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当他放下拐杖那一刻:他才会忘记身下的轮椅

人气:455 ℃/2024-02-24 06:06:25

黄勇5岁确诊重型血友病,初三辍学,整整十年与死神反复搏斗。活下来后,即便无法自如行走,他坐在轮椅上从零起步开淘宝店、义务分享创业心得,直至2020年度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身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这个偏远县城,黄勇前半生的主题是挣脱:挣脱病痛与死亡,挣脱残障标签,挣脱物理世界的孤独。努力数十年,他如愿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但当广阔世界致以掌声时,黄勇却主动寻找家乡的残障伙伴以及血友病病友,乐于投入大量精力义务带领大家一起电商创业。这不只是开创一份事业,更寄托了常人难以切身感受的梦想:打造一个属于残障人士的理想之家。这是他后半生更打动人心的部分。

文|江春

血友病和轮椅

黄勇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那种残障人士,既不沉默,也不愁苦。家庭相册从小到大的照片里,无论单人还是合照,他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笑,眼睛弯弯,眉毛弯弯,洁白的牙齿整齐露出来,像是刚刚遇到了十分开心的事情,情不自禁。

这种明亮爽朗的笑容使人很容易忘记,无数的止痛片、激素注射液,其实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脸部轮廓,从长瘦清癯,变得圆而饱满,有时显得浮肿;也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双腿经历了更残酷的变化:从能站直、得倚靠,到拄拐,直到大多数时候,他都坐在轮椅上。

比残疾更难让人注意到的,是黄勇的血友病。1980年黄勇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今潜山市),从出生第一天,他身体的异常就显而易见,先是连续7天舌下出血,用棉球按压一天一夜才止住,随后是身上经常莫名出现的大片青紫,关节疼痛。从1982年开始,为了查清儿子的病因,他父亲黄先桥带他去了安庆、合肥、苏州、南京、上海,直到1985年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两种,第8凝血因子(以下简称FⅧ)缺乏的甲型血友病,和第九凝血因子(以下简称FⅨ)缺乏的乙型血友病。普通人血浆中FⅧ的活性值一般应高于50%,而黄勇的仅为0.42%,属严重的重型血友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血友病的治疗,最初主要是在患者自发性出血后,输注血浆,改善症状。上世纪70年代开始,预防性治疗出现,也就是定期为血友病患者注射FⅧ制剂,如果FⅧ补充足量、及时,血友病人可以维持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

但黄勇确诊时,连合肥的医院里都还没有凝血因子制剂。因无法得到有效治疗,黄勇过上了体内(尤其是关节)不断出血的生活。出血带来剧痛,最严重的时候比孕妇分娩时的痛感还要高一级,有时连续两三个月里,黄勇只能躺在床上,拿头撞床板,或者把双腿放进冰水里,一秒一秒地捱过去。

残疾是从1994年初三开始的,那一年,他先是双腿大量出血,肿胀,随后长出巨大的假性肿瘤,又先后溃破。原先黄勇还能由父母用轮椅推着去上学,但双腿大量出血后,他只能退学,接受每周一到两次输血治疗。

黄勇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父亲是当地国营农场场长,工资微薄,母亲则曾是农民,后来在一家效益低下的原种场上班。整个少年时代,黄勇的生活主题只有两个词语:病危和贫穷。直到2003年,他双脚的出血才渐渐止住,身体状态逐渐稳定。但多年出血的后果是,他的左侧小腿彻底萎缩,两只脚后跟则分别留下了空洞。他再也无法正常地站立和走路了。

初三辍学前,黄勇是那种典型的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得奖,当班长。甚至,他的乒乓球也打得不错,即使在初中双脚行动不便的日子里,他也是为数不多能跟高中部学生一决胜负的选手。

残疾意味着他身处的世界也在改变。黄勇至今记得,成年后自己到当地残联去办残疾证时,工作人员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会写字吗?」其实这位工作人员相当和蔼热心,后来在诸多事情上都帮助过黄勇,但当时他无意识地出于刻板印象的发问,至今仍让黄勇感到刺痛。

就在黄勇病情渐渐稳定的这一年,他妹妹大学毕业,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回到了当地,成为一名高中老师。黄先桥的考虑是,等自己和妻子离开人世后,有女儿在家乡,起码有人能管黄勇一口饭吃。

这个决定的意味,黄勇心知肚明。那时候,他的世界塌缩到床上和房屋附近百来米的范围,甚至连最亲密的爷爷去世后,他也无法上山祭拜。有一小段时间里,他差不多放弃了自己,每天让父母推着,出门跟周围的退休老人打打麻将;还买过彩票,等着天降大奖;也抄写过一些小说片段,并幻想自己也一夜成名。

青年时期的黄勇

困在县城里

如果把时间直接拉到2016年,会让人们以为,黄勇跨过这一段自我放弃的时光,就像大多数人跨过自己的少年荒唐一样,不过是一段轻松的插曲。毕竟2016年时,黄勇几乎是轻松地获得了国家级大奖——2016年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

但现实的故事丰富得多,2003年后经历了短暂的「堕落」后,黄勇很快就意识到不对头。从十七八岁开始,他父亲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以及妻子种地卖菜的钱,都交给黄勇,由他来规划家里的收入与支出。在那个大大的账本上,困扰一家人的,是高达数十万的债务,也时时刻刻都提醒着黄勇,后半生到底应该如何生存。

黄先桥给黄勇找过各种门路,最早他希望儿子能回到校园读书,通过升学进入体制内。黄先桥是70年代的农村大学生,两个弟弟后来也通过上大学和招工跳出农门。在他的经验里,上学能带来最稳定的保障,但当时黄勇已经离开校园太久,身体条件也根本无法支撑他独立求学。

退而求其次,黄先桥想让黄勇学一门手艺,他先后找过钟表店,家电维修店,但都因为黄勇的身体条件被拒绝。黄先桥还找过一家制作丧葬用品的店,想送儿子去学习,但黄勇感到压抑,拒绝了。通过残联,黄勇也试图找过一些其他工作,但后来发现,有的单位宁愿白给他发薪水,也不愿意让他去工作。

2005年,黄勇还开过一家农资店,每天由父母推着去上班。直到如今,黄勇依然保存着当时的记账本,上面清晰记录着每天的进货、出货、利润。那一年结束,黄勇一共挣了2000元,是他成年后自己挣到的第一笔。

如今回想起来,黄勇依然觉得,那是一段快乐而充实的日子,因为看书多,懂的农业知识多,甚至有人问他,是哪个农学院毕业的。但开农资店对黄勇的身体不利,而且行动不便,让他始终只能依靠父亲的帮助才能做生意,第二年他放弃了这门生意。

开网店的想法,黄勇最早是在电视上看到的。黄勇其实在2003年学过电脑,当时潜山县里流行开打字店,一家人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生计,黄先桥还找到一家店,愿意免费教黄勇打字。但在店里,黄勇只坐了半天,就因为凳子太硬,回到家双腿肿胀,最后花了1万多元治疗,卧床4个月后才恢复。那段经历让他一度对电脑怀有心理阴影。

但电视上那个开网店的残疾人,再次勾起了黄勇的心思。当时黄勇身边还没人在网上买过东西,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最适合他的生计。2007年8月,他找妹夫借钱买了一台电脑。他至今保存着当时花20元买来的《计算机快速入门》,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显示,他花了近一年,才逐渐熟练掌握五笔打字、发邮件、注册QQ及淘宝账号等基础技能。

随后,2008年5月17日,他在充满琳琅商品的淘宝上,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铺。黄勇记得,当时开通淘宝店铺,需要先开通网上银行,并绑定支付宝,才能认证成功。因为害怕被骗,黄勇特地让父亲到银行开了一张新卡,并只往里面存了500元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每次交易,都会让父亲专门去银行打款或查账。

而黄先桥跟妻子有空的时候,会搬两把凳子,坐在黄勇的身边,看他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在两位老人看来,那块小小的屏幕充满了神秘和未知,而儿子的世界正在通过网络变得前所未有的广阔,而在现实生活里,直至如今,黄勇都没去大型超市和商场逛过。

开淘宝店的确为黄勇翻开新的生活篇章。开店一年后,2009年,黄勇还清了因治病而留下的欠债。同年,血友病被国家纳入大病医保,他每年二三十万的日常医疗费用能报销大半。2011年,他还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儿子,并于2015年在县城最贵的小区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

他原先对命运不公的怨怼开始消散。涂春玲第一次见到黄勇时,对他的印象就是开放而乐观的。涂春玲是潜山市残联理事长,2016年刚调入残联时认识黄勇,也是最早关注到黄勇的人之一。

到残联之前,涂春玲曾在潜山市(当时为潜山县)市委办公室工作,她曾自认为对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是了解全面的。但到了残联才发现,这个边缘的部门竟然有这么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跟人社部门配合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需要跟市政部门配合解决公共设施问题,需要跟教育部门解决残障孩子入学……

她意识到,无论公众还是同级政府部门,都在忽略残障人士这个庞大的群体,她决定多挖掘一些残疾人的故事,引发关注。黄勇正是前任残联理事长推荐给她的自强典型。

黄勇处理淘宝店工作

自由与友谊

但当时的黄勇并不愿意接受采访,一是因为他岳母当时还不知道他患血友病的事,二是他不认为这对他的生意会有什么帮助。听说报道只会在报纸上出现一个「豆腐块」后,他才勉强答应。

这是黄勇故事中最为人熟知的部分,打定主意开网店后,黄勇通过一个血友病人的论坛,认识了同在开淘宝店的四川网友李祥和田芹夫妇。李祥也是血友病人,但程度比黄勇轻微,残疾程度也不重。他从2006年就开始开网店,一开始卖的是点卡、QQ号这类虚拟产品,2007年开始售卖家纺产品,也就是在那前后,黄勇认识了他们。

黄勇进入淘宝的时机恰到好处,在他病愈的2003年,淘宝网成立后全年的交易额仅为2271万元,但2006年已经达到169亿元,2007年则上翻到433亿元。李祥的感受特别明显,他2007年做了家纺生意后,过了大半年才完成了第一笔订单,但随后,就像滚滚而来的洪水,他每个月在淘宝上的收入都有好几千元。

做网店之前,李祥的妻子田芹曾在药店上班,她性格内向,不喜欢跟人面对面交流,从没想过会自己开店,但网店给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记得,自己当时从早到晚都呆在网上,处理订单,负责发货。

赚了钱后,李祥开始主动在血友病论坛上发帖子,分享自己的开店技巧。李祥曾在QQ群里看到,大多数的血友病人都赋闲在家,在他看来,网店几乎是为这类行动不便人群量身打造的谋生方式。在帖子里,李祥留下了自己的QQ号,黄勇是众多添加他号码的病友之一。

和李祥夫妇熟悉之后,反而是田芹跟黄勇交流更多。田芹至今没跟黄勇见过面,但她直觉黄勇是个淳朴踏实的人。她记得,当年黄勇什么都不懂,但特别爱问问题,有时一个问题会反复问好几遍,都是些商品上架、商品属性、商品标题、商品描述之类的细节问题。有时候,田芹讲不明白,甚至会直接用远程操作软件帮他处理。

开网店看起来简单,但同样遍布淘汰的机关,有的人止步在复杂的商品上架环节,有的人听说还要学习PS修图,瞬间就放弃了。但黄勇是特别愿意往前走的人。刚做淘宝店时,黄勇卖过土特产,自己找货源,找人拍照、上架,还卖过男式结婚礼服、皮包、衬衫、茶叶,一个品类失败后,他会立刻开始尝试下一个品类。

最终,在李祥和田芹的建议下,他也开始卖家纺产品,为知名品牌水星家纺做分销,只需要完成销售环节,不用自己发货。但这也并不简单,田芹说,当时网络购物刚刚兴起,消费者大多疑虑重重,问的问题特别多,细到面料成分,面料支数,面料是平纹还是细纹,「跟审特务似的」。

正因为没有实物展示,当时要想开好淘宝店,对店主的专业知识要求甚至更高。对黄勇来说,这反而如鱼得水,他本来就喜欢读书,爱琢磨问题,最不怕的就是刁钻精深的事情。当时他每天7点起床,睁开眼后有时连脸都没洗就开始处理订单,晚上常常忙碌到深夜一两点。他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普通人对生活的激情。

刚入行时,水星家纺最大的网络分销商是一位重庆大姐吴莹(化名)开的店,吴莹从2006年就开始开网店卖家纺产品,2008年时,她的销售额在分销商中最高,比第2名到第7名加起来还高。但黄勇入行没多久,就拿到了一个大单,客户正是从吴莹那里来的。

黄勇记得,当时吴莹还不服气,找了家纺公司对黄勇的QQ聊天记录和银行卡记录做了严格调查,结果发现黄勇并没有用给回扣这样的伎俩抢单,转而就和黄勇成了好朋友。黄勇后来分析,自己胜出的原因是,随时都在家守着电脑,对客户有问必答,所以能成交。

正式入行后,黄勇的销售业绩连年翻番,2015年还成为水星家纺排名第一的分销店铺,单店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与足不出户的现实生活不同,通过电商创业,黄勇认识了很多朋友,采访时,他向我展示了一个4人的QQ小群。那是一个已经建了超过10年的群,群友分别来自上海、广东、成都和黄勇所在的安徽。

虽然很少见面,但在群里,大家会互相讨论开店的技术问题,互相帮忙拿货,甚至互相帮忙垫付上十万元的货款。黄勇说,在现实世界中,大家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他知道上海的那个群友儿子大学已经毕业了,每天9点起来会开着音乐喝一杯咖啡;广东的群友则独自带着三个孩子。

和他们交流时,他会忘记自己的肢体残缺,感受到创业的激情、友谊和尊重。甚至,在网上,他会变得更有脾气。现实里他几乎是个从不发火的人,但在网上,当感受到一个人的不尊重时,他会为自己争口气。通过网络创业,在获得物质回报前,他更早一步获得的是身份回报。

黄勇和电商工作室小伙伴

更大的梦想

开淘宝店后,从世俗层面,黄勇已经最大程度挣脱了自己的残障人士身份。在老家潜山,黄勇是亲朋好友口中的创业榜样。占善祥是他的表妹夫,大学毕业后,先在北京做了一段时间团购, 2012年回到老家,亲戚们立刻指点他,去跟黄勇学学做电商。在占善祥眼里,他从一开始,就没把黄勇当成残障人士。

但在柴米油盐与婚丧嫁娶的现实背后,和带他入行的李祥一样,黄勇跟残障群体的联系始终更为紧密。在潜山,他第一个带领上路的,是另一个血友病人黄曹苗。

黄曹苗跟黄勇年纪相当,也在幼年时就确诊甲型血友病,但他的残疾程度更轻,早年学过电器维修,靠一家乡镇门面养活家庭。2008年,因为咨询病情和黄勇认识后,黄曹苗也走上了淘宝开店卖家纺的道路,最终,他在2012年关掉了难以为继的家电维修门面,成为全职淘宝店主。

很长一段时间内,黄勇和黄曹苗都是彼此知道的,县城内极少数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残障人士。他们不知道,其他的伙伴在哪儿,在干什么,就如同大多数人的印象一样,潜山的残障人士几乎从不出门,也从不需要自己的事业。

2016年后,随着黄勇与潜山残联的接触不断变多,名气变大,就像龟裂的大地飘落下雨滴,更多的残障人士开始冒出来。胡金文就是主动找到黄勇的残疾人之一。胡金文今年33岁,先天性视网膜脱落,视力只有0.3,只能勉强分清白天和黑夜。

因为经常到残联参加联谊活动,跟其他的视障人士一起唱歌弹琴,胡金文偶尔听残联工作人员谈起黄勇的电商事业,立刻就心动了。过去在潜山,视障人士的主要就业渠道是按摩,但胡金文不喜欢这个工作,他虽然没有上过学,因为眼盲出过车祸,从三楼摔到楼下过,还被人丢过石头,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喜欢出门,喜欢交朋友,喜欢折腾。

听到黄勇开网店的经历后,他开始积极找他沟通,询问开店需要的资金、人手、难点,黄勇一一给他解释后, 2019年年底,胡金文决定开一家淘宝店,卖的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如桃木剑、貔貅等,算是冷门小品类。

店是黄勇帮他注册的,店铺装修是请专业美工设计的,日常维护,胡金文则聘请了一个专业客服。因为有人帮忙把关和运营,从去年11月到现在,胡金文的店铺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万元,店里的产品最远卖到了台湾和加拿大。

另一个残障人士陈方青则是占善祥介绍给黄勇的。从2018年开始,占善祥一直在当地做电商培训,2019年上半年的一次培训课上,他见到了拄拐爬5楼坚持天天去上课的陈方青。陈方青患的是肌肉萎缩症,在20岁后才残疾。患病前,他在浙江湖州的服装加工厂当工人,因为手脚利索,一个月能挣八九千元。

生病后,他先是在湖州开淘宝店卖服装,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回到潜山。陈方青去听占善祥的课,是因为希望提高自己的运营水平,拓宽产品类别,但他更大的收获却是认识了黄勇。占善祥能明显感到,陈方青跟黄勇交流时更开放。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陈方青开始售卖当地粽叶,但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新鲜粽叶抽真空发货后,总是会出现胀气,坏死,陈方青自己琢磨了一个月,也没发现问题出在哪儿。占善祥知道后,立刻告诉他,这是因为粽叶包装后依然在「呼吸」产生气体,只需要在包装里放几颗脱氧剂就行了,每份成本一分钱。但占善祥了解到陈方青这个问题,却是从黄勇那里,因为陈方青只告诉了黄勇。

在那前后,占善祥和黄勇都意识到,那些想要进取的残障人士之间,其实有着一份特殊的凝聚力。因此,今年疫情结束后,黄勇开始筹划建设一个电商孵化基地,用来培训和帮助残障人士开网店。

黄勇最早的打算是租下一间门面,既当仓库,又可以日常办公。潜山市残联了解到这个想法后,主动将残联大楼的几个房间空出来,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今年6月,这个孵化基地正式开张成立。虽然在家里办公更方便,但无论黄勇、黄曹苗、胡金文还是陈方青,如今都很喜欢聚在这里工作。

除了各自的数家店铺,他们还另开了一家名叫「皖源乡」的家乡土特产店。黄勇说,这家店既可以用来探索新的网店经营模式,也可以用来让电商新手练习日常操作。

聚在一起的几个人中,黄勇擅长关键词运营,陈方青有美工功底,黄曹苗会开车,因此即使各自店铺的事,大家也会经常互相帮忙。另外一个没有自己店铺的残疾人胡徐苗,则会在晚上时段承接这几家店铺的客服工作,获得一些收入。

占善祥有时候特别羡慕他们,他发现,和健康人不一样,残障人士似乎能更快发现各自身上志同道合的闪光点,迅速融入集体。他有时觉得,他们在一起时,就像一群坦率真诚的孩子在自己的理想之家玩耍。实际上,胡金文甚至有一个梦想,他希望以后能租下一栋很大的楼,有住宿,有仓库,有食堂,所有残障人士都可以在里面生活工作。

黄勇还没有想得那么远,他现在只希望帮助更多的人。采访他的第一天,刚刚见面没多久,他就撩开自己的裤腿,展示自己腿上的伤疤,这个动作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擅长展示苦难。但这不是他的本意,做淘宝这些年,他去上海谈过生意,去合肥、北京领过奖,去往更大的世界已经是家常便饭,他现在更愿意折身往回,坦然面对自己的残障人士身份,这可以让他帮助更多的人。

搜索更多有关“当他放下拐杖那一刻:他才会忘记身下的轮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