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毛遂自荐的历史小故事:毛遂自荐之后的故事业务技能单一很危险

人气:105 ℃/2024-03-19 05:39:45

毛遂,河北鸡泽人,一说河南原阳人。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史记》第七十六卷,充分记录并展现了毛遂先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惊人业绩:

为让赵、楚两国达成合众互助盟约,毛遂先生自告奋勇、不畏人言,自我推荐做了赵国出使全权代表平原君的第二十位跟班。

在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充分沟通、坦诚交流了各自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与观点,鉴于面临形势严峻,双方虽然互动良久,一时也只能达成初步的建设性的意见,目测离双方发布联合公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原话是: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其时,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在同事们的鼓励和期盼之下,毛先生开始出场了。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凭三寸不烂之舌,以十步之内血溅当场的威胁性言行,让楚王前倨而后恭,充分认识到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有道理的。

于是,在一语惊醒梦中人般的恍然大悟中,楚王与平原君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双方达成了充分的共识,并且真诚地互道了合作愉快。

平原君也总算不负赵王所托,圆满地完成了国君交代的任务。

毛遂则认真地感谢了同行的十九位同事们:“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为当初同行前十九人对其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的行为划上了一个句号。

事后,有感于毛先生以一人之力居然胜过百万之师,平原君赵胜连说了两次:胜不敢复相士!

这一刻,毛遂先生的人生达到了巅峰。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据说,赵国邯郸解围不久,燕国趁赵国元气大伤之际,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由于毛遂自荐的形象实在高大上,赵王第一念就想起了他。毛遂毕竟毛遂,知道一招鲜、吃遍天只是说着玩的,赶紧求见赵王解释自己德薄能低,不堪此任,做做马前卒可以,率军打仗可是万万不行。

可是,赵王偏偏认为他只是太谦虚而已。于是,毛遂率领着军队出发了。虽然毛先生身先士卒、一往无前,最后还是败给了燕国大将栗腹。

以实际行为诠释了隔行如隔山、一物降一物的真理。

而毛遂,选择了拔剑自刎,以另一种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题外话:

毛遂自荐的故事应该假不了。毕竟,论记载历史古往,没有比《史记》更靠谱的了。

毛遂自刎的故事应该假的多。据记载,邯郸保卫战历时两年,自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至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毛遂生于公元前285年,卒于公元前228年。

毛遂自荐的时候真是十七、八岁血气方刚的年龄,于情于理合适。之后马上发生战争,相信赵王再糊涂也不会把部队交给一个毛头小伙吧。

毕竟,匹夫之勇和将军之勇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退一万步说,假如,毛遂自刎的故事是真的,那只能说是一个领导用人不察、属下业务单一的极其深刻的教训。

艺多不压身,确实是人间真理。

这方面,南宋时期的辛弃疾绝对是比较杰出的代表。

要文化游文化、要武功有武功、要身材有身材、要粉丝有粉丝,既能单兵作战、又可率军迎敌,确实可以甩毛遂先生几条街了。

不过,毛遂先生大可不必自卑,因为二千多年后,他的后人中出了位几乎可以全方位碾压辛弃疾先生的伟大人物------*********主席!

目前,这是中国毛氏研讨会经多方考证、一致认定的统一观点。

如此,无论毛遂自荐之后的故事有没有发生,毛遂先生都应该知足了!

搜索更多有关“毛遂自荐的历史小故事:毛遂自荐之后的故事业务技能单一很危险”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