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回忆东莞制衣厂:12年前的东莞制衣厂一栋楼里17家工厂

人气:319 ℃/2024-01-22 12:49:04

42岁的刘迪军,曾经是湖北一家粮食厂的职工

2003年粮食改革政策让国有粮食部门开始减员

下岗后的老刘,来到了东莞做起了外贸服装业,在虎门镇的泊头村开了家小型制衣厂

东莞虎门,全世界每生产5条牛仔裤,就有1条出自这里

改革开放后为了吸引外资企业,带动经济发展,东莞政府也提供了低廉的土地和宽松的政策

一时间,这里成为了很多代加工行业的世界工厂

虎门镇的泊头村,居民楼一栋挨一栋,这里面分布着上千家小型制衣厂

服装行业的门槛很低,三五万就能入行,租个地方搞几台车就可以开始了

对服装行业一无所知的老刘也跟随潮流去了东莞淘金

老刘希望可以把自己的小厂做大做强,把业务从来料加工拓展到包工包料

然而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东莞不少依靠国外订单的小厂陷入了危机,老刘也未能幸免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都是别人求着他们赶货,并且当场拿货付钱

老刘苦笑到,那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官方统计,金融危机让东莞1400多家公司倒闭,而实际倒闭的企业不止如此

更多的小企业还没来得及登记就退出了舞台

曾经繁华的小区如今楼底下个个门窗紧闭,街头也看不到一个人

以前,老刘所在的这栋楼就有17家工厂,3000多个人在这里生活

每天下班后,楼下姑娘们的笑声就穿越窗户传进老刘的耳朵

而现在这里只剩下了不到1000人,空荡荡的大楼里寂寥无声,也看不见阳光

2009年6月,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没有退去,以前忙的没时间休息的工人,如今也闲了下来

在楼下无所事事的谈论着经济危机

不断的有小企业撑不下去了,就卖掉了厂房,搬离了这里

对老刘来说这既是警钟也是机会,他少了很多的竞争对手,也意味他要重新寻找雇主

每年的6到8月,是外贸服装的淡季,金融危机让2009年的夏天无比萧条

为了维持公司运转,老刘来到一家制衣厂谈生意,他希望对方能把做不完的活分给自己一点

老刘开了服装厂后,妻子也辞职过来给他帮忙

儿子刚刚参加了高考,但成绩很不理想,只能多花了点冤枉钱上个三本

公司里,老刘忧心忡忡的看着所剩无几的工人们,他现在只希望能熬过淡季

服装厂虽然起步资金不高,但每月维持的费用却不低

一个阳台将厂房和工人宿舍隔开,工人吃住都在这里,工人每月伙食大概要2千

老刘所在的这栋大楼修建于1997年

属于虎门镇泊头村的产业,整栋楼有9层,每层有2000多平米

最兴旺的时候有17家工厂,到现在只剩下了8家,老刘的工厂有600多平米

每平米每月10块的租金,金融危机让整个东莞的房租也降了下来

以前10块钱的市场价,现在最便宜的地方只要5块,老刘所租的地方房租去年也降了10%

为了节约成本,今年老刘准备和其他商户们联合起来,让房东把房租再便宜点

这天,一个女人来势汹汹的找老刘,刚好老刘出去了,工人看女人的情绪比较冲

只能小心的试探女人过来的目的,哪知女人直接破口大骂

【他为什么要挑拨离间,我根本不认识你们老板,他在那里放什么狗屁?】

原来这个女人是4楼的老板娘,她最近正在搬厂房

老刘就用她做例子,说她找的新地方租金只要6块钱一平米,希望能让房东把租金降下来

没想到房租没降下来反而惹到了她,老刘回来后闷闷不乐,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老刘也想过搬厂,但搬一下也要几万块,他要死不活的厂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

老刘终于接到了生意,一批蓝色夹克的订单,往年正常报价25块,今年对方只给18块

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老刘还是冒险接了,没有办法,整个市场都不景气

不做只能等死,苍蝇腿再怎么着也是肉

然而,这单生意还是出事了,厂家的监理过来查货,对衣服的质量很不满意

一圈检查下来,一件合格的都没有

老刘也很郁闷,厂家没给样板做出的东西只能是这样

厂家最后决定将没做完的裁片拉走,还让老刘支付运费

工人们忙活了半个月做了400多件衣服,公司没赚钱不说,还亏损了一万多

房租降不下来,货物亏损,缝纫工也干不下去了,一下子走了2个人

另外两个工人看起来也很迷茫,内心慌张的老刘只能强颜欢笑,安慰他们都会好起来的

但老刘的话并没用,这两个工人还是走了,年初厂里36个工人,现在只剩下了20个

老刘不忍心看苦心经营了6年的工厂就这么垮了,为了生存,他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订单

但路在哪里他也说不上来,只能茫然的吐了一口烟

眼看着又要交房租了,囊中羞涩的老刘找朋友借钱,然而对方也有一堆账没收上来

老刘只能来到一家发包商收账,对方的财务敲着计算机,扣了20多件衣服的钱

老刘不服气了,1块七毛的衣服本来就没多少利润,一单货就挣个千百来块钱

这么一扣,还得倒贴钱

没要到钱,老刘被逼急了,临走前威胁他们,如果这么赖账的就要找人过来闹事了

摊上这种事,老刘也没有投诉的渠道,要么吃闷亏,要么就暴力解决

老刘的制衣厂,每月固定支出大概在3万左右,最大的开销就是人工成本

20多个工人,有12个是计时工,不管有没有活干,都需要按月支付薪水,算下来在1万5左右

货源紧的时候还好,但现在货源少,很多计时工都闲了下来,这笔支出成为了负担

看着无事可做的计时工,老刘动起了裁人的念头,他准备先从裁床开始

这2个裁床已经闲了半个月了,老刘打算先裁掉一个

老刘制衣厂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他的老乡

裁床小吴虽然技术好,但他是四川人,在厂里无亲无故

而另一个裁床,在厂里有2个亲人,如果裁掉他,风险比较大

小吴的女儿刚刚满月,喜上眉梢的他乐滋滋的给同事发烟

老刘一时也难以开口,但该面对的还得面对

老刘让小吴先回去休息休息,等厂里有需要了再来上班

小吴也听懂了老刘的意思,领了工资后离开了

30岁的计时工李建宏在厂里负责熨烫吗,来自农村的他初二就辍学出来打工了

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娶个媳妇,前段时间家里给介绍了个对象,他就请假回去相亲了

小李长得神似张学友,就是个子矮了点,对方没看上

小李想多赚点钱,回老家盖房子,好弥补身高的缺陷

他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1500,除去五六百的花销,能存个一千来块钱

在外打工7年,他也存了5万多块钱了,然而在老家盖房至少要15到20万

老刘厂里有3个熨烫工,他打算裁掉一个,小李虽然也是湖北人,但在厂里没有亲戚

是老刘下一个要裁的人选

没有办法,经济不景气,他得先让厂子活下来才能养得起更多的人

虽然心里下定了主意,但话到嘴边实在有点残忍

老刘的工厂管理比较宽松,上下班不用打卡,迟到也不扣钱

没活干的时候可以休息,但货急赶工也不会有加班费

这几天活少,小李也起得晚了些,没事就和工友们聊聊天

一天后,老刘给员工们开了个会,坦诚的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这几个月公司一直在亏损

再这么下去就得散伙,大家都面色凝重,但是都能理解老板的困境

对于被裁员的事,小李也只能接受了,他给厦门的朋友打电话,开玩笑的说公司给他放假了

他想去厦门试试运气,出来打工七年,他换个六七个城市,但没有一个城市容得下他

他也想在一个地方坚持下去,但常常都是被逼无奈

他和工友们道别,挥手告别了这个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小李坐上了去厦门的客车

他又将在一个新的城市重新开始,在流水线上挥霍廉价的青春

与此同时,老刘也放松不下来,裁员只是暂缓了公司倒闭的速度

想要活下去,他必须主动出击,为了争取到好的货源,老刘准备找点手艺好的裁缝师

2009年纪录片《金元厂纪事》跟随服装厂老板的视角,带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变迁

导致老刘工厂濒临倒闭的原因有很多,制造不规范,技术不升级

还有工厂里的复杂的裙带关系,让老刘在裁员时,要优先考虑人情,淘汰掉能力强的人

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十年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制造也逐渐被世界看见

这背后是无数个老刘这样的小作坊,还有无数个工人用血泪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蹚出来的

搜索更多有关“回忆东莞制衣厂:12年前的东莞制衣厂一栋楼里17家工厂”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