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2023年法考报名资格一图了解:2023年法考备考建议法考是什么

人气:476 ℃/2024-05-08 12:01:52

在诸如“方法论、指导、计划”等许多备考类词语里面,为什么选择了“建议”这个词语呢?因为“方法论”带有些许哲学色彩,不够“脚踏实地”;“指导”带有些许说教色彩,不够“平易近人”;“计划”带有些许强制色彩,不够“灵活变通”。

经过反复斟酌,我们还是认为“建议”这个词语更为恰当。这篇备考建议不为别的,只为给即将准备或者正在准备、甚至将来准备法考的大家带来一定程度的启发,让大家在法考备考过程当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最终顺利通过法考。

总的来说,大家可以聆听多数前辈或者考生的建议,参考少数前辈或者考生的意见,最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我们认知、理解、掌握、处理一件事物相对来说较好的方法,这篇备考建议就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告诉大家法考是什么、为什么备考法考、如何备考法考。

Part 1:法考是什么

我个人从事法考培训五年多以来,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刚刚接触法考的纯小白考生,还是有过法考备考经历的考生,依旧对法考的一些相关常识一知半解,甚至一片空白,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花费一定的篇幅,对法考的一些相关常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

一、客观题考试的内容与科目

(一)一共两卷

客观题考试一共包括两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每张试卷共100道试题,总分值为150分。

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一般来说,多项选择题35题,不定项选择题15题,多项选择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不定项选择题最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无论是多项选择题还是不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用大白话说,不存在半对、半错。

试卷一和试卷二两张试卷总分值为300分。

(二)具体考查科目

试卷一: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二、主观题考试的内容与科目

(一)只有一卷

主观题考试只有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

(二)具体考查科目

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2018年至2022年,都是行政法和商经法二选一),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三、法考培训机构对科目的划分与法考公告罗列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科目

所在位置

备注

刑法

试卷一

主观题考

民法

试卷二

主观题考

刑诉法

试卷一

主观题考

民诉法

试卷二

含仲裁制度;主观题考。

行政法

试卷一

主观题考

商经法

试卷二

具体包括知识产权法、商法(主观题考)、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理论法

试卷一

具体包括法治思想(主观题考)、法理学(主观题考)、宪法(主观题考)、中国法律史、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主观题考)

三国法

试卷一、试卷二

具体包括试卷一的国际法和试卷二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主观题不考。

四、2018年至2021年,客观题考试、主观题考试各个科目的分值分布

2018年至2021年,客观题考试各个科目分值分布

年份/科目

刑法

民法

刑诉法

民诉法

行政法

商经法

理论法

三国法

总分

2018年

36

46

33

35

23

52

54

21

300

2019年

38

47

30

27

27

58

55

18

300

2020年

38

54

33

32

25

53

50

15

300

2021年

38

45

32

30

26

61

50

18

300

说明:2018年之后,司法部不再公布题目,分值分布源于考生回忆,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018年至2021年,主观题考试各个科目分值分布

年份/科目

理论法

刑法

刑诉法

民法、民诉法综合案例

行政法或者商法

总分

2018年

30

38

30

54

28

180

2019年

38

36

27

52

27

180

2020年

32

34

30

56

28

180

2021年

32

32

32

56

28

180

说明:2018年之后,司法部不再公布题目,分值分布源于考生回忆,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2018年至2021年,试卷一各个科目分值分布

科目/年份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法治思想

11

10

8

12

法理学

15

15

12

12

宪法

17

18

16

15

中国法制史

4

4

4

4

国际法

4

4

4

4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9

8

6

7

刑法

39

35

39

38

刑事诉讼法

30

32

33

3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1

24

28

26

总分

150

150

150

150

说明:法治思想在2021年纳入法考大纲,在此之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018年至2021年,试卷二各个科目分值分布

科目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民法

47

45

46

45

知识产权法

10

8

8

12

商法

29

24

26

24

经济法

16

15

15

15

环境资源法

6

5

6

5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5

5

5

5

国际私法

7

6

6

6

国际经济法

8

8

8

8

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22

34

30

30

总计

150

100

50

35

五、2018年至2021年,客观题考试、主观题考试及整体通过率

年份

客观题考试通过率

主观题考试通过率

整体通过率

2018年

31.79%

63.3%

20.12%

2019年

29.7%

52.76%

15.67%

2020年

32.65%

41.81%

13.65%

2021年

暂无数据

说明:客观题考试、主观题考试及整体通过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六、命题方式:题库出题

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先从各大高校收集题目(尤其是政法类院校、“五院四系”为主)[1],然后组成题库,从题库抽取不同科目相应数量的题目组成客观题的试卷一、试卷二和主观题的一卷。

也就是说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今年的情况事先进行讨论,罗列一张“考点清单”,然后要求大家根据考点清单上面所列的考点前往题库当中检索具体的题目,最终组成试卷。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反向推出法考备考重点就是各个科目当中最为重要的考点以及各个科目的新增考点。

七、考察特点

2018年法考改革以来,考试开始侧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尤其对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重点进行考察。也正是因为如此,2018年法考改革以来的题目,不断突出社会实践性,也随着逐渐提高了案例形式的题目的考察比重,要求考生注重理解、注重分析、注重解决问题。

客观题考试的题目,目前基本上都是以小案例的形式进行考察。比如2021年回忆版的一道试题:2021年2月28日晚上11点,甲从三楼向下扔厨余垃圾,正好砸在自家车上。司法机关在2021年3月1日后处理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三楼不属于高空,即使甲的行为发生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后,甲也不构成高空抛物罪

B、甲的垃圾砸在自家车上,没有危害公共安全,即使甲的行为发生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后,甲也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甲的行为发生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前,甲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甲构成高空抛物罪

D、甲的行为发生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前,甲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甲无罪

该题目紧密结合了社会热点“高空抛物”,并从刑法的时间效力出发进行命题,很好地对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察。

另外,法考在科目的出题顺序上也不再非常明显,尤其是客观题考试,题目顺序不再严格按照某科目、某科目呈现出来,这也就要求考生现在必须适应这种改变。

搜索更多有关“2023年法考报名资格一图了解:2023年法考备考建议法考是什么”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