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民俗>正文

吉祥物的由来:看看咱们的吉祥物就知道

人气:145 ℃/2024-01-15 04:33:40

信息飞速更迭的时代,一个流行词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过气,但「谐音梗」却似乎永远年轻,永远有趣~

不过......在谐音被当作一种「」从喜剧行业火起来前,其实早就被古人用在祝福祈愿的「吉祥物」上了。

比如,鹿与“”谐音,古人常以鹿比喻财富和福禄;猴与“”谐音,寓意封侯挂印、辈辈封侯;鱼与莲花结合,象征“连年有余”;而笔和银锭相结合,则有“必定”的意思......

北宋 刘寀 《落花游鱼图》(局部)

藏于美国圣路易美术馆

从飞禽走兽到花鸟虫鱼,从自然天成到食物器皿,说实话,若是细数起咱们传统文化中的谐音吉祥象征,恐怕几篇文章都说不尽。

而这些吉祥物的美好寓意,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古人爱玩的谐音梗——谐音取意法

即,利用汉字音同或音近的条件,在某一事物某一吉祥观念之间建立联系,来表达相对抽象的吉祥寓意。

简单来说就是,吉祥物与表示吉祥的字词“音近而字不同”:

桂花(贵);柿子(事);

大象(祥);蝙蝠(福);

葫芦(福禄);生菜(生财)……

元 陈琳(传)《葫芦花瓶图》(局部)

馆藏未知

有人曾把谐音吉祥物与国人的关系,比作“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的确道出了谐音取意的无处不在

而由此造就的吉祥物们,更无一不闪现出古人面对生活的幽默风趣,以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满心憧憬。

观复博物馆就藏有一只「清嘉庆 矾红描金太师少师壁瓶」。

清嘉庆 矾红描金太师少师壁瓶

观复博物馆藏

壁瓶,侧面看像半只瓶子,过去是挂在墙上做装饰用的,所以纹饰都很经典。

瓶身正面,绘有两只狮子,占据了画面绝大部份空间。狮子的体量一大一小,这是制作者故意为之的。

在我们的吉祥文化中,狮子这一意象很是常见。古代武官官服上常绘有狮子,舞狮的习俗直到今天还在流传。但中国本土一开始其实是没有狮子的,古代的狮子大多来源于外域进贡

由于数量稀少,狮子被古人当作神兽。龙生九子中的狻猊,其实就是狮形象衍生的瑞兽。

后来,随着推崇“狮文化”的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狮子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这一观念,也因佛文化的繁荣逐渐深入人心。

故宫太和殿-铜狮

在外来的狮子融入中国文化的漫长过程中,狮的谐音“师”可谓功不可没,着实为狮子的本土化送了很大一股东风。

就拿这只壁瓶上所绘的“太师少师”图来说。

太师、少师都是古代的高官。

太师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官称,古文经学家认为“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宋史·百官志》中说:“……晋称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

少师则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立的职位,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孤”。

“太”有大的意思,“少”也可指小,所以画一大一小两只狮子,即“太狮少狮”,取谐音就是“太师少师”了。

在谐音“师”的东风下,久而久之,狮子除了“辟邪瑞兽”这一名号,也成了一种象征“平步青云、富贵尊荣”的吉祥物。

‘太师少师’为中国传统寓意,常见于建筑、绘画

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吉祥。可到底什么是吉祥?古人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通俗点说,吉祥就是快乐、顺心、美满的生活。这种生活,人人都向往。

而当这种向往伴着人们小幽默小聪慧,落在实物上,或许就促成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的谐音吉祥......

搜索更多有关“吉祥物的由来:看看咱们的吉祥物就知道”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