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李鸿章的子孙有多败家,看看李鸿章之孙李国烋是怎样败家的

人气:123 ℃/2024-01-18 10:50:04

李鸿章一共六个孩子,四儿两女。其中,有三个儿子早夭,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大成人。

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的。李鸿章过了40岁,还没有儿子,就从六弟李昭庆那过继来一个男孩,就是李经方。李鸿章对这个长子十分宠爱,竭力培养,一直带在自己身边。

李经方有3个儿子,二子国煕早夭。人所共知的是长子李厚甫(李国焘)和三子李国烋xiāo(又名李国烋),都是李经方和外籍夫人所生的混血儿。

李厚甫回国时不会讲中国话,以后才逐步学会。李厚甫身材魁伟,长得像外国人,精明干练,常居上海,继承了经方的产业,曾任英人为总管的中国上海邮政局局长。无子,乃在昭庆房下过继一子。

李国烋自幼深得父母喜爱,父亲李经方死后,他与哥哥李厚甫平分了家产。但因为父亲死时,母亲尚在世,他又喜欢挥霍,他的一部分家产便被抓在了母亲手里。但即便少了母亲手里抓着的那部分,李国烋依旧可以富甲一方。

李国烋生于1910年,1953年死在芜湖,终年43岁。幼年在家里读书,聘有中文、英文家庭教师,为他一人教学,幼年跟其母学得一口好英语,中文欠通。由于娇生惯养,从小就胡作非为,十几岁即染上******,狂嫖滥赌,挥霍无度。

为避开他母亲的管束,不肯与母亲住在一起,日夜在外鬼混。父亲李经方看他不成器,分给他在含山县的租田1.3万亩、山场一片、芜湖河南岸一座恒丰仓楼房、上海一座定盘路定仪村42号三层楼房,不分给他动产。他母亲规定每月一号由李国烋签名向指定的银行取现金500元,作为零花,但不给他存折。这已经是一笔可观的财产了。

看看他在芜湖是怎样生活的。芜湖河南岸有一个恒丰仓房,是给他储存1.3万亩租稻的,有庄头为他经收经管。大约在他十七八岁前后,李国烋来到芜湖。他有公馆,有钱,帮闲的人趋之若鹜。他本有吸******的嗜好,早就恨他母亲令他戒******烟,一来到芜湖更是放荡无忌。芜湖那时的三街、集益里一带有妓院集中区。由帮闲人等陪着大少爷沉溺于花天酒地,抱金拥玉,又染上了梅毒。不久,他娶了一个姓沈的******为妻,这个******有文化,会弹风琴、唱歌。

他家雇了一个娘姨伺候太太,一个厨师烧饭,一个厨师做酒菜,一个厨师买菜,还雇有5个男佣人跟班,养了6条狗,其中一条哈巴狗。出门,跟班的牵着狗跟他跑。后来梅毒严重了,下身腐烂,不能行走了,出门就由2个跟班架着,4个跟班抬着。

李国烋经常通宵赌博,每赌必输,没有现金,就给几张田契。他也想做军官,花钱购置了一个团所需的军装,把李府大花园送给一个国民党驻军的高级军官,买了一个团长当。哥哥李厚甫在上海知道了,急忙派人来芜湖阻止,大管家蔡冰梅等想方设法,好不容易才把李府大花园要了回来。

这样糜烂的生活,过不了几年,房产、田产就卖光了。一幢楼房几十石米就贱卖了,钱一到手,帮闲、赌棍、老鸨又聚拢来,伴他吃喝嫖赌,不几天钱一花精光,帮闲的就又走了。

有个时期,他回到上海住,生活也是如此。在上海经过治疗,梅毒似乎好了一些,他住在那幢定盘路洋房里,沈姑娘一人住三楼,他住二楼,雇的8个佣人住在一楼。

李国烋从不去看望母亲,而他母亲倒时常来看望他。一天,母亲来看他,坐在他的床沿上,那条小哈巴狗突然从床底下窜出来,一口咬了他母亲的小腿。母亲吓了一跳,非常生气。他反而说:“这条狗好得很,从来不咬好人。”气得他母亲再也不来看他了。此后几年,家里下人看不过意,每年初一勒着他到母亲那里拜一次年。抗日时期,他的母亲不知寄多少信来芜湖,要求他来到身边一起生活。这些信,他的姑表亲李用张都看到过。母亲对他思念疼爱之情,跃然纸上,而他却无动于衷,连信也不回。

李国烋在上海骑摩托车瞎逛,逛到哪里,车子就丢到哪里,英界巡捕知道车子是公主儿子的,总是寻找门牌号码送还,至于闯红灯,那更是不在话下。他有时打电话给大酒家订酒菜叫送到某里某弄某号,那是李厚甫的公馆,李厚甫见到酒菜,知道是他兄弟干的,只好认账付钱。他最后实在穷得混不下去了,找李厚甫重新分家,说是父亲在日,分家不公。李厚甫只得又拨给他在芜湖的漱兰堂两幢楼房。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没有财产了,生活困难,因为他英语好,曾经由他母亲托英人介绍他到武汉救济分署做翻译官,干了两个月,不干了,说:“我不能伺候别人”。

上海解放前夕,他母亲回英国去了。在此之前,他的田产已经卖完了,跟班的早已解雇,姓沈的夫人也不知下落了。他孑然一身,踯躅街头,在李府各家东吃一餐、西混一顿,苦挨到了1953年。

说来也很巧,左宗棠有个孙子名叫左巨生,也是和李国烋差不多的公子哥儿。原来娶的是李府的小姐,有幢楼房陪嫁,坐落在芜湖正横街一号。这位小姐远嫁湖南早死,左巨生也吸******烟,在家乡湖南湘阴县生活潦倒,便携妾来芜湖继承原妻在芜湖的房产。这位左公子既吸******,又好喝酒,东西卖光,上顿不接下顿,幸而他没有出售这幢楼房的权利,房子没有卖掉,总算有个固定住处。为了吸******,他冬天把皮袍脱下卖钱,另买一件女大衣穿上御寒,外罩一件长衫,不伦不类,路人无不嗤之以鼻。

正好李国烋变卖李厚甫以前拨给他的两幢楼房,得了几十石米,他便向李国烋借了10石大米救急,却一直未还。到了1953年李国烋实在没办法过日子,向左巨生讨这10石大米,左巨生哪里有钱还,便说:“那你到我家来过吧!”于是李国烋便住到左巨生家楼下一间破屋里,跟左在一起喝粥。在这样穷困潦倒的情况下,李国烋终于在这年冬天跳入陶塘自杀,

李国烋死也没能痛痛快快,他被路人救上来了,被送回了左巨生的破屋子。因为塘水太冰,李国烋被浸泡太久,他感染了风寒。通常感染风寒后是要看医的,可十石大米都还不起的左巨生怎会有钱给他看病。

没钱看病也就算了,最糟糕的是,这左巨生自己也是个公子哥,他压根儿就不会照顾人。看着高烧不退的李国烋,他只能摸着他发烫的额头发愁。李国烋辞世那天,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左巨生的嘀咕:“这烧起来了,怕是就不冷了吧,也好!”

李国烋死后,左巨生因无钱也无力气安葬好友,便只得通知其哥哥李厚甫前来收尸。此时的李厚甫也已经穷困潦倒,他经常与晚清首富盛宣怀家的败家子盛恩颐一起在襄阳公园外闲逛,之所以是公园外而不是“内”,乃是因为他们都已经买不起门票了。

这样的李厚甫对于死后的弟弟李国烋,只能“草草安葬”。

李国烋身死后,其生前熟识姑表亲李用张感慨道:“世人不要积财留给儿孙,要积德留给儿孙才是。”

相比李国烋,同是李鸿章第三代的张志沂虽结局略好,但本质上也与他相差无几。张志沂是李鸿章长女李菊藕唯一的儿子,他是李鸿章的外孙,张爱玲的生父。

张志沂的一生与李国烋几乎如出一辙:分得巨额财产,肆意挥霍,吃喝嫖赌,吸******。他最初娶的是富家千金黄逸梵,可后来,因为他恶习不断且坐吃山空,黄逸梵抛下女儿张爱玲和儿子张子静离家出走。

两人离婚后,张志沂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最后,在家产被全部败光后,他在贫穷中结束了一生。相比李国烋,他有子女,可子女却一直生活困顿,其子张子静与妻子死时一直居住的,是一个十几平米的破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志沂之女张爱玲最终成了知名作家。可在她的笔下,作为父亲的他,从来是暴戾、不学无术、挥霍等等贬义词集一身的存在。

可叹,李鸿章后代虽继承了他的巨大产业,却多数碌碌无为。其后人中,有三位成为亿万富翁者,虽都姓李,却是他兄弟的后代。不知,他若知今日,离世时是否还会坚持当时的决定?

有一个没有给子孙留下任何财产的人,叫梁启超。梁启超死时年仅56岁,他去世时只给梁家子孙留下了“遗传和教训”。可他的9位子女却个个成了才,其中,梁家九子女中还出了三个院士。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是极为罕见的。

细读有关梁启超与儿女相处的点点滴滴,不能不让我们敬佩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尽职尽责;出自梁家的精英们,无一不受益于父亲的教子有方。

以父亲的真情滋养和培育孩子。很多中国父亲都很难十分直白地对孩子表达爱,但梁启超经常会告诉孩子们,自己有多爱他们。他曾在给孩子们信中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他给在外学习的二女儿的信中写道:“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很,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大女儿同他流亡日本,因找不到适合的学校,他便亲自教授读书,有时甚至为女儿批改作文到凌晨。——这种用心的父爱让儿女们深深体味到父亲的真情,也成为接受父亲教诲和积极影响的基础。

无论多忙、离孩子多远,都在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当下一些父母总是借口忙工作、忙应酬,顾不上管孩子。梁启超更忙,即便不在孩子身边依然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梁启超一生留下了大量论文、学术著作,也留下了2000多封书信,其中有300多封信是写给子女们的。内容涉及子女们读书、学习、职业选择、婚恋等方方面面。——与儿女们交流的书信让他们感到父亲就在自己身边,字里行间都是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都含着父亲的教诲。

关心子女学业,却不在意一时的考试成绩。二女儿刚到加拿大时,一次考试在班上只得了第十六名,十分沮丧。梁启超得知后立刻写信说:“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后来思庄经过努力,成绩一跃成为班上前几名。梁启超高兴之余特意写信嘱咐:“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着急……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父亲的宽容、慈爱和激励成为孩子学得更好精神支柱。

把子女个人的兴趣视为人生幸福的源泉和成功的基石。梁启超重视家中的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他时常教诲儿女们对生活、对事业要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他的子女大多学的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但凡是真心喜欢且对社会有益,他必定全力支持,但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他最看重的是孩子自己的兴趣:“我认为,凡人常常活在趣味之中,生活在有价值中,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正是有了兴趣,子女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乐趣,也才有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入钻研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注重子女的品行,教孩子做人。梁启超说:“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梁家兄弟姐妹中有七人曾留学海外,学成后全部选择了回国。“报效祖国”在梁家不是一句空话。——梁启超为子女所做的一切,在孩子成材路上的所有付出,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能为社会尽力的人,而不是为了眼下得失、为了个人的私利。

今天,人们透过梁启超给子女的诸多信件,依旧可以窥见他对子女的“德育”。

从李鸿章与梁启超后人的反例可知:留财与子孙,远不如留德!(来源于公开资料)

搜索更多有关“李鸿章的子孙有多败家,看看李鸿章之孙李国烋是怎样败家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