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清朝平民墓有哪些陪葬品?北京发现清朝墓穴墓主为何束明朝发髻

人气:104 ℃/2024-06-05 19:34:20

北京市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称,在公元前1122年称为燕都,直至七七事变后改名北京,期间大概有二十多个别称。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城内外都有文物古迹。这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具体体现。因明朝和清朝都曾在这里建都,所以北京周围有很多墓葬,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座墓穴,就是在北京发现清朝墓穴,墓主为何束明朝发髻,佩戴东珠朝珠?

本世纪初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施工现场,挖掘机意外挖出一具棺材,鉴于北京的历史特殊性,施工队立即将此消息上报给文物部门,专家迅速组织考古队前往现场,进行保护性挖掘,经过清理后,没有发现文物,棺盖打开,只见一具干尸,但是出土时皮肤还有弹性,后来尸体水分慢慢蒸发,但是头发和指甲依然保存完好。

但是令专家意外的是,这座简朴墓葬,墓主却身穿五爪龙袍,佩戴东珠朝珠。五爪龙袍就是蟒袍,是皇上赐给太子、皇后藩属国王、部族首领的服饰。蟒袍等级是四大赐服中最高的,仅次于皇帝的龙袍。而东珠朝珠按照清代的礼制规定,只允许皇帝和皇后在宫中举行重大典礼时才能佩戴。

其中干尸身穿清朝服饰,发辫却是挽成汉人的发髻。经过检测,专家发现干尸死亡年龄大约为50岁左右,头顶没有留发的痕迹,根据考证确定墓主在康熙年间,位居四品“中宪大夫”的黄拙吾,因为颇有建树,被赏赐蟒袍和东珠朝珠,因为生前遵循清朝的制度,剃发易服,死后家人可能以示慰藉,所以按照汉人的传统方式入葬。

在小编看来黄拙吾下葬时身穿御赐蟒袍,表明其为民做事,束汉人发髻表示自己向明之心!

本文由马迁品历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搜索更多有关“清朝平民墓有哪些陪葬品?北京发现清朝墓穴墓主为何束明朝发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