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淝水之战地图全图高清:淝水

人气:321 ℃/2024-01-18 20:50:48

本来在两宋以前“淝水”与“肥水”区别得明明白白:从淮河北岸入淮的是“北淝河”,“南淝河”;从淮河南岸入淮的是“肥水”,又叫“施水”、“夏肥水”。最近,笔者偶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地理志》书里发现,写该书的作者时而弄的清“淝水”与“肥水”的区别;时而又弄不清“淝水”与“肥水”的区别了。如在叙述怀远县境内的河渠时说:“……北淝水自蒙城入至县正义村汇为巨浸,下流入灵璧清沟……灵璧南自沬口河入淮。”尤其在叙述凤台县境内的河渠时,因为位于淮河南岸的今天淮南市安成镇和部分三和镇历史上在凤台辖区内,故作者还能向读者交待明白了“肥水”与“淝水”之别,如:“南淝水自涡阳入,历颍上自峡口西入淮。西淝河一名夏肥水,自合肥至肥口入淮。”而在提及寿州辖区时,对“肥水”和“淝水”的叙述,二者之间就有些含混不清了。如:“淝水凡三,在州境者曰东淝河,在州东北,原出合肥鸡鸣山,北流分为二,一东南入巢湖;一西北流至州入淮,乃淮南之淝水也。”若稍微细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书中所说的“西淝河”、“东淝河”实际上乃是一条河,即《晋书》里的“肥水”也。在讲到宿州的北淝水时,作者又写成了“北肥水”,如“北肥水出州西龙山湖,本入涡,今入淮。”综上所述,我们从文中所透露出来的历史名称不难发现,淮河南岸的“肥水”是其固有名称,如“合肥”,“肥口”,“夏肥水”都位于淮河南岸,而所谓的“北肥水”本不入淮而入涡河。也就是说东晋时期,在入淮河的水系中还无“北肥水”。其实“淝”字在《广韵》里才出现,而“肥”字起码在《楚居》的竹简里便已经出现了。

1928年出版《地理志》书影

2020年第4期《淮南文化》书影

搜索更多有关“淝水之战地图全图高清:淝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