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成都必打卡景点排行 成都必打卡的十大景点

人气:160 ℃/2024-01-17 01:05:05

助八界:新科技、新文化!

本期小编带你去逛逛成都十大打卡地

成都,是一个可以让时间慢下来的“休闲之都”。

这里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进退自如,浮沉自安”

成都,有着让人爱的一切元素!

美食、美景、美女,特别是城市里的每个角落,都将悠闲、乐观、宁静、繁华又洒脱的独有特质,渲染得淋漓尽致。

1、锦里

不管你有没有去过成都,应该都知道成都有一个好看又好吃的街区——锦里。

“充满历史韵味的木结构房屋和商店,到处挂满红灯笼和古朴的招牌,游客在这里既能够触摸到历史,又能够赏心悦目。”——CNN这样评论锦里。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的一部分,曾是西蜀历史上较为古老、较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中国。

锦里街道全长550米,以清末民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建筑基础,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人文内涵。

2021年,锦里被CNN评选为全球最美的21条街道之一;“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较有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

“锦里古街”带有典型的成都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建筑的主题风格相一致。游客可以饮一杯英雄酒,唱一段三国戏,品一份三国情。有煮酒坊、阿斗井、诸葛井、乌衣巷等建筑,可体验“梦回三国”的意境。

还有定期上演的特色川戏、坝坝电影,以特色小摊的方式举行的民间艺人展演等。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假日,锦里还会举行具有风俗特色的主题活动。

在“锦里九品街”(九品跟三国魏晋的官员选拔制度有关),各种美味小吃一字摆开,有张飞牛肉、肥肠粉、凉糕、叶儿粑、三大炮、伤心凉粉、竹叶蒸牛肉、牛肉焦饼、钵钵鸡、糖油果子等美食,令人食欲大开。

锦里的主要景点有:锦里古街、古戏台、九品小吃街、诸葛井、西蜀第一牌坊、福寿巷、黄龙潭、阿斗井、民俗记忆墙、宋代石刻长廊、刘湘墓等。

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茶楼、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充分展现了四川民俗的独特魅力。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附1号

2、武侯祠

武侯祠 最美的地方,就是红墙竹影。

万竿翠竹、蜿蜒曲折的红墙,墙是红颜色的,竹子是翠绿的。说来也奇怪,红配绿一直是颜色搭配中最忌讳的一种,但这里的一红一绿,反而优雅生动。

武侯祠与锦里仅一墙之隔,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也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三国历史遗迹区】 。

武侯祠建筑群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群,由千余间房屋构成,分为内外两重建筑。内部建筑为封闭式庭院建筑群,包括主殿、东西厅、环佛阁、背阁等建筑,所有建筑均为木结构。外部建筑为以长廊为基础的开放式建筑群,包括东、中、西三路,九曲桥、游廊、水榭等。这些建筑均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位于武侯祠大门至二门之间东侧碑亭中的“三绝碑”是镇祠之宝。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碑文楷书,竖行,24行,全文1094字。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

那么这“三绝”具体是哪三绝呢?原来,“三绝碑”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石工鲁建镌刻。裴文、柳书、鲁刻,三者俱佳,所以后世誉为“三绝碑”。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说法,“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裴度的“文绝”和柳公绰的“书绝”。

“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

在武侯祠的文物馆中,还有诸多的珍品,如字画、拓片、铜器、陶器、钱币、线装书等,每一件文物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让人流连忘返。

武侯祠内还供奉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人物塑像50尊,有匾额楹联70余块(副)。

武侯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展示了儒家思想“仁爱、中庸、礼治”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3、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 特色满满,三条巷子并排,建筑风格独特,处处都显露出独特的聪明才智。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具体来说,整体的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则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能管理,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巷子内川西风格的庭院建筑构件,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更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而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有屋宇式、石库门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

建筑作为空间的表皮,是空间历史感的外部表象,通过这些实体界面的强化,让历史街区重塑出空间的时间厚度。

宽窄巷子是成都休闲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典型成都生活的写照。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河路口宽窄巷子

4、九眼桥

九眼桥 又名镇江桥,是成都酒吧******地之一,也是成都夜文化的标志,街上的酒吧可达上百家,大多都有露天座。

到成都你应该去九眼桥逛一逛,一起去感受一下它厚重深沉的历史感,和酒吧一条街跳脱风骚的时代感。

现在能看到的九眼桥是1988年新建的钢架水泥桥,桥洞的数量也远远超过9个,可以说是名不副实的,九眼桥已彻底归隐成为一个地名了。

真正的九眼桥修建于明朝,到现在也有400多年了,最早叫做宏济桥,算是成都资格非常老的桥界前辈了。一直到1992年,老九眼桥才被拆除,从此锦江上只剩下一座15个桥洞的九眼桥。

如今成都人眼里的九眼桥,早就羽化成仙,是依托在原始位置为基点,横跨整个锦江两岸的一大片商业和生活区域,尤以酒吧为成都夜文化的标志。

安顺廊桥是九眼桥区域的最大亮点,它与合江亭像一对恋人一样。合江亭像个纤纤素女,屹立在廊桥不远处,而廊桥则横跨了整个南河(南河因为地处城南而得名,就是古代的外江,成都人又称之为锦江)。

与安顺廊桥前后相望的合江亭,上去小座一番,水边凉风习习,遥看河对岸酒吧街一片光彩陆离。

只有在九眼桥,你才能感受到成都夜生活的本来面目。夜幕笼罩的这一刻,这片区域一下焕发出它的魔力,你在这里优雅也好,恣意也好,但是绝对没有拘谨。

这个时候,如果你和朋友三五成群从酒吧街门口走过,会被门口的服务生所吸引,他们清一色白衬衫黑西裤,发型时尚,打扮得体,如果你是个女生,通常会这样招揽你:美女,看你那么漂亮,进来吧,酒水全免。

九眼桥的酒吧很多,一家紧挨着一家。兰桂坊、慢摇吧一条街、河边酒吧街、好望角广场,走了一圈下来,你会发现每一家都坐满了人。

这一带无论是看夜景,还是喝喝小酒都是十分适合的,当然如果不喝酒也可以在这里感受一下氛围。想想,边喝美酒,边欣赏河边的风景,该有多惬意呀!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致民东路1号(九眼桥西)

5、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里带着几丝凄凉和悲壮。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

曲径通幽,山水相抱,一路走过去,铺满了鹅卵石,两旁全是绿植,很清幽。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是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杜甫草堂至今仍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草堂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

草堂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还有一座“少陵草堂”碑亭。

草堂点缀其中的茅草屋,朴实清寂,配上古木廊桥,与华丽的古典园林不同的隐逸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

6、春熙路

春熙路 是成都最古老的商业街道之一,坐拥着大牌云集的太古里、拥有爬楼大熊猫标志的IFS(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还有数条永远逛不完的*********。

春熙路得名于老子的《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号称“百年金街”。

1924年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兴建。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

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清代的按察使衙门,衙门坐北朝南,占地极广,门前有一条深长巷道,右与南新街为邻,左与城守街、科甲巷接壤,对面是走马街。

民国以后,衙门废弃了,昔日的官场,转瞬之间变成了小商品市场;直到1924年四川军阀杨森下令修建四条街。

有意思的是,1966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为“反帝路”,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这里曾是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

同成都市其他商圈相比,如今的春熙路最大特色在于汇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春熙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场、酒店等。

除去购物,这里******了成都的几大老字号美食店: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等,你可以一口气吃遍成都小吃。

这条街上的潮人穿搭,还一度引领着成都乃至全国的潮流。春熙路商圈像块海绵一样,吸纳了成都从早到晚最大的人潮。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

7、文殊院

温暖的午后来这里,看斜阳投射在红墙上的影子。领取三支免费香,烧完香许下心愿,再排个队摸“福”。

文殊院,又名“空林堂”,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坐北朝南,属典型川西平原古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长江流域四大禅林之首。

建筑结构基本是木石,各殿镂空窗花式样繁多、精巧,真可谓“柱下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饱满;经历过风风雨雨,得以保存至今实在难得。

文殊院大雄宝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侍立迦叶、阿难二尊者铜像

文殊院很大,占地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很多时候游客都只走了她的主体建筑,其实后面还有很大的一块面积,更加宁静。

殿宇有六重,为典型的清代建筑。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

文殊院文物荟萃,宝物众多。最为知名的文物就是佛陀舍利和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并称的空林二圣,以及由天题瞻榜、缅玉敷龛、群窟涌光、双杉表瑞、田衣绚彩、舌华涵宝、发绣披珍、窣睹晖金组成的空林八观。

“空林八观”之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是文殊院僧人性鳞1922年一路募化,历尽艰辛,步行到缅甸请回的,极为珍贵。

文殊院玉佛殿中供奉的缅甸玉佛

成都文殊院历史上还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如今的文殊院外围也形成了一条文殊院街,街上珠宝古玩、木雕瓷器,陶瓷制品、青铜器雕刻、古旧书籍、名人字画、蜀锦、羌绣等琳琅满目。

吉祥福地,智慧禅林;一方天地,断除烦恼。红墙绿荫,宝相庄严;丝绸之路,繁华热闹。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8、老茶馆

到了成都,要感受市井生活,第一个推荐去的地方便是 老茶馆,茶是慢节奏生活最好的体现之一。

坐在茶铺的藤椅上,捧一碗盖碗茶,慢悠悠地把大把时光挥霍掉。

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万大军”,而当时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去掉不大可能进茶馆的妇女儿童,则茶客的比例便无疑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即便在当今,成都的茶馆恐怕也仍是四川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难怪有人不无夸张地说,成都人大约有半数左右是在茶馆里过日子的。至于另外一半,则多半进了火锅店。成都的茶馆大概就是解读成都的一把钥匙吧,非去不可!

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四川产竹,椅子都是代表四川茶馆特色的竹靠椅,让茶客想躺就躺想坐就坐,讲个舒服。茶馆内卖报的、擦鞋的、修脚的、按摩的、掏耳朵的、卖瓜子豆腐脑的,穿梭往来,服务性的项目花样之多,也算成都茶馆一景。

冲茶的功夫更如同杂技表演。正宗的川茶馆应是紫铜长嘴大茶壶、锡茶托、景瓷盖碗,成都人喜欢喝茉莉花茶。伙计托一大堆茶碗来到桌前,抬手间,茶托已滑到每个茶客面前,盖碗咔咔端坐到茶托上,随后一手提壶,一手翻盖,一条白线点入茶碗,迅即盖好盖,速度惊人却纹丝不乱,表现出一种优美韵律和高超技艺。

有人甚至整理出了10家必打卡的成都茶馆:寺庙里的茶社——大慈茶社;文殊院旁可食素的静心茶馆——尘庐;成都最大的老茶馆——鹤鸣茶社;坐拥公园城市风景的湖畔茶馆——惬意茶社;川西屋檐上的茶馆——菱窠茶舍;戏台旁的老茶馆——陈锦茶铺;满院银杏的中式茶馆——1663陕西会馆 ;环球中心旁的公园茶馆——遵生小院;上过央视的百年茶馆——彭镇观音阁茶馆;市中心沿河的惬意茶街——望平街河畔坝坝茶。

提及喝茶,成都人有一箩筐的话说,毕竟成都人分三种,一波在麻将桌上,一波在火锅店里,另一波就泡在茶馆。

地址:满大街都是

9、青城山

青城山 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青城天下幽,不仅在于其林深山静,更在于其作为道教之发轫,文化之渊薮,笼聚山水人文之胜,故成其幽深玄远。

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是全真龙门派圣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青城山还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合称为“蜀中四秀”。

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丈人观)纪念。

匾额“龙蹻仙踪”说的就是黄帝与宁封子的故事

青城山在古时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合称五大仙山。各自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真武荡魔大帝、昊天玉皇上帝、降魔护道天尊、广援普度天尊。

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东汉汉安二年(143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到达青城山,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为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张道陵(34—156),字辅汉,今徐州丰县人。道教创始人。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又称张天师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等;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青城山有“四绝”:一绝“洞天贡茶”,宋时就被列为贡品,茶质优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绝“白果炖鸡”,汤汁浓白,鸡肉异常鲜美;三绝“青城泡菜”,脆嫩清鲜,深有回味;四绝“洞天乳酒”,酒味浓而不烈,甜而不腻。

雾气笼罩下的青城山有着仙风道骨的一面。游于此间,不禁愈发感慨青城山林深树密,曲径通幽。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

10、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圆滚滚的国宝大熊猫的萌态,相信男女老少都无法抗拒。

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看一次大熊猫,它们绝对能萌到你心坎上。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距成都市中心10公里。

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分布有序,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

截至2020年末,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15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

项目扩建后总体划分为冒险溪谷区、无限山丘区、宝藏湖泊区(熊猫基地老园区)、探索密林区、英雄农场区、科研办公区等区域。其中,“无限山丘”包含“旭日馆”“映日馆”“云日馆”“胜日馆”4个大熊猫馆舍,“冒险溪谷”包含“山月馆”“云月馆”“秋月馆”“望月馆”“明月馆”“江月馆”“揽月馆”7个大熊猫馆舍。

每年6到8月份,是大熊猫宝宝出生的时候,小小的芝麻团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1375号

成都十大打卡地,您去过几个?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同步发表于《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

看新科技、新文化,敬请关注《助八界 微信公众号》(ID:ZBJmedia)。

助八界人、跨方兴旺;文化、科技,文武双全。

搜索更多有关“成都必打卡景点排行 成都必打卡的十大景点”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