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美食>正文

三码合一怎么做出来的?三码合一,做减法

人气:481 ℃/2024-05-11 09:55:20

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到今年年底,上海将实现“查询一张图、支付一平台、共享一键达、预约一入口”。此外,乘车码、随申码、地铁码“三码整合”工作也在逐步推进。(10月16日澎湃新闻)

按照《上海市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2021-2023年)》,上海交通业行业围绕城市经济发展和服务市民群众的大局,积极推进生活数字化进程,将以“小切口”实现“深突破”。一方面,重点围绕便捷停车、一键叫车等出行场景,为市民获得公共交通出行的全过程一站式、全品类信息服务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三码合一”,实现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服务。

近年来,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数字技术应用日新月异的基础上,全国许多城市积极开展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城市多方资源,有效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受到市民广泛好评。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智慧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乘车码、随申码、地铁码较早推出、普及,便是很好证明。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化到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持续发展,以二维码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相继推出,各式应用APP、小程序雨后春笋出现,几乎涵盖了市民生活、工作、学习方方面面,让每一位市民都能真切共享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数字技术进步的红利。

不过,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程序,带给市民便捷的同时,也带来“数字烦恼”。由于各个应用程序互不联通,不同生活场景需要使用不同二维码,经常切换程序亮二维码,成了不少市民糟心事。如城市交通出行方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遇到地铁进站、公交换乘等情况时,市民需要打开不同应用程序,分别亮出乘车码、健康码、地铁码,一些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常常急得手忙脚乱。

上海最新推出的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案,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难点、市民关注的痛点,不再一味做加法,而是适时做减法,推动“三码整合”工作,将乘车码、随申码(健康码)、地铁码“三码合一”,从“小切口”入手,破除“部门信息孤岛”,让市民“一码在手,全市通行”,共享数字化转型红利,值得点赞。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被各大城市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应用平台相继推出,智能化水平有新提高。上海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启示我们,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软件、硬件建设不能一味做加法,应当适时做减法,以“小切口”实现“深突破”,对影响市民体验的应用程序,进行资源整合、功能归集,既减轻公共支出,又更好地便利市民,一举多得,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更加具体清晰、深入人心。

(原题为《“三码合一”做减法,“小切口”实现“深突破”》 作者 徐林生)

编辑:左海涛

统筹:王攀

搜索更多有关“三码合一怎么做出来的?三码合一,做减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