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母婴>正文

幼师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3个方法让宝宝乖乖听话

人气:406 ℃/2024-03-12 01:31:53

宝宝在幼儿园是个小乖乖,在家里却谁的话都不听,老师到底使用了什么高招呢?

执笔:王彩云

编辑:小枝

定稿:苏子后

相信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家里调皮捣蛋,简直是一个破坏大王,反而上了幼儿园后,却能听到老师经常夸奖他,说他乖巧懂事。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老师到底用了哪些高招,让在家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上学后变乖?

1、统一对待所有孩子

在幼儿园里,孩子不可能像在家里有一个人专职带,或是几个人围着他转。在学校里,往往是一个老师需要带几十个学生,睡午觉、吃饭、上厕所、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会进行统一管理,老师不会挨着进行哄睡,而是让他们相互比较,看看谁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而孩子们一般天生具有好胜心理,这样相互比较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乖巧。

2、表现好的孩子会得到奖励

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般都会激励孩子,谁表现得更好,就会获得赞扬和一朵小红花或是其它的小奖品,相反谁表现不好,就什么都没有。孩子们为了获得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就会非常听老师的话,可能刚进入学校的时候,还沉浸在家长的关爱中,但过不了几天,当他发觉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拉开了差距,就会很快认同老师的规则。

3、拥有良好的环境

由于老师都是统一管理学生,因此在睡眠、吃饭、学习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规范,且所有的学生都是如此,孩子长期在这样良好环境中被熏陶,慢慢就会融入进去,遵循老师的规则,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

综上所述,其实幼儿园的老师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招,只是他们由于常年教学原因,更加懂得孩子的心理,对待他们比家长更加有耐心,而后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这样才使得娃变得乖巧。

怎样能使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一样呢?

1、行为有规范

家长如果想要孩子跟在幼儿园一样乖巧听话,就可以在行为上制定一些规范,如吃饭前要洗手,吃饭时得坐在餐桌上,禁止触碰危险物品,尊重长辈等,一旦制定,就要严格遵守,大人也不能够有例外的情况,还可以相互监督。

2、作息有规范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习惯来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规划表,如起床、吃饭、学习、玩耍、睡觉等时间,一旦制定,就应当严格进行遵守,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下来,就给予一定奖励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3、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喜欢做很多事情,无论是大人的,还是自己的事情,他们都非常感兴趣,但由于他们还小,就常常会好心办坏事,大人就会采取让他们不要弄的方式阻断,或是数落等方式,让他不要帮倒忙,殊不知无意中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选择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等到大一点了,你让他干,他可能都不会再去弄了。

因此,家长们要从小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2岁的孩子可以帮忙拿递小物品,3~4岁时可用端饭、分筷子,5~6岁时可自己穿鞋子、叠衣服等。

搜索更多有关“幼师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3个方法让宝宝乖乖听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