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克服耳压的最佳方法 我们该具备哪些临床思维

人气:377 ℃/2024-03-28 04:57:23

耳气压伤(barotrauma),是指大气压力突然增高引起鼻咽部及咽鼓管压力增高,咽鼓管圆枕受压,耳内压力快速低于大气压(压差多超过90mmHg临界值),咽鼓管无法被动开放,所引起的急性单侧或双侧中耳通气障碍。临床通常表现为耳痛、耳满胀感、听力下降及耳鸣,也可出现眩晕及眼震。耳气压伤多见于乘坐飞机的降落过程中或潜水员深潜时。

【印象诊断】

问题:根据主诉,应考虑哪些疾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诊疗思维:首先考虑耳气压伤、内耳减压伤,还应考虑外耳和中耳常见感染性疾病等。

知识点

耳气压伤累及部位耳气压伤主要损伤部位在中耳。但过高的压差甚至可造成外耳道内血管破裂,表现为外耳道出血;鼓膜向内塌陷(甚至撕裂),经听骨链传递,镫骨底板及卵圆窗膜内陷,淋巴液压力传递至圆窗膜引起圆窗膜破裂形成外淋巴瘘时,内耳亦可受累。因此耳气压伤可累及外耳、中耳、内耳。

【问诊】

问题:根据主诉,在问诊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临床思维:

1.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是耳气压伤的典型表现。

2.问诊要点

(1)耳痛、听力下降、耳鸣出现时间和程度,乘坐飞机前是否存在。

(2)飞机起飞降落时是否存在耳胀满不适感。

(3)伴发症状或有意义的阴性症状:是否伴有眩晕及恶心呕吐。

(4)既往诊疗经过以及慢性疾病史:采取过哪些治疗,疗效如何;既往是否有耳道流脓、鼻炎、鼻咽部病史等。

病史问诊:患者于昨日上午乘坐飞机时在飞机降落过程中突感左耳痛,伴左耳听力下降、耳鸣、耳胀满感,持续15分钟左右无缓解,飞机降落后在机场休息一个半小时感左耳痛及耳鸣好转,患者当日未就诊未用药。因次日左耳仍感听力稍差,下午来院就诊。既往史: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无耳道流脓史,无耳部手术外伤史,无耳聋家族史。

【查体】

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查体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临床思维:应重点检查外耳道以及鼓膜,注意鼓膜是否有穿孔,鼓室内是否有积液或积血等。

专科查体:双耳廓无畸形,乳突区无红肿及压痛;左耳外耳道未见明显异常;左鼓膜内陷、充血,左鼓室内积血(蓝色鼓膜)(图4-3);右外耳道及鼓膜未见异常。双下鼻甲稍肥大,中鼻道及嗅裂清洁;鼻咽部光滑、对称,未见新生物;咽腔未见双侧扁桃体肥大,间接喉镜下未见异常。

图4-3患者纤维耳内镜图片(左耳)

【辅助检查】

问题1: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此时最需要进行何种辅助检查?临床思维:结合病史及专科查体,诊断为耳气压伤的可能性较大,此时,需查音叉试验、纯音听阈、鼓室图。

辅助检查结果:音叉Weber试验偏向左侧。纯音测听提示为左耳传导性听力下降,平均听阈45dBHL。鼓室图示左耳B型,右耳A型。瘘管试验阴性。前庭眼反射试验阴性。颞骨高分辨率CT示未见听小骨移位,无中耳乳突炎。

【病情分析】

问题: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有何提示? 临床思维: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提示为左耳中度传导性耳聋,耳纤维内镜及鼓室图提示左鼓室内积血。

知识点

Frenzel镜观察耳气压伤时的眼震眼震多朝向患侧,若存在圆窗膜破裂则可能既朝向患侧又朝向对侧。

【诊断】

问题:本病例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诊疗思维:根据无耳部既往流脓等既往史,有明确乘飞机下降过程中诱发的左耳痛伴听力下降及耳鸣病史、查体发现左耳鼓膜充血,鼓室内积血,纯音听阈检查提示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鼓室图见左耳B型,耳气压伤的诊断比较明确。

【鉴别诊断】

问题:本病例最主要应与哪种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思维:本病应与内耳减压伤进行鉴别:内耳减压伤比耳气压伤更易累及前庭,因此患者眩晕的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而听力下降及耳鸣却相对较少。

知识点

内耳减压伤的发病机制和分型根据Boyle定律(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压力成反比),当外界压力降低,气体体积增大,一旦低于气体溶解于液体内所需的压力时,内耳微循环及内淋巴液内可产生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气泡,栓塞血管纹、半规管等结构,从而导致内耳功能受损。减压伤Klingerman分型:Ⅰ型(轻型):主要累及皮肤、肌肉、关节;Ⅱ型(重型):累及肺、心血管、神经系统、特殊躯体感觉系统(例如耳)。

【治疗方案】

问题1: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临床思维:耳气压伤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使中耳腔与外界气压恢复压衡。可使用Politzer球行咽鼓管吹张或置入导管扩张。若中耳持续负压,可行鼓膜切开并放置通风管。若有内耳受累,需要使用较大量的激素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药物,卧床,床头抬高30°,避免用力擤鼻或咳嗽。怀疑圆窗膜已破裂,可行鼓室探查术并封闭瘘管。若有鼻腔、鼻咽部或中耳细菌感染,需应用抗生素。

问题2:若患者为潜水所致的内耳减压伤,应当如何处理? 临床思维:密切观察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的气压伤(肺气肿、气胸、大血管气栓形成等)。若有减压伤,需在放置鼓膜通风管平衡压力的同时积极尽快行高压氧治疗(促使氮气等惰性气体气泡从组织回到液体中)。

【出院随访】 问题:出院后应注意些什么? 临床思维:定期复查耳纤维内镜、纯音听阈。

出院后情况:本例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恢复顺利,一个半月后门诊复诊左耳听力恢复正常,两个半月后左鼓室内积血已完全吸收。

【小结】

耳气压伤多见于特定的诱因,例如乘坐飞机及潜水。患者存在鼻腔、鼻咽部、耳部疾病者较易发生。耳内镜、听力的检查是必需的。患者出现眩晕时,提示圆窗膜可能已破裂。治疗前需要鉴别内耳减压伤,因为两者的治疗策略有一定差异。本病若无内耳损伤,耳痛及听力下降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若出现圆窗膜损伤,可致长期眩晕、耳鸣,以及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甚至全聋。

搜索更多有关“克服耳压的最佳方法 我们该具备哪些临床思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