间敞门的庭院,门额“德馨庄”三字。

牌示,官庄村已列中国传统村落。

德馨庄俗名广兴老屋,简介如下:

潜山市地处皖西南地区,历史上这里是古皖国的地域,当地的古民居或老建筑沿袭过去的旧称叫“大屋”、“老屋”或“花屋”,与徽派建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不同,白墙、灰瓦、山字形的马头墙,是这里建筑的显著特色。

无人值守,进门免费参观。看景像,这处老建筑似已重新修缮过了。

(网摘)广兴老屋,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乾隆末扩建成明七暗九硬五进的大宅子,占地8400平方米。据史料记载,余文章就出生在这里,出生刚满月,父亲病逝,母亲独身抚孤,余文章成人后,以孝敬孀母为第一要事,母亲老病,他与妻子日夜陪侍,亲制汤药,数年如一日,毫不懈怠。诚孝闻声远近,乡人倍受感化,邻里相助,敬老抚幼,友爱兄弟,和睦相处,蔚然成风。余文章一生忠孝节义仁爱之风,不仅受到当时百姓的景仰,也受到朝廷的肯定,《清史·孝义传》将其孝善行立传载入。

乾隆五十五年,余文章87岁,有7子,全家130多口人,五世同居,和睦相处。县令见闻奏报朝廷,乾隆乃赏赐“五世同堂”匾额,隔3年又赐“七叶衍祥”匾额。在庄正门门楣上,依然可见“五世同堂”的石刻。

院内主屋大门,形制八字门,两侧扇墙白描有二十四孝全图。

正门门楣上嵌有“恩旨“、”五世同堂“石刻牌匾。

老屋内景:

相比皖南徽州石础的精雕细刻,广兴老屋内石础石刻图案简朴,但其上下双层几何结构且各柱不相同,这在徽州较少见。

厢房走廊。

后院内的古井。

德馨庄一览,所见广兴老屋从外到内的建筑和陈设较简朴,不论从建筑样式复杂度,砖木雕石刻的数量及精美度,是无法相比我常见的皖南徽派古建,想必历史上皖西南居民是不法相比皖南多徽商的财富吧。

继续行走官庄村。

千年古银杏,枝繁叶茂。

村内还有座余氏宗祠,为余氏五世堂支祠,已列为省级文保。

简介:

进门即正堂,迎面是一面木雕屏窗木门,似屏风之用,少见。

正堂内景:

一对斗拱木雕似双狮戏球。

左右对称侧厅。

正堂后侧上悬”五福三多“牌匾,落款乾隆年间。

另一对斗栱木雕,似现代所制。

官庄镇还有一条老街,所见基本无旧时痕迹了。

(网摘)官庄依山傍水、群居成镇。宋元后就是桐、潜、舒、岳、(岳西县民国置)四县(市)的物资集散地,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的称呼。老街全长300余米。宽3米、路面由石板铺成、两旁店铺众多,主要经营汉皮纸、书画纸、黄板纸、竹木器、油漆画、粉丝、豆制品、茶叶、蚕茧等,素有“豆腐之街、书画之乡”之称。其汉皮纸,桑皮书画纸经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使用鉴定、性能独特、产品远销印度、日本和国内各省市。

从地图上看,结合驼岭公路连续盘山路段所在,骑行驼岭公路起于舒城晓天镇,至潜山市区官庄镇算是结束了。但因此行4 2,还要按行前规划的环线路书继续向前骑行,回到出发时的停车点晓天镇。

行前规划路书显示环线全程约116公里。今天上午骑行出发较迟,现在到达官庄镇才骑行了约35公里,因此想今天在天黑前骑完环线剩余约81公里回到晓天镇,对于体能较差的我是不可能的,所以行前就计划此行环线按一天半时间来完成,途中住宿一晚。

下午三点多,如现在在官庄镇住宿,时间尚早。看路书,继续南行十几公里将经过塔畈乡,可以到那里找住宿。

在官庄镇午饭干粮后,出镇继续前行,天气已多云转阴沉。

沿S241南行,前方岔路右转去往塔畈。

公路沿横冲河向南延伸。横冲河上游出香山水库后在朱庄附近拐了个弯,由西向东转由北向南汇入大沙河。

到达方家新屋路口。

在方家新屋路口右转上坡,一路陡坡爬升,翻越台炮石岭。至坡顶岭头(地名)坡长约一公里,海拔却上升约一百多米,骑得累人。

在岭头可眺望到山下塔畈乡杏花村。

过岭头,一路下坡与大沙河相遇。

(网摘)大沙河发源于大别山南麓岳西县巍岭乡丛毛尖(海拔高程1465m),流经潜山县黄柏山区至沙河埠出山口,至尖刀咀分为柏年河和人行河,至乌鱼宕又汇合,经赌其墩入菜子湖。

过桥沿路来到杏花村,见路边池塘后面有一座古民居。

上前一探,是“施老屋”。

老屋内外建造简朴。

出施老屋,池塘边有两位当地老人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指示旁边还有一处老屋,让我们去看看,谢谢!

沿路继续向前,可见池塘后面还有一处古民居。

施家新屋。

新屋比老房面积要大,修缮程度也超老屋。

过杏花村继续南行,途经体元村。行前看地图在体元村小学岔路口右转可略过塔畈乡街道缩短环线骑程,但我们现在要去塔畈乡住宿,继续直行。

过体元村开始下雨了,好在一直骑行在前的李翼已在塔畈乡街道找好了住宿(酒吧楼上,标间80元),我与金沙兄在后,于下午近五点到达今天的骑行终点潜山市塔畈乡街道,至此今天骑程约50公里,这里海拔约170余米。

入住后,雨越下越大成瓢泼之势,傍晚塔畈乡街道马路已积水成流,后来得知气象预报发布了皖西大别山包括潜山、岳西等地雷暴雨及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哈哈!好险啊,今天我们运气不错,骑到住宿地才降雨,感恩老天爷。[谢谢]

辛苦骑行爬坡了近一天,晚餐不能亏待了自己。洗过澡,我冒着大雨穿着拖鞋趟着街道流水,总算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饭店。

晚餐点菜时有趣的细节记录下。我在外算是节俭的,同行哥几个竟然比我还节俭,舍不得点价格高的硬菜。结果在我的坚持下,晚餐才有了唯一一道硬菜,牛肉火锅,[捂脸]再结果,全部光盘。[捂脸]

晚饭后,早睡,明早起,因为行前看环线路书海拔高程图,明天的环线后半程穿越巍岭的连续爬坡强度不会比今天爬驼岭低。

后续精彩请阅下集《》

谢谢您的欣赏 点赞转发,请点屏幕最上方“关注”,后续精彩骑游影像纪实将不断呈现于您。

搜索更多有关“皖南环线骑行视频,骑行皖西舒潜岳环线影像纪实”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