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民间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

人气:203 ℃/2023-10-08 11:49:55

大家好,我是城市说客,专注三农现象分析及社会热点解读,欢迎关注!

农村俗语是农村社会长期积累并流传下来的独特思想观念,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迷信色彩,但对我们了解农村几千年来的文化和习俗有着很大的意义。

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句比较有争议的俗话。说它有争议,主要是其说法在现在人看来显得不合常理、甚至不近人情,只是它又在很多农村真实地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呢?

哥走侄不亲

哥走侄不亲,是指哥哥(或弟弟)死去之后,弟弟和哥哥家庭的情感关系就会疏远、不如以前。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因为双方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哥哥在世的时候,兄弟两人在情感上有着心有灵犀的感应和心心相惜的依赖。

人在人情在,哥哥去世后,弟弟和嫂子侄儿之间的情感纽带(哥哥)消失,双方的往来少了共同语言,情感缺乏载体;而且农村各有各家的生活和难处,如果弟弟(或哥哥)对侄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亲情在很多人心中已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称呼或可有可无的存在而已。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兄弟子女多,长大了都会走到分家那一步。由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分家在最终的财产处理上难免让每个人都满意。比如父母溺爱幺儿(分给幺儿的财产多些、给幺儿家干活更多),或嫂子想要多占、弟媳想要多拿,有的妯娌甚至大打出手,最终导致兄弟感情出现裂缝。一旦哥哥或弟弟去世后,这种矛盾就爆发出来,有的叔侄甚至变成仇人,更不要说往来了。

姐去门槛断

姐去门槛断,是指姐姐去世后,姐夫家这个关系就会淡化,慢慢地这个亲戚就没有了(门槛断掉)。最初这句话主要是指针对娘家的妹妹,受古代三妻四妾和姐妹同伺一夫陋俗的影响,很多人将姐夫和小姨妹之间的关系想得十分暧昧和风流,为了避免他人的流言蜚语,姐姐去世后,品行端正的妹妹就不再去姐夫家,而妹夫姨外侄因为没有姨娘这个亲戚而显得失落,最终断了这个亲戚关系。

同时,外嫁亲戚是没有血缘的亲戚关系和随机产生的陌生关系(文人无聊才称缘分),这种亲戚关系肯定不如血缘关系稳定,如一方移情别恋或坐牢残疾,这种关系很容易提前结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因此,对于弟弟来说,如果姐姐去世了,对姐夫的关系就会变得淡薄,往来逐渐变少;就算姐姐有子女,在比自己小的外侄那里也找不到亲姐姐间的感觉,慢慢地就这个门槛就断掉了。

兄死叔就嫂

兄死叔就嫂,是指哥哥死后弟弟娶嫂子作老婆。这句话放到现在绝大多数人肯定无法接受,但在以前农村确实有这样的事。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哥哥死后难免有的会留下一儿半女,如果让孩子跟着嫂子一起嫁出去,难免孩子不受到男方家庭的虐待(因为娶二婚妻的家境也是不怎么好的,何况娃儿是自己的亲);

如果把孩子留到自己家,一群大男人在外干农活儿都忙不过来,更没时间没耐心来干照顾小孩这些细致活儿。从自私的角度出发,很多家长就会把儿媳妇安排嫁给其他儿子,而对女方娘家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们已没有心思和金钱来为女儿重新安排婚事。

另一方面,以前农村娶媳妇是比较困难的,嫂再嫁给叔子是最省钱省心的安排。本来农村的收入就比较有限,对于男子多的家庭来说,要让每个儿子娶到媳妇,不仅要看金钱,更要看运气。因此,为了省钱或说保险起见,儿子们也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娶嫂子为妻。

同时,当时的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和独立的思想,本着生是婆家人、死是婆家鬼的观念,很多都服从了这残酷的人生安排。当然,因为穷,现在的尼泊尔国家仍然保持着一个家人几个兄弟共娶一个老婆的习俗,可以说这比嫂就叔的悲惨就更进了一步。

现在,亲戚之间的往来更多看到的是对方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只要能蹭到点利益和资源,哥哥姐姐不在了也来往得很密切(认干哥哥干姐姐的更是不在少数),反之穷居闹市也无人问津,人世之现实可以见一斑;倒是源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兄死嫂就叔这种情况倒是很少有了。可见,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对不对不是判断的首选标准,是不是对自己有利到成了很多人的第一考虑,这就是现实的真相和生活的无奈。

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在理请点赞,也可以加我关注了解更多三农现象分析及社会热点解读,谢谢!

搜索更多有关“民间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