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宿蟠桃寺苏轼 秦观寺庙偶闻这首词下山后读给苏轼听

人气:455 ℃/2024-02-21 20:05:50

写诗为文拼的并不是字眼本身的华丽,而是意境之美。文坛有一类不起眼的诗人,对这一点把握得很好,他们就是诗僧。与一般的诗人不同,诗僧对万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再加上他们久处清幽之境,所以写出来的字句也多空灵绝美。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诉衷情·宝月山作》正是如此。

这首词出自北宋僧人仲殊之手。仲殊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年少时考进士不第,后来在苏杭的承天寺和宝月寺为僧。仲殊平生存世的作品不多,这首《诉衷情》是其经典之作。

关于这首词其实还有一段趣事。南宋文人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少游宝月游,闻作,念于轼,轼三叹后遍寻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年秦观游览杭州宝月山时,在一座寺庙内听到有人在念这首词,觉得写得不错,便记了下来。下山后将这首词读给了苏轼听,苏轼听完后连连称赞,后来更是上山四处寻找词的作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诉衷情·宝月山作》

北宋.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这是仲殊晚年创作的一首词,于月光下即兴而作,与其早年的作品相比,词风清丽了许多,全词毫无雕琢痕迹,从开篇美到结尾,令人心醉。

词的上片开篇就点明地点,这是在西湖的清波门,上片写的正是词人在春日里游览清波门看见的美景。“拥轻衣”是指风吹着衣袖的样子,此时空中飞扬起片片杨花,给词人送来阵阵春意。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中并没有出现“风”字,而是用“拥轻衣”、“相送飞”6个字来暗写,可谓十分高明了。

接下来“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两句写的是西湖边的美景,水、树、莺完美地融合在这幅春景图中,有静有动,有视觉也有听觉,美不胜收,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词的下片写自己回寺院时所见的美景。与外面的春暖花开相比,寺院内是清幽的,低垂的帘帐,将它与尘世隔开了。词人用“闲”来形容院宇,用“小”来形容帘帏,形象而又灵动。全词最妙的是落尾部分,词人进到寺庙内时,暮钟声刚敲过,院中的夜间的篆香也刚刚点燃,月光就已经洒在了门前。直到这最后一句,词人才写出了月光,令人回味无穷。月光是视觉,钟声是听觉,篆香是嗅觉,一瞬间寺内就像是给词人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令他内心充满着欣喜。

纵观这首词,写景时毫无雕琢的痕迹,词人是走到哪儿写到哪儿,一句一景,句句不重复。特别是最后的一幕,完全是信手拈来之句,但却神清韵远。更难得的是,全词无一句抒情语,但在通篇的写景中,词人内心的悠然自得和从容自在早就藏在了字里行间。

一首好词不一定要多用心雕琢,但一定要有感而发,这首词证明了这一点。后来苏轼果然在寺中找到了仲殊,两人一见如故,相交数年。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搜索更多有关“宿蟠桃寺苏轼 秦观寺庙偶闻这首词下山后读给苏轼听”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