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怎么确定一个东西值不值钱?怎么判断一个东西买贵了

人气:363 ℃/2024-02-25 11:24:08

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经济方面的文字,只是一篇闲聊,虽然也在聊价值。

前几天一朋友从京东买了一个电器,大概5000左右。买后他总觉得贵,让我问个渠道价,我说问价的意义在哪儿呢?我问到的渠道价大概率比你买的价格便宜,你已经买的电器又不能退,若是便宜一点点还好,若是便宜很多,自己岂不是平添烦恼?

后来他还是坚持让我问,问出渠道价格大概3000左右,他也只微信回复了一个省略号,一次并不太让人开心的交流结束了。

我以前也经常有过这种烦恼,冲动买一个东西,回头发现买贵了或者和期望实用价值差特别远,这其中并不乏大件消费,比如房子或者车或者一些错误的投资。

不过剥开价格表象之后,很多类似烦恼犹如拨云见日,会迎刃而解。

1. 价值基于未来

大家都知道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一规律。

可经过无数阅读和阅历之后,我猛然发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仅仅存在于经济学课本里,价格和价值,在我们的生活里,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价格有价格的意义,价值有价值的意义。

先举个例子,

最近流感泛滥,孩子发烧,前几天我到楼下药店买了一盒奥司他韦,花了88元。当天晚上,孩子高烧不退便去医院,医院大夫同样开了奥司他韦,同样的品牌规格,只卖45元一盒。

相信多数人包括我的第一想法当然是药店真TM黑,比医院加价一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88元买的药和45元买的药,东西虽然一样,但不同的是购买时间和自己当时的心态。

孩子发烧的时候,谁也不会因为买药而去对比多个药店渠道再去做购买决策,基于当时来说,88元买一盒奥司他韦显然是能接受的。

之所以认为88元买贵了,只因为新的更低价格的出现,才使得“有了对比,就会有伤害”。

价格可以基于对比,价值却不同,88也好,45也好,那药唯一的价值就是能缩短流感痊愈的病程,实际上如果有更好更有效的药,即使是数百元哪怕数千元,也总会有人去购买。

举过这个例子之后,我们重新梳理一下购买行为的思路。

首先是为什么要去买一个东西,这可能是价格和价值唯一能搭边的地方,也就是判断一个东西对自己到底是否有价值。比如我眼中的名牌正品LV大包包也就值个几千块钱,因为装不了多少东西,搜了下闲鱼正品能卖这么多。实际上与大多数的价格后悔比起来,后悔买一个东西本身的发生概率更大一些

无论决策是否买什么,所有价格相关的事宜,都应该发生在交易之前,比如买不买,能不能砍价,要哪些赠品等等,但这些决策和物品本身没啥关系,只是个经济学上的供需问题。

购买行为发生之后,一切对于已发生价格的再探讨都是多余的,因为那个价格对自己后续怎么再使用这个物品没什么关联。

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件物品价值最大化。比如如果是件化妆品,那就让自己美起来;如果是一门课,那就把自己武装好;如果是一笔投资,那就坚信自己的第一性判断(前提是交易之前的充分准备)。

简而言之,价格和价值其实是时空错位的。价格基于历史和现在,而价值基于未来。该想价值的时候想价值,该聊价格的时候聊价格,当然还是要更多关注价值而不是价格。

2. 价值基于幸福

我们为什么要买一个东西?没有一件东西是基于“无聊”而买,尽管很多人是在无聊的时候买东西。

无论有意无意或是被动主动,我们买一个东西的唯一价值动机是获取幸福感,但不同的是,每个人对于幸福感的定义不同。

我曾听过最沉痛的一种购物,是去瑞士购买一种叫做“安乐死”的服务。而即便是买自己命的购物,依然是指向自己的幸福,只是这种幸福名字叫做“解脱于肉体”。

尽管是向着幸福这个方向出发,我们买的很多东西实际上都偏离了本该有的价值方向。比如有些法律红线之下的药品,筹码,管制器械等等。从价值考量,这是最不聪明的做法,通过超前且不道德攫取的价值,对于整段生命意义来说,是负值。

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基本都是基于现实判断。我常说我的目标是今天能洞见三年后的自己,现在看来,依然是件难事。

要知道幸福可不是眼前的事,而是一件基于未来的事,我们常在两种情况下听到一个人说自己幸福,一个是人生中发生了某件喜事,升学、结婚、生子等等等等,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将死之时,他会说,我这辈子很幸福。

前者是基于现实而产生对未来向往的幸福感,只是这种幸福感并不牢靠,因为现实不代表未来;后者是基于现实对于自己过去的满足感,因为将死之人再也看不到未来了。

要想获得幸福,只能寄托于对未来幸福的规划,其重点是对价值的规划。

很多人认为这辈子只要不做违法的事,就能幸福。其实不然,攫取心理是人的本性,即使不去犯罪,还是会有人去超前消费和放纵消费,显然今天的超前便是明天的负值幸福。

还有人会把价格当做价值,买一些有价格但没啥价值的东西,只要有价格地方就一定有对比,这也是另一种人的本性,比如一些奢侈或者炫耀型消费,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过多叙说。

3. 怎么判断一个东西买贵了?

本文标题的问题,到这里似乎也得到了答案。

判断一个东西是否买贵了,本质上只要问自己买的这个东西能不能带来价值,能否提升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幸福感,无关价格,无关他人。

如果是买了个电器,然后发现这电器是个自己一年都用不了一次的鸡肋,只是听了朋友的一时冲动,那无论这东西多少钱买的,只要不卖二手那都是“贵”的。

除了使用价值,也同样适用资产价值。如果是多年前“冲动”买了个房子,也许价格腰斩,只要如果自己住的舒服,因为有家而家庭和睦,亦或者是孩子因为房子得到了优质的教育或者社交环境。但如果是纯投资的房产,那也只能复盘下当初自己做决策的逻辑了。

一些人买个几百几千东西的时候犹犹豫豫,这里比完那里比,可操盘起股票来很利索,听别人几句话或者是看个指标线然后手机点几下就买完了。买股票买房子和买东西一样,也要找到价值,只是寻找投资价值比消费价值需要更理性一些。

这里又要衍生一个概念,所谓富人思维。

所谓富人思维,我个人的理解也可以精简概括——追寻价值远比对比价格更重要,更生活化的总结可以叫——选择大于努力。

当然也没必要去分析谁是富人,谁是穷人,我只希望能做个幸福的人。

PS:时隔二十年,昨天又在书上偶然看到了探险英雄罗伯特·斯科特一行的悲情故事,用这五位英雄在南极点的照片作为本文配图。图片似乎和文字内容不怎么沾边,姑且说自己每被感动一次,就能为活着多一层价值吧。

首发于有意思,有意义的“叹弗说”宫号,

感谢你的 点赞→在看→关注

搜索更多有关“怎么确定一个东西值不值钱?怎么判断一个东西买贵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