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教育>正文

心理学考研312逻辑图:20川师心理考研,发展心理学考前练题

人气:484 ℃/2024-03-13 13:24:06

文 彦 考 研 让 | 梦想 | 有迹可循

小潘师姐:以总分375的成绩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方向;擅于梳理知识框架、总结核心考点,并针对川师心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对跨考学生短期内冲刺提分颇有心得,深受学生欢迎。目前担任文彦考研专业课导师,专攻科目:615。

这是川师心理考研第 15 篇文章

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接着跟大家分享的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同时,在文章最后我还总结了一些题目,也请同学们好好看一看哦!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加油!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

个体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的理论流派

(1)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3)文化理论

文化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提供的期望、资源和挑战塑造。

(4) 生态学理论

影响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1) 遗传与生物环境

① 遗传的影响

② 生物环境

包括非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母亲的身心状况,如母亲的疾病,药物,烟酒,母亲情绪,环境中有毒物质、辐射

(2)社会环境

一般家庭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

(2)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稳定与冲动、深刻与延续、掩饰与表露、自尊与自卑

(3)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特点

① 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

② 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

③ 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4)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① 什么是自我意识

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点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② 自我意识的分类

从形式上,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从内容上,可分为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③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原因:

生理上的原因、心理上的原因、社会的原因

(5)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① 独立意识发展,产生“成人感”

② 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

③ 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品质

④ 自我意识出现新的分化。青春期的自我意识中分化出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⑤ 强烈的自尊

⑥ 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探索

(1)生物发生论

青春期的性发育和生理成熟导致青少年与之相应的心理变化,如果过早或过晚经历这种变化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意象、心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与异性的关系等。霍尔被誉为“青少年心理学之父”,他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将生物学中的“进化”的概念扩展为心理学的复演论。

(2)社会发生论

强调社会背景的影响

(3)心理发生论

从个体心理发生的角度解释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过渡性; 闭锁性和开放性; 社会性; 动荡性

青春期的心理辅导

(1)青春期亲子关系的辅导

从父母方面,主要在于:了解青春期的孩子,恰当合理的期望;,良好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

从子女的角度,主要在于: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辅导

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

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克服自我意识障碍

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剖析

(1)青少年的情绪问题

① 焦虑:

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与固定内容的忧虑、害怕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

② 社会性退缩:

社会性退缩是指个体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达到了异常程度。

③ 恐怖症:

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某种物体或情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并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脸红、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晕厥等。

④ 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强迫观念表现为:(P237)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印象和冲动,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十分苦恼。

⑤ 抑郁症:

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2)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①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是指基于挫折、愤怒、敌意、憎恨和不满等情绪,有意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

② 说谎

说谎是指有意或无意地诉说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的行为。

③ 逃学与离家出走

④ 偷窃

⑤ 青少年违法犯罪

⑥ 吸烟和酗酒

⑦ 吸毒与赌博

⑧ 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伤害或自我毁灭生命的行为。

(3)青少年的不良人格特征

① 自卑

自卑是个体对自身评价过低甚至轻视自己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 依赖

依赖是指个体在生活或观念上需要依靠他人,不能独立的一种人格特点。

③ 虚荣心

虚荣心是指通过不恰当的手法来炫耀自己的一种追求虚表的个性缺陷。

④ 虚伪

虚伪是指为人不诚实、不实在、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弄虚作假的一种人格特点。

⑤ 敷衍

敷衍是指做事马虎、有头无尾、缺乏奉公守己的精神、办事不负责任、将就应付的一种人格特征。

发展心理学考前练题01简答题

1、小学儿童在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统一水平较低的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影响写作能力形成的因素。

3、简述小学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

4、简述学龄初期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5、儿童掌握概念一般采用哪两种方式?

6、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的特点。

7、简述学龄初期儿童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8、简要说明小学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

9、简述学龄初期儿童的主要学习动机的两种类型。

10、简述小学低年级儿童更多运用机械识记的主要原因。

11、提高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如何正确组织复习。

12、简述学龄初期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

13、简述皮亚杰关于学龄初期儿童空间方位知觉左右关系发展的阶段。

14、简述学龄初期儿童内部言语发展的阶段。

15、简述学龄初期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02 论述题

1、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试述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

2、结合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谈如何培养儿童意义识记的能力。

3、结合学龄初期儿童注意的特点,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小学的教学。

4、试述学龄初期儿童学习的特点。

5、试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培养。

6、结合小学儿童概括水平发展的特点,谈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7、试述学龄初期低年级儿童言行脱节现象的原因及教育措施。

8、试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及其培养。

9、试述学龄初期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

10、试述学龄初期儿童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11、试述学龄初期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12、试述学龄初期儿童注意的培养。

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群里提问

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和老师一对一交流

1.来文彦,考上研!报名方式:淘宝搜“文彦考研”

2.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群号:930449595

3.我是文彦考研,wyky66666,加小彦微信 获取更多考研干货~

4.文彦川师考研微信公众号:sicnuwyky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更多推荐阅读

20川师心理学 | 您有一份心理学上岸手册,请注意查收!

20川师心理学考研 | 学习动机理论记不住?师姐给你划重点!!

20川师心理学考研 | 你知道吗?学习理论还有补充知识点!

20川师心理学考研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你真的都弄懂了吗?

20川师心理学 | 学习心理导论,考点全在这!

20川师心理学 | 收好这篇必背知识点!

20川师心理学 | 对方向你扔来了【教心第二章重点】,请接收!

20届川师心理学考研|2020年考研党,现在需要做哪些准备?

20川师心理学 | 第五章补充知识点,必看!!

川师心理学考研 | 学界大佬理论成就battle! 哪位会脱颖而出?

搜索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312逻辑图:20川师心理考研,发展心理学考前练题”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