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一只幼狼失去母亲以后被猎人救下 一匹黑色的狼引起了轰动

人气:315 ℃/2024-04-07 10:13:22

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发现黑狼©️李理/WWF China

“不会吧!不可能黑狼真让咱们看见了吧?”

车里四个人瞬间都叫了起来,飞快地打开车门、摇下车窗,拿出手里的相机和望远镜拍摄观察起来。150米外的那个黑色移动物体在镜头下无疑就是一匹狼。但不同于在中国常见的灰狼,这一头通体是油亮的纯黑色,只在嘴边有一圈白毛。从侧面观察是一头雌性。她发现车辆,稍微有些警惕,往远处跑了50来米,又好奇似的回过头来看了一眼。

这一眼,调查队员李理后来回忆说:“让我确定我真的看到了一头黑狼。”

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发现黑狼©️李理/WWF China

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广汽传祺的支持下,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水鸟调查的第三天。调查是为了了解园区范围内的水鸟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保护工作积累基础数据。不过既然调查队伍到位,除了水鸟也顺便了解沿途的兽类情况。

当天调查共分成4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同步开展调查。李理带领的小组共4人,包括司机和一位当地的藏族向导。他们要前往的地方在地图上都没有标示,只知道一个藏语名字“岗纳格玛措”,距离无人区已经非常近。发现黑狼的时候,当天的调查其实已近尾声。但见天色尚早,队员们决定扩大调查范围。没想到,才多走了两公里就遇上这么大一个惊喜!

黑狼的“前世今生”——DNA溯源

一匹黑色的狼而已,有这么惊喜吗?

原来,狼的野外黑化个体虽在北美比较常见,但整个欧亚大陆都非常稀少:阿拉伯地区的山地和叙利亚南部有一种被称为“德尔邦”( Derboun)的小型黑狼。但阿拉伯人普遍认为它们相比狼,更接近狗;中印边境的拉克达地区(Ladakh)据称有一个小种群;而在我国国内,相关科学家和保护一线工作者虽偶有听到牧民对黑狼的描述,网络上也有少量关于西藏地区黑狼出现的报道,但几乎从未记录到影像资料,也不曾有过权威专家证实其真伪。

全球著名生物多样性保护学家约翰·马敬能博士(Dr. John Mackinnon)对此解释说:“纯黑个体意味着其父母都有相同的黑色体色隐性基因。如果双亲中只有一方拥有这种基因,后代会成为灰色或白色个体。这种基因十分罕见,双亲都正好携带的概率就更小。”黑狼从目前的科学范畴来说不算一个亚种。它们迥异的毛色是灰狼的基因变异所致。


200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r. Gregory Barsh团队联合加拿大、瑞典和意大利的高校进行了一项针对黑狼基因来源的研究。他们追溯了黄石公园内150头狼(其中约一半是黑狼)的DNA来源,发现最初的黑色体色变异竟是出自人类之手。

研究表明,大约在4万年前,早期人类在为家犬配种时倾向于繁殖深色的后代,因而家犬中携带深色体色基因的个体数量不断扩大。在偶然的契机下,家犬和野生狼结合,将携带的基因传给了狼群,因而野生狼群中的深色个体也不断增加。但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已经无法确认黑色体色的基因突变最初是从家犬中、还是狼群中产生。

黑狼分布之谜——疑是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李理和团队成员在黄河源戈壁滩上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匹罕见的黑狼。当时时近黄昏,几天前的积雪在气温回升下慢慢化开,戈壁滩上一片雾气蒸腾。黑狼的身影穿梭在白色的雪堆之间,恍若魅影。虽然相隔还有一段距离,但李理一行人大气不敢出。司机师傅放缓车速,慢慢尾随黑狼前行。大概是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古怪的庞然大物,黑狼一开始显得有些紧张。李理决定先停车,放下手里的相机,让对方适应车辆的存在。双方就这样安静地相处了几分钟,她似乎慢慢放松了下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发现黑狼©️李理/WWF China

李理一边观察眼前的这只黑狼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比对狼的特征:体态、体型、胸口到地面的距离、脚到地面的距离…… 他依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需要确认眼前这只不是什么牧民家的狗。但其实从第一眼看到她,李理就不断回想起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著名的302号头狼“卡萨诺瓦”( Wolf 302,“Casanova”)——“它们的眼神是一样的。”他在心里几乎已经肯定。

302也是一匹黑狼。他的经历被冠以“传奇”之名原因有二:他并不是体型最大或最强壮的狼,却统治了黄石公园最大的一个狼群长达5年之久;狼通常是终身一夫一妻制,但他却像个“浪子”那样有数个“夫人”。不仅仅在自己的狼群里,其他狼群也有“情人”。所以研究者们才戏称为他是“卡萨诺瓦”—— 18世纪享誉欧洲的意大利情圣。

美国黄石公园的302号头狼 ©️ Doug Dance Nature Photography

黑狼在北美十分常见,黄石公园和加拿大很多地区黑狼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其他毛色的狼。那么同样是黑狼,为什么它们的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有这样的差别呢?科学家至今也没有定论。但目前接受度最广的解释是和栖息地环境相关的。在北美,狼的栖息地以森林为主,黑色的皮毛能让它们更好地隐藏自己。而在苔原和高原,比如三江源,则是开阔地带,树木稀少。拥有浅色皮毛的个体就更容易和周遭的植被融为一体。

发现黑狼的地貌环境 ©️ 韦宝玉/WWF China

李理团队发现的这只黑狼在戈壁滩上就特别显眼,尤其被雪景一衬,更是一目了然。但眼下,她已经把这群奇怪的人抛在脑后,专心致志地开始捕猎。戈壁滩的右侧是几处高原山体,缓坡上零零散散站着7、8头藏原羚,那是她的目标。她前后两次发动进攻,向羊群冲去,但终因地势不佳没有成功。

捕羊不成,她又转向小型猎物鼠兔。先是伏在地上、脑袋时不时左右摇摆,似乎是在仔细听鼠兔的动向。跟着高高跃起,用两只前爪猛地扑向地面,试图抓住探出头来的鼠兔。但今天运气不在黑狼这边,鼠兔的抓捕也一无所获。她在李理团队的注视下越走越远,最终消失在一片干枯的河床上。

在回程途中2-5公里处,李理和团队成员又先后发现两只灰狼。不知是不是此前那只黑狼的同伴?也不知道同一群狼中还有没有像她那样的个体?怀着激动的心情,他们迅速回程把这个消息分享给WWF负责此次调查的韦宝玉,也立刻联络专家,求证是否是真的黑狼?

马敬能博士在查看了调查队拍摄的图片后,非常肯定这就是一匹雌性黑狼。他认为,这匹黑狼的出现表明三江源可能有着较大的狼的种群,因此稀少的黑色体色基因才有机会与同样的隐形基因相遇并结合,生成黑狼个体。

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博士也认为这次发现意义重大,对在中国研究狼这个物种很有价值。她表示,欧洲和北美对黑狼的研究从上世纪20-40年代起就开始,但在中国记录它们的文献报道从未有过,国内研究狼的专家也很少。以前中国的狼分布很广,现在只在高原和荒漠上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狼的保护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人兽冲突、狼的猎物被毒杀等等,都是狼的数量减少的原因。对于这次黑狼出现的信息,她希望能由此引导更多学者对中国的狼进行深入研究,也希望公众和相关机构提高保护重视程度。

此次水鸟调查除了黑狼以外,还监测到湿地鸟类共26种、近15000只,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胡兀鹫和黑颈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猎隼和纵纹腹小鸮,国际濒危物种猎隼和国际易危物种黑颈鹤。针对调查结果,负责此次调查的WWF湿地项目高级经理韦宝玉建议:“我们此次对黑狼的发现对于中国狼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一起进行相关专题的调查和研究。

参考资料

1. The Mystery of North America's Black Wolves,Bob Strauss,https://www.thoughtco.com/mystery-of-north-americas-black-wolves-129716

2.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ogs: Canidæ Or Genus Canis of Authors. Including Also the Genera Hyæna and Proteles by Charles Hamilton Smith, Published by W.H. Lizars, ... S. Highley, ... London; and W. Curry, jun. and Co. Dublin., 1839

3. The great and small game of India, Burma, and Tibet Also black wolves or the "chanko nagpo". They usually live on the lower parts of the mountains By Richard Lydekker Published by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96 ISBN 81-206-1162-4, 978-81-206-1162-7 416 pages

文字/图文排版:杨祎

搜索更多有关“一只幼狼失去母亲以后被猎人救下 一匹黑色的狼引起了轰动”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