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明朝都设立了哪些卫所?名目繁多的明朝卫所种类

人气:137 ℃/2024-03-31 17:40:18

卫所制度是明朝的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卫所的种类如下:

一、实土、准实土、非实土

1、实土卫所

指设置在没有行政区划地域的卫所。如辽东都司和陕西行都司,只有卫所而没有州县,卫所还需替代州县的作用。

2、准实土卫所

名义上在府州县境内,但又占有大面积的土地、人口,足以同府州县各自为政。实土与准实土卫所多分布于边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地。

3、非实土卫所

卫所治地有府州县,且后者的土地和人口占有绝对优势。这种卫所不能作为地方行政区域来看,虽然有自己的屯田土地,但是无权管辖卫所军户之外的人。

二、京卫与外卫

1、在京卫所

京卫就是在京城的卫所,分4种:上直亲军卫、北京卫、南京卫和非上直不属府的卫所。

·上直亲军卫

有南京、北京之分,其中北京26个,南京17个。

·北京卫

分属五府的北京卫所共计36卫、2所。

·南京卫

分属南京五府的南京卫所共计32卫、2所。

·非上直不属府的卫所

有6个匠卫,都是军匠手艺人,归工部管;有15个陵卫,归太常寺管。

2、在外卫所(五军都督府分开管理)

·左府: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

·右府:陕西都司、四川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行都司、直隶宣州卫。

·中府:河南都司、中都留守司、南直隶卫所。

·前府:湖广都司、福建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行都司、兴都留守司、直隶九江卫。

·后府: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北直隶卫所。

三、名目繁多的卫所

明朝卫所的名目有很多,如屯田、守御、护卫、军民、群牧、守御军民、土卫等诸多名号

1、普通卫所

最基本的军事单位,担负着镇戍、城守、出征、巡警等军事任务。这类卫所里,卫大多与府州县同治,边地和沿海则往往另择地建城(明朝设卫是在元至正二十四年,前身是翼元帅府)。

2、屯田卫所(屯卫)

设立屯卫、屯田所的最初的意愿并不是承担军事作战任务,而是军屯任务,屯田性质大于守御或者镇戍性质。

3、守御所

一般都是单独设城,或沿海,或沿边,或少数民族******区,不归属卫管辖,直接隶属都指挥使司。

4、护卫

护卫是为藩王所设,一般情况下有左中右3个护卫。

5、亲军卫

亲军卫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设置,到宣德时期定型。其特点就是作用不同,任务也不同,如锦衣卫和旗手卫侧重于仪仗,府军卫侧重于守卫,孝陵卫守陵寝,腾骧4卫牧国马,武功3卫、永清左右卫、彭城卫服匠役。

6、群牧所

群牧所,主要作用是替王府养马。

7、陵卫

陵卫就是护卫陵寝的卫所。明朝陵卫一共15个,分别是15个帝陵相对,也就是除了十三陵里的思陵之外,另加南京明孝陵,中都明皇陵,承天明显陵。陵卫不属于五军都督府,也不是亲军卫,而是皇帝直接管理的普通卫所。

8、军民卫所

冠以“军民”,其特点就是位于边疆或者少数民族******区,甚至是二者兼有,是军队的主要控制对象,强调军民共管。

9、守御军民所

少数民族与汉族地区的边缘,地处要冲,独守一城,代管汉土官民。

10、土卫

为边地的少数民族军民而准备,如凉州土卫、建昌土卫,由少数民族降人为指挥。

搜索更多有关“明朝都设立了哪些卫所?名目繁多的明朝卫所种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