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花朝节之十二花神屯溪 恭祝万花洞天帝主蓝采和祖师圣诞

人气:449 ℃/2024-02-23 07:02:19

蓝采和祖师,是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在淮南道濠州钟离濠梁之上(今安徽凤阳)得道成仙(又说在青海出生,青海湖、昆仑山一带,诺木洪的黑风口是怹的诞生地),出生于塘河古镇石龙门,陆游在《南唐书》中说怹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怹姓许名杰。蓝采和是怹的乐名。怹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于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其饮酒量多而不醉,精通酿酒技艺,自酿自饮,以蓝酒自成一体,蓝采和祖师也是中国酿酒界最有权威的人。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当代华轩居士据《道论诠绎》记载,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祖师之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列入八仙。

元代杂剧《蓝采和》说怹姓许名坚,蓝采和是怹的乐名。很多都受元杂剧影响,觉得蓝祖本祖师名为许坚。其实,《蓝氏族谱》内有一段文字专门记载了蓝采和祖师的简历、妻子李氏及其子孙的秘闻。据族谱记载:“蓝采和,唐高宗开德元年癸酉科进士,受谏议大夫。因杵于权臣杨国遂,后解印别妻离子,修炼百日飞升,称为大罗仙者,即公也。有歌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何颜一椿树,流年一抛梭……”

族谱重点记载了蓝氏家族从隋朝到民国时期所有家族成员的兴衰历史。蓝印文为蓝氏家族第二十一世后裔,石马村一带现有蓝氏后裔二千余人。其族谱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该族谱是从明朝时候开始记录的,推出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族谱共有两册,一册为正楷毛笔手抄十六开本,据说此本为总谱;一册破损已经较为严重,为正楷毛笔手抄八开本,此为分谱。这两本族谱一大一小,纸张都已经泛黄,不少地方已经腐化,但保留得较为完整。

成朝根说,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八仙都是从真人演变而来的,“当前从国内查到的资料来看,都能找到其中七仙真人的历史背景,惟独蓝采和的真人背景无从考究。”所以,这两册蓝氏族谱对研究我国道教传说有很大参考价值,并请四川省博物馆历史研究部的专家对该族谱做了复制和复原工作。专家认为,它确实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但其真实性还有待于权威鉴定部门作进一步鉴定。

蓝采和祖师,唐时仙人,状如乞丐,为“八仙”中社会地位最低者。据传怹常身穿破蓝衫,手持大拍板,在闹市行乞,乘醉而歌,云游天下。又传蓝采和祖师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岁做寿时失误官身,被官府棒打四十大板,后被钟离权祖师引度成仙。怹的事迹在《续仙传》、《南唐书》、《确潜类书》等书中均有记载。元杂剧《蓝采和锁心猿意马》、《汉钟离度脱蓝采和》、《蓝采和长安闹剧》等剧本对蓝采和祖师的姓名也都有不同的说法。

南唐沈汾《续仙传》:“蓝采和,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脚著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气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带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机捷谐谑,人问应声答之,笑皆绝倒,似狂非狂,行则振靴......后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举于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

《仙佛奇踪》中:“蓝采和,不知哪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吋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内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彷如蒸气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版,长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把得到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萧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板,慢慢而升。”

《踏踏歌》‍

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东游记》第十九回所载《采和持板踏歌》

“蓝采和者,乃赤脚大仙之降生也。身虽为人,不昧本性。放荡不羁,玩游一世。常衣破蓝衫大带,墨水腰带,阔三寸余,一脚着靴,一脚赤足。夏则衫内加絮,暴烈日中 而不汗;冬则单衣而卧雪,耳口鼻气出如蒸。”

“每于城市乞钱,手持大拍板长二尺余,醉则踏歌,老幼皆随观之。似狂非狂,歌则随口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测。得钱则用绳缚之而行,或散去亦不之顾,见其钱或赠贫者,或与酒家,周游天下。人有自儿童时见之者,及白发之时,复见之,其颜貌如故,衣履如旧。后遇铁拐,相与讲道。一日, 于濠梁酒楼上饮酒。闻空中有笙萧之声。忽然乘白鹤而上,落下衣衫靴带,相移冉冉而去。人视其服,乃玉也。旋亦皆失去,后复每每见之。”

一歌云:

时人想云路,云路杳无踪;

高山多险峻,涧涧有真龙。

碧草前兼后,白云西复东;

欲知云路近,云路在虚空。

二歌云:

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

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土。

如今七十过,困苦形憔悴;

恰似春回花,朝开暮落矣。

三歌云:

白鹤那肯化,千里作一息;

欲往蓬莱山,将此无粮食。

未达毛羽落,离群心惨恻;

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四歌云:

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雪;

夫居离妇州,妇在思夫县。

各在天一涯,何时复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栖观飞燕。

五歌云:

骝马珊瑚鞭,驱驰荡荡道;

自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

白发应会生,红颜岂长保;

但看见丘山,介是蓬莱岛。

六歌云:

本志慕道伦,道伦常护亲,

时逢桃源客,每接话神宾。

谈玄明月夜,穷理日临晨;

万机但泯迹,方识本来人。

七歌云:

铁笔大纵横,身材极魁梧;

生为有胆身,死作无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

可来白云里,教你《紫芝歌》。

八歌云:

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

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

我欲乘白云,曷由我生翼;

唯当少壮时,行住须努力。

九歌云:

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

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

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

冬夏递互用,长年只如是。

十歌云:

世事何悠悠,贪心未肯休;

听尽天地名,何时得歇头?

四时凋变易,八节急如流;

为报大宅主,云地骑白牛。

十一歌云:

高高山顶上,四顿极无极;

独坐无人知,孤月寒照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中本是仙。

十二歌云: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戏笑渠在前;

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民间传说

据传,蓝采和祖师十八岁就接了爷爷的班,开始行医了。怹经常进山采药,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常吃灵芝、茯苓、野生黑枸杞。一天,怹手拿药篮进入山中,走到一个荷花池畔,见一个曲眉大眼、坦脸大肚皮的老者,躺在塘边睡觉,黑刺刺的肚脐边一块疮已烂得流脓,还滴着许多黑血。蓝采和祖师心中不忍,就走到怹身边,用手挤用口吸那疮。脓血吸尽了,蓝采和就帖一张黑枸杞膏药在那里,以黑治黑。哪晓得那老者肚子上竟流出血来,蓝采和祖师顿时傻了眼,心想,“怪哉,我的药是百分之百有效的呀!”

过了一会儿,那老者睁开眼睛盯着蓝采和突然大声说:“傻瓜,还不赶快用篮子去提一篮子水来,这里还流血呢!”都说竹篮提水一场空,蓝采和祖师心里明白,却又无奈,就飞快地去提水。到了老者身边,篮子是滴水全无。蓝采和祖师见老者苦笑两声,又听怹数落道:“真笨,用那塘里的粘泥糊在篮子的空格上,不就行了!”说完叹了一口气。蓝采和祖师脸一红,照老者的话做了。

提了一篮水,可是成了浑沌汤!那老者一看发了怒:“痴货!还不快把它倒掉,换一篮子清水来!”蓝采和祖师看看清绿滴翠、宽大的荷叶,心有所悟,拍了一下脑门,就去摘了几张荷叶,叠在篮子里提了一篮子清澈澈的水来。老者仰倒在地,蓝采和祖师自然会意,将一篮清水泼在那一滩黑肉上。老者的肚子立时就光光的如同平常一般。蓝采和祖师奇异至极,瞪着眼,张着嘴巴,百思不得其解。“真傻!刚才下塘时身上冷不冷?这水奇得很,喝一口看看是什么?”那老者翻身站起来,指着荷塘。

蓝采和祖师于是就依老者用双手掬了一捧水喝了下去,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身子变得轻飘飘的。这时有位女子捡起篮子,娇笑天地说:“大哥,你成仙了。”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那老者拉了蓝采和祖师一把,顿时怹和怹手提的竹篮子就离开了地面,老者说:“我们去蓬莱岛玩玩去!”蓝采和祖师腾空而起,看见膝下萦绕着蘑菇状彩云,追随着老者和那手持荷花的女子而去。

那老者和女人正是全真二祖钟离权真人与仙女何仙姑。

清代人望文生义将其变男为女

到了清代,舞台上的蓝采和祖师却是一身小旦打扮,以女仙面目出现。清代文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四“八仙”条也说:“世俗相传有所谓八仙者,曰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又女仙二人:蓝采和、何仙姑。”证明清代民间把蓝采和祖师当作女仙。赵翼是有名的学者,他当然知道蓝采和祖师的原型是男性,所以他说:“蓝采和乃男子也,今戏本又硬差作女妆,尤可笑。”

为什么蓝采和祖师在清代变成了女仙?对于这个奇怪的现象,至今没人说得清。有人猜测,大概是因为八仙中已有一位乞丐铁拐李,如果蓝采和祖师也以乞丐的面目出现,岂不是重复了?于是,人们望文生义,把“蓝”转化成“花篮”,“采和”转化成“采荷花”,把蓝采和祖师的形象转变成一位挎着花篮采荷花的姑娘,硬生生给蓝采和祖师变了性。民间的百姓看戏只图热闹好看,也懒得去追究了。

蓝采和祖师是男子非女子之身,也非无性,如果有人说是女子、是无性或亦男亦女,那就是在诽谤编排蓝祖,如果换做是你,你是一位男同志,别人这样说你,你心中是何感受?有人会说神仙不会在乎,确实不在乎,但你连点起码的尊敬都没有,神仙压根就没把你放在眼里,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心诚,你心都不诚了,其他的就多说无益。

【万花洞天帝主宝诰】

志心皈命礼:三天承道法,风流自在仙。混迹人寰,畴识鱼龙之别。浪歌尘市,孰知春雪之词。洒墨汁以成花,莲开五色。提懿筐而示象,鹤载千葩。曩无馀赀悉周贫乏,板能振响动醒王侯。不衫不履之妆,至化至神之诣。普度群生,广修亿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万花洞天帝主,流光耀采天尊。

至心称念:流光耀采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搜索更多有关“花朝节之十二花神屯溪 恭祝万花洞天帝主蓝采和祖师圣诞”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