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晨读哪个时间段最好?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

人气:156 ℃/2023-12-12 13:55:18

“书声琅琅”,也许是正在被淡忘的一个词。

如果不是用电脑全拼来打出这个词,我可能会写成“朗朗”,真的很久没有用到甚至看到这个词的身影了。而在我的求学生涯里,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每天有早自习的,校园里一片琅琅书声。套句网络语,这一点暴露年龄了,但我相信很多同龄人都有同感——那真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晨光,我们也因此受益匪浅,尽管当时我们都不怎么情愿,在电子化和社交化时代到来之前,谁会跟睡懒觉过不去呢?

因晨读受益匪浅,绝非空谈,早晨的记忆力是一天里最好的时段,晨读、晨练事半功倍,也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语言学习是不可不读的,从学、记、说的角度来说,晨读的好处有很多,它是一个增长知识、积累语言的好途径,长期坚持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语感和自信。

大声读书有利于培养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会将朗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从而培养良好的说话能力,而我们都在很多“成功学”书籍里都可以看到,说话能力是何其重要。

大声读书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学习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朗读,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可以激发想象力。优秀的朗读者和优秀的歌者一样,足以让听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选择经典、美文大声朗读,可以让孩子充分领略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汉语言之博大精深、无穷奥妙,如不能深入体会,实在可惜。

最重要的,大语文时代来了,阿麦认为,阅读能力是大语文教育之基础,而晨读则是基础的基础,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晨读,并且习惯成自然,时时读、处处读,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终身。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呢?有别于诸多文章的泛泛而谈,阿麦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做了一份量化可执行的建议

1、时间相对固定,比如6:50-7:10,建议为15-20分钟,并且最好是洗漱后,避免睡眼惺忪的状态。

2、选择合适内容,可安排古诗词3-4篇、文言文2篇、现代文2篇。建议:已学习课文或已阅读、有一定程度理解的课外读物,因为孩子毕竟理解力有限,完全陌生的内容必然降低晨读效果。具体内容除了课本内的文章,阿麦认为一定要选择部分课外读物,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经典也就那么几本),我相信有心的家长都能找到合适的读物,在此不作赘述。低年级学生可由家长领读,这对培养亲子关系也是非常好的方式。

3、晨读的时候一定要眼、耳、口、手、心并用,这样才能更专注、更容易融入感情从而拟制语境,达到晨读的最佳效果。

4、读纸质书,尽量不要用电子设备,原因大家都懂。

5、做阶段性成果验收。

6、制作打卡表,保持每周至少5读,给予周、月全勤奖励。

补充一条压箱底的偏方:晨读后早餐加个鸡蛋——据我母亲说这样就能把念的书压实了,不会忘掉。

另:阿麦的英语水平仅限于应试,不敢妄加建议,有需要者可自行调整。

【后序】

朗,读lǎng;琅,读láng。

“朗”从月,良声,形声字。基本意思是“光线充足,明亮”,为“晴朗”“朗明”。“朗朗”即“明亮”,如“朗朗乾坤”“朗朗星光”;又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如“朗读”“朗诵”“笑语朗朗”“朗朗上口”等。

“琅”从玉,良声,形声字。琅是一种像珠子的玉石,又称“琅玕”。“琅琅”,原是“金石相击的声音”,进而引申为“响亮的读书声”,如“琅琅书声”“书声琅琅”等。

《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两者做近义通用解释,个人认为是不够严谨的。

-----------

本号文章系个人原创,转载请保留原链接或注明出处。

搜索更多有关“晨读哪个时间段最好?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