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宋代的诗词最好的十首:15首宋代豪放派诗词巅峰之作

人气:146 ℃/2024-03-24 03:37:47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相对婉约派而言。所谓“豪放”,即豪迈放纵,因此豪放词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历史上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但最早创作豪放词的却是范仲淹,他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可谓是豪放词先声。

苏轼、贺铸、朱敦儒、辛弃疾、张元干、陆游、陈亮等,皆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中苏、辛更是集大成者,前者“横放杰出”,后者 “慷慨纵横”,足以与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分庭抗礼。

豪放词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风格慷慨悲凉,常以人生壮志、家国情怀入词。两宋经典豪放派作品数不胜数,本文优中选优,挂一漏万,选取十五首代表作,分享出来共赏。

1.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知州,当时政治处境并不好。一次偶然的围猎,苏轼立志报国的豪情迸发,因而创作此词。

苏东坡在词中说,年事虽高,鬓发虽白,他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2.醉里挑灯看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大块分肉,军乐雄壮,何其快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快马加鞭,万箭齐发,何其壮哉!

但是一切只是梦,更可悲哀的是白发已生。辛弃疾文武双全,一直有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却“报国欲死无战场”,英雄迟暮,壮志难酬,怎能不痛心?

3.铁骑无声望似水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南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已经无心北伐,所以诗人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常常能出现在梦里,如我们熟悉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梦境中的军旅戎马生涯是何等的雄拔,而现实中“王师北定中原”的理想却是一场幻梦,又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

4.大江东去浪淘尽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日里他常畅游山水以排遣胸中愁绪。是年七月,苏轼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写下此词,追忆三国时代周瑜无限风光,也感叹时光易逝。

清代词论家徐轨称赞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念奴娇·赤壁怀古》,当是最具有这种英雄气的代表作,被誉为“千古绝唱”。

5.九万里风鹏正举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这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写于南渡之后。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说,风,你不要停止,把“我”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在的生活。这是一个女子面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人生处境的呐喊,渴望有好的帝王,渴望有人的关心,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6.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改派镇江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写下此词。

《三国志》注引《吴历》说:曹操曾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辛弃疾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南宋主议的大臣们不过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7.我欲乘风去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南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军民振奋。张孝祥闻讯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此词。

词的上片写采石战争的胜利,“雪洗虏尘静”,兴奋之情跃然纸上。下片借历史典故以自抒壮怀,赤壁大战的周瑜、淝水之战的谢玄,在青壮之年都曾建功立业,词人也愿乘长风,披荆斩棘,像祖逖决心北伐那样,挥桨击水,誓死收复中原的大好山河。

8.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水调歌头·游览

北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词大约写于黄庭坚晚年被贬谪时期,属于春行纪游之作。

上片写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写主人公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反映黄庭坚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字里行间横溢着豪纵之气。

9.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北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官黄州,三年后张怀民也贬官于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苏、张结为好友。元丰六年十一月,张怀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观览长江胜景。苏轼钦佩为亭起名为“快哉亭”,并赠此首《水调歌头》。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两句,向来为人称颂,苏轼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10.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北宋·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尧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可能是推行新法取得初步成功时的作品。

这一首咏史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王安石自己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

11.势成宁问强对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陈亮前往京口(镇江)观察形势,当时曾登临多景楼,触景生情便写下此词。

词人借评议王、谢的清谈,批评当时只空谈收复而无有效行动的士大夫。此首词气势恢弘、笔力雄健、论述精辟、意理性强,有称雄于一代的非凡气概。

12.一带江山如画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北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据《过庭录》所载,此词是张昪退居江南后所作。面对北宋由盛到衰,积贫积弱,词人在这首词流露出对国势的关切。

薛砺若评论说,此词于冷隽中寓悲凉之感。阕中如“霁色冷光相射”,“寒日无言西下”句,尤觉冷艳触人心目,而语意无穷。

13.几曾着眼看侯王

鹧鸪天·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据《宋史·文苑传》记载,朱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

此词是朱敦儒前期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因此才有诗酒痼疾、泉石膏肓以及种种的“疏狂”。

1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时代,辛弃疾是这样,陆游也是这样。

作这首词时,陆游已年近七十,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是壮志难酬,英雄“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15.三十功名尘与土

满江红·写怀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上片抒写岳飞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对争取壮年立功的渴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下片抒写岳飞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

《满江红》作为爱国将领岳飞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的名篇。

搜索更多有关“宋代的诗词最好的十首:15首宋代豪放派诗词巅峰之作”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