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古诗词15句:6.1儿童节,饱含童真童趣的5首古诗词

人气:335 ℃/2023-10-08 20:13:52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出自杨万里的《舟过安仁》

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65岁的杨万里因事改官,途中因病请免,于是转回故里吉水。

在回乡的途中,杨万里用诗句记录下了两个聪明的小孩。

如果这两个小朋友知道一千多年后,很多人还在吟诵他们俩,当也是会很开心很高兴的。

小朋友们就是这样,当你以为他还是个孩子时,其实他已经慢慢在长大了;可是当你觉得他们已经长大了时,其实他们还是个孩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阳光明媚,两个小孩收起撑船的竹篙,这让诗人杨万里感到诧异,天没有下雨,他们为什么会把伞打开呢?仔细瞧瞧,原来他们是在用伞当帆,巧借江风,让船行驶得更快。

在这首诗里,孩子的天真、聪慧体现得一览无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出自黄庭坚的《牧童诗》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在父亲邀请朋友的酒宴中,有人查验黄庭坚是否为传说中的那么聪明,于是7岁的黄庭坚信口便吟出了这首诗。

从此以后,许多人便说黄庭坚有千里之才。

难得可贵的是,黄庭坚用一生的经历,恪守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志向”:为官清廉,重情重义,不贪慕钱财。

34岁的时候,黄庭坚寄了两首诗给苏东坡,得到苏东坡的指点后,便一直以学生自居。

后来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入狱,他不顾仕途,几番为苏东坡鸣不平,并且也为自己招来了祸事。

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为“苏门学子”,不断地写诗寄给被贬黄州的苏东坡。

直到42岁时,黄庭坚才第一次在京师见到苏东坡,并把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保持了一辈子,成为了千古美谈。

我相信,小朋友们也会对这些轶事很感兴趣的,不妨多给他们讲讲。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胡令能,一个唐朝的“补锅匠”,手艺人,擅修补锅碗瓢盆,文采出众,一生未入仕途,享受田园生活。

故得“胡钉铰”之名。

在唐朝,隐士是被所有人敬重的,尤其是精通诗文,更得士子们推崇与喜爱。

胡令能这首诗,是看望一个朋友时,向一个小童问路后所作,诗句形象生动,几乎是入学前必读的诗。

并且从胡令能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并非大开大合那种句子,才叫好诗。

相反,轻描淡写既能引人入胜的,更显胸中笔墨。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出自韦庄的《与小女》

这真的是一首哄小孩时所作的诗,童趣满满,温馨美妙,是古诗词中难得的,父女之间的温柔。

韦庄,名门之后,算是为大唐唱挽歌的人,黄巢攻入长安时,他的《秦妇吟》孤零零地躺在大殿上。

他60岁才中进士,还没等做官,大唐的江山就倒闭了,所以韦庄一生比较颠沛,因此他也更加喜爱自己的爱女,视为掌上明珠。

唐朝灭亡以后,韦庄出任前蜀宰相,功成名就,后隐居田园,尽享天伦之乐。

他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京兆韦氏,自古就是名门,唐朝时期就出了18个宰相,两个相使,而他也没有辱没门楣,在前蜀位极人臣,完成了自己的家族使命。

这些故事,都可以给孩子们讲讲,会很有趣。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自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中兴四大诗人”,与杨万里、陆游齐名并交好,曾出使金国,有过很高光的时刻。

他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亦算是神童。

淳熙二年,陆游曾与他搭班子在蜀中共事,奈何陆游狂放,每每僭越议事,还写下了: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作为他的上司,范成大为他操碎了心,甚至还闹出了矛盾,可是当范成大被调回京时,陆游又百里相送,依依惜别,成就了一段美谈。

《夏日田园杂兴》是一组诗,为他辞官后回归乡野所作,白天耕田,夜晚疏麻,小孩子们不会耕种,但也会学着种瓜。

现代人的生活都比较忙碌,父母也有各种理由,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他亲身去感受生活,尤其是去乡下见识一下耕种的辛苦。

当一件事变得有意义后,孩子就会印象深刻,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手机、游戏、网络,最好远离,适当地去了解就好,多接触自然山水,多看看人间山河,他会更好地理解人类、理解世界。

值此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祝愿天下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你们,才是时代的主人。

- end -

搜索更多有关“关于六一儿童节的古诗词15句:6.1儿童节,饱含童真童趣的5首古诗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