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科学素养提升:如何提升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气:375 ℃/2024-02-11 12:22:19

编者: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科普不能仅仅停留在科学知识的普及上,更应该重视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

北京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城市,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科普作为基础。为了构建首都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急需推动科普理念和科普实践双升级。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献文发声,畅谈科普工作的经验和看法。以下为作品选登。

文/顾秉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科协原主席、清华大学原校长)

整理/李鹏 编辑/李清波

青少年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广大青少年、大学生中广泛普及科技知识,大力提高科学素养,积极树立创新精神,这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希望所在。培养科学精神,就必须提升科学素养。对青少年和大学生来说,好奇心、想象力、批判精神缺一不可。

科学普及要有广度和深度

400年以前,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他还有一段非常好的话涉及到科学普及,他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的这段话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知识本身的价值非常重要,第二层意思更重要,是说知识实现价值的关键在于传播,在于知识怎么被传播,是否能够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是否有庞大的覆盖人群。实际上这句话也揭示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力,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把科普工作作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

而科学普及的深度,则要求我们的科学普及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密切结合,特别需要科学家这一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较多的社会职业群体,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拿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来回报社会,而且还应该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通过自己的经历及成果介绍进行深层次的科学普及,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走上探索科学之路。

要积极引导树立科学精神

面向未来,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从精神状态看,它包括人们的信念、勇气、意志、工作态度、思维方法、牺牲精神等。它是激励和鼓舞人们不懈地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因此树立和发扬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培养科学精神,也包括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要培养科学思维,首先要有好奇心,要对研究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第二要有想象力,要有充分、大胆的设想;第三要有批判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陷入题海中应付考试,扼杀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对某些事物心生好奇,这些好奇其实会发生很多次,有的人捕捉到了,有的人却没有抓住。

我们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启发孩子好奇心的机会很少。家长们最爱问的也是孩子考了多少分,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其实用考没考上清华北大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成才,这个标准本来就有问题。其实很多大公司的总裁,还有许多发明也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有人大学都没有读完。

以前,清华自主招生降了30分招进来一个喜欢搞发明创造的学生,这个学生每次参加科技发明比赛都拿奖,但是每次考试都是60多分。他的母亲却非常着急,逼着他补课、考试,按常规毕业。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母亲扼杀了一个比尔·盖茨,这种孩子属于创造性人才,完全可以去创业,有一番作为。但在中国,家长们却认为杰出人才都是从名牌大学读出来的。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

大学生要加强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锻炼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是搞好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学术能力至少应包括: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归纳的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以及写作表达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教育中需要重点培养的。

只有在扎实的学术能力培养基础上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探索与解决,都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很强的创新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还要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认识对象,做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判断,从而形成新见解、新思路的一个系列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辨慎思,知行统一,真正做到不唯古、不唯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搜索更多有关“科学素养提升:如何提升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