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爱德华七世时期英国的礼仪 英国王室03,血溅英伦

人气:342 ℃/2023-12-13 20:30:05

英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之一,关于英国王室的八卦故事,热度一直名列前茅。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驾崩,直接霸占了。王室成员从老到小,个个都是大明星,吃喝拉撒备受万众瞩目。事实上,大家看到的都是表面风光,风光的背后,当事人也许有着道不尽的辛酸和苦恼。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以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王室主支仍旧是赢者通吃,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剥夺了四个孙辈的头衔,提前终结了旁支的黄金时代。中世纪的欧洲王室,那是实实在在的丛林世界,权力斗争中输掉的人,结局是残酷的,绝不止失去头衔这么简单。轻则终生流放,重则丢掉性命。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英格兰威塞克斯王朝有一位少年国王,他十来岁接父亲的班,登上王位后短短三年就离奇死亡。这位英年早逝的国王,就是历史鲜有记载的殉教者爱德华。为了弄清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按照老规矩先上图。

(威塞克斯王朝)

关注阅读:

说到威塞克斯王朝,就不能不提起阿尔弗雷德大帝,他是英格兰第六位国王,也是威塞克斯王朝最杰出的君主。在他的铁蹄下,凶悍的丹麦维京人被打退,龟缩在自己的小地盘里。在他的铁腕统治下,七个小王国纷纷臣服,英格兰大部分领土基本统一。

自从阿尔弗雷德驾崩以后,威塞克斯王朝的君主就一代不如一代。被打退的丹麦维京人又卷土重来,不分昼夜地袭扰英格兰,内部小王国的叛乱也此起彼伏。继任的几位英王,穷尽一生,都在平叛和抵抗丹麦人。除了这些内忧外患,更要命的还是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阿尔弗雷德大帝)

前面讲过,第七任英王长者爱德华,是个典型的负心汉和渣爹,喜新厌旧经常换老婆,只疼新老婆和新儿子。原配生的长子埃塞尔斯坦就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没爹疼没娘爱。到老了渣爹两腿一伸,为了争王位,一堆不同妈的兄弟们撕成一团。

关联阅读:

埃塞尔斯坦费了吃奶的力气险胜,最后还活到寿终正寝,算是运气好的了。第十二任英王埃德加也是个一碗水端不平的渣爹,他和长者爱德华一样,也娶了三个老婆,而且他没人家活得久,三十出头就挂掉了,不然可能还不止三个呢。

(埃塞尔斯坦)

埃德加的原配妻子埃塞弗丽德是东盎格鲁领主奥德玛的女儿,大约962年,他们生下了儿子爱德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埃德加抛弃了埃塞弗丽德,又娶了第二个、第三个老婆。

第三个老婆爱弗里芙是埃德加的最爱,她生的儿子自然也是埃德加的掌上明珠,至于大儿子爱德华嘛,又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三老婆爱弗里芙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埃德蒙和埃塞尔烈德,埃德加无视大儿子的存在,把埃德蒙立为王位继承人。

可惜埃德蒙是个没福气的,早早就夭折了。这个爱弗里芙有点手段,指不定吹了多少枕头风,埃德加又把她最小的儿子埃塞尔烈德立为王位继承人。反正横竖都没大儿子爱德华什么事,有后妈就有后爹,此乃真理也!

(爱德华)

975年,年仅32岁的埃德加突然嘎嘣了,两个儿子都未成年。由谁来继承王位呢?为了各自的利益,贵族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长子爱德华,一派支持幼子埃塞尔烈德,斗争开始了。

王后爱弗里芙联合了************大主教、爱塞烈德支持自己的儿子上位,而爱塞烈德的死对头、坎特伯雷大主教邓斯坦,则联合了约克大主教奥斯瓦尔德,支持爱德华上位,这一派势力更庞大。斗争的结果是爱德华上位,成为英格兰威塞克斯王朝第十三任国王。

当上英王的爱德华,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在后妈虎视眈眈的注视下,成为贵族势力的傀儡不可避免。埃德加生前很强势,借着改革修道院的机会,剥夺了不少贵族的土地和财产。这些贵族势力在控制少年英王后,不仅重新夺回了这些土地和财产,还在重要部门都安插了自己的人马。

(殉教者爱德华)

978年3月18日的黄昏,十六岁的少年英王爱德华来到科夫城堡,看望自己的后妈和弟弟。而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各种史料中,彼得堡版编年史对爱德华之死描述得最为详细,文字大概是这样写的:

这是英格兰人自踏足不列颠的土地以来,干下的最糟糕的事。人们把他(爱德华)杀了,但神把他晋升了。生前他是世俗的君王,死后他成为天上的圣人。他在地上的亲友没有为他报仇,但天上的父已经为他大大地报复了。

由于爱德华生前是非常虔诚的圣教徒,后世的信徒们称这位少年英王为殉教者。尽管爱德华之死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死因记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是被人杀害的,几种猜测的矛头全部指向后妈爱弗里芙。11世纪保存的文献则直接指出,凶手就是爱弗里芙。

(科夫城堡)

从事后的处理来看,爱弗里芙确实脱不了干系。她不积极调查死亡真相,还纵容嫌疑者逍遥法外。由此可以认定:即使爱德华不是爱弗里芙亲手杀害的,至少也是她幕后指使的。爱德华死后,爱弗里芙得偿所愿,她的小儿子登上了王位,史称埃塞尔烈德二世。

殉教者爱德华在位只有短短的三年,他的君王生涯平平无奇,谈不上任何功与过,很快就被人遗忘在历史长河里。公元978年,殉教者爱德华的异母弟弟、十二岁的埃塞尔烈德登基,英国迎来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昏君。

爱德华的意外死亡,在宫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应最大的,是当初力主他上位的坎伯雷特大主教邓斯坦。在爱弗里芙的操纵下,邓斯坦这位三朝元老被剥夺所有职位之后流放了。

一个强大的国家,最怕的就是内斗,不管哪一派斗赢了,最终伤害的都是国本。早在三年前、爱德华与埃塞尔烈德争位的时候,英格兰贵族就陷入了内斗。爱德华之死和埃塞尔烈德的阴谋篡-位,进一步让内斗加剧。丹麦维京人又趁虚而入、趁你病要你命,让原本******衰弱的英格兰更加不堪一击。

北欧的维京人都是海盗出身,为了避免互砍,彼此也有约定。他们兵分三路,丹麦维京人进攻不列颠群岛方向,挪威维京人向西欧大陆进发,瑞典维京人就去东欧俄罗斯方向抢劫。大家互不干扰,各抢各的。

(维京海盗抢劫路线)

往西欧大陆方向的挪威维京人,在海盗头子罗洛的带领下,频繁抢劫西法兰克(后来的法兰西)。法王秃头查理受不了,被迫在西北部划了一块地给他们,让他们金盆洗手,上岸从良。

刚好罗洛也过腻了海上漂泊的日子,就接受招安,在法兰西安家落户,建立了诺曼底公国,罗洛成为第一代诺曼底公爵,拜法王为老大。

(影视剧中的罗洛)

(法兰西的诺曼底公国)

几拨维京人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大家乡里乡亲,还沾亲带故的。丹麦维京人经常在诺曼底公国歇脚、补给、休整,吃饱喝足后就去打英格兰。由于威塞克斯王朝的持续衰弱,英格兰沿海地区又狼烟四起,成为维京人劫掠的天堂。

大约991年,英格兰和丹麦两军在马尔顿遭遇,英格兰的军队被丹麦人全歼了。自此,昏君埃塞尔烈德二世成了缩头乌龟,面对丹麦人的入侵,他不敢反抗。每次丹麦人一来,不费一刀一枪,埃塞尔烈德二世就双手乖乖奉上大笔金钱,这笔钱就是史上最耻辱的“丹麦金”。

(马尔顿战役)

强盗来抢劫,你不停地给钱,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强盗的胃口越来越大,索要的金钱也越来越多,终有喂不饱的一天。本土居民被课以重税,也怨声载道,日子没法过了。1002年11月,埃塞尔烈德二世终于被折磨疯了,他决定:不管三七二十八,把英格兰境内的丹麦人通通杀掉。

这下不得了了,为了给同胞报仇,铺天盖地的丹麦人杀气腾腾地来了。埃塞尔烈德二世吓尿了裤子,面对丹麦人的大兵压境,他以最快的速度宣布退位,把烂摊子丢给了自己的儿子——埃德蒙二世。埃德蒙二世在危难中登基,率领全英格兰人民开展了伦敦保卫战。

埃德蒙二世是个刚勇的英王,他顽强抵抗、屡败敌军、远胜其父,人称“刚勇王”。但他的对手也异常强大,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骁勇善战的、智勇双全的丹麦猛男——克努特大帝。英国刚勇王PK丹麦猛男,结局如何呢?

下期预告:丹麦恩仇录——克努特大帝

我是毛姐,一个爱国、爱家、爱历史的女子,喜欢我就关注我!

搜索更多有关“爱德华七世时期英国的礼仪 英国王室03,血溅英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