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风展红旗如画儿童画手抄报:学习之路,风展红旗如画

人气:128 ℃/2024-04-10 13:12:17

三明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峥嵘岁月里,三明老区苏区儿女在党旗、军旗指引下,毅然踏上革命征程,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明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奋勇前进。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主题教育。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为充分发挥三明红色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我们整理了2021年3月至5月我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推出的《“风展红旗如画” 红色三明故事汇》及系列音频,共50期,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本土特色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

今天带来的是《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汇》31-40期,让我们一起聆听那段烽火岁月里的动人故事。

(三十一)

红色娘子军

“ 天上无云不落雨哟, 地上无媒不成亲; 没有红军难解放哟, 妇女永远泪淋淋; 感谢红军得解放哟, 妇女翻身做主人。” 这是在苏区时期, 宁化广大翻身妇女传唱的一首山歌。 这首山歌, 唱出了当时宁化广大妇女的苦难之深, 更表达了宁化翻身妇女对红军的感激之情。

1931 年, 红十二军来到宁化西南区, 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11 月, 宁化县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成立了宁化县委和宁化县苏维埃政府, 县委设立了妇女部。

妇女代表、 禾口区的张伍秀在会上听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的工作报告, 随后, 剪掉发髻, 将身上佩戴的银饰全部捐给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 放开小脚, 烧掉裹脚布, 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会议期间, 徐富秀、 张十秀、 马金娥等一批妇女积极分子, 带头在街上演出 “ 文明戏”, 帮助其他妇女提高觉悟。

妇女组织成立后, 反对压迫和虐待妇女、 反对一夫多妻、 反对买卖婚姻、 反对蓄奴养婢, 坚决要求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

1933 年上半年, 全县近百个 “ 小老婆” 经裁判部判决离婚。上百个婢女回到了亲生父母家, 许多尼姑还了俗, 和自己的意中人缔结良缘。 到 1933 年底, 全县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 宁化苏区广大妇女第一次获得人生解放。

1933 年春节期间, 宁化南郊区妇女部长苏惠珠、 妇女连指导员江炎火, 代表宁化红色娘子军前往江西瑞金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 受到了*********、 朱德、 周恩来的亲切接见。 应大家的邀请, 江炎火当场演唱宁化红色山歌一曲, 博得三位领导人和与会代表的满堂喝彩。 朱德还与她们互动交流了 “ 梭镖歌”, 并对宁化的妇女红色武装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苏惠珠和江炎火表示: “ 为革命, 我们宁化女红军, 个个都是好样的。” 1933 年 2 月 8 日, 在第四次反 “ 围剿” 战争的紧急关头, 宁化各区妇女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 扩大一百万倍的红军” 的号召, 组织妇女踊跃参加红军。 当时, 仅城关青年妇女参加红军的就有 2 个营, 禾口区青年妇女参加红军的人数达 103 人。

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后, 闽赣省苏维埃机关以及地方武装于1934年11月29-30日, 分东、西两路撤至泉上、方田等地开展游击战。东郊区妇女连长兼指导员罗家秀率部担任阻敌任务, 因寡不敌众, 在县城东门外不幸被俘, 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 始终坚贞不屈, 8个月后, 于1935年8月18日在县城猪仔坝桥头慷慨就义。1934 年12月27日, 闽赣省苏维埃机关及所属部队在水茜棠地与敌发生遭遇战, 伤亡 100 多人, 被俘 60 多人, 其中宁化红色娘子军 21 名女战士被俘,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面前, 个个坚贞不屈, 最后慷慨就义。

宁化红色娘子军许多战士牺牲了, 姓名都没有留下。2006 年,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 中央电视台记者到宁化采访, 被宁化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 摄制了专题片, 宁化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三十二)

救护伤员

一个看似普通的洗脸盆, 却隐藏着一段动人的革命往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梓口坊村属归化县苏维埃政府管辖, 是中共归化县东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点村。1931 年 6 月至 1935 年 4 月, 红军先后 6 次进驻此村。 村里的凤招嬷, 救护一名红军伤员, 书写了生死与共的军民鱼水深情。 这名红军伤愈归队前, 特地留下了部队发放的洗脸盆……

如今, 这个并不普通的洗脸盆, 被珍藏在明溪县革命历史陈列室里。

1934 年下半年, 江西苏区战事越来越吃紧, 在归化、 清流、宁化、 沙县一带作战的红军接到命令后, 日夜兼程赶往江西支援。红军前脚一走, 国民党反动民团后脚就到。 他们不仅屠杀地方干部, 还搜捕红军伤病员……

“ 啊! 是红军!” 在瓦窑里, 招嬷发现一名红军伤员面色苍白, 神志昏迷。 招嬷蹲下仔细查看后, 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一件衣服。 “ 嚓、 嚓、 嚓……” 干脆利落撕成布条, 迅速把伤员渗血的伤口扎好。

这人穿着灰布军装, 领上挂着红领章, 八角形的军帽上嵌着一颗五角星, 是红军! 谁都知道, 收留红军会掉脑袋。 可是, 招嬷更清楚, 红军是穷苦百姓的救星。

瓦窑就靠大路边, 太危险了! 她看了看周边环境, 想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可是, 她背不动。 招嬷匆忙回家。 老伴卢必旺, 一听说瓦窑里躺着一个红军伤员, 就心急火燎地想要跑去背回家。 可是, 民团到处抄家搜查。 夫妻俩犯了难: 藏在家里, 显然不是办法。

招嬷灵机一动, 与老伴把红军伤员背到了偏僻的上坑垄头鸭姆厂。 老两口小心翼翼地护理, 这名红军得救了。

“ 娘!” 伤员渐渐苏醒, 看见眼前一口接着一口喂自己蛋汤的大娘, 下意识地喊出了声。

招嬷听了, 忙说: “ 小同志, 我不是你娘, 我是老乡。” 这名红军的泪珠夺眶而出: “ 娘! 我想娘了!”

招嬷的老伴见状, 边帮着擦泪, 边开口安慰。 这名红军听了, 点点头, 又昏睡过去。

不幸的是, 招嬷与老伴去瓦窑背人时, 没留心清理地上的血迹和擦拭伤口的碎布。 很快, 民团在村里贴满了 “ 十杀” 布告:“ 通匪者杀! 窝匪者杀! 济匪者杀……”

敌人哨兵更是成天到处搜寻, 老百姓进出村都要搜身检查。草药、 粮食, 怎么送进山呢? “ 活人还能给尿憋死?” 招嬷说着, 心生一计。

她让老伴找来两根粗大的竹茅担, 在茅担中间的第三节, 节与节之间各钻一个小孔, 米和盐就灌在里头装着。 夫妻俩各扛一根茅担出门了。

“ 上山砍柴!” 民团一看别无他物, 信以为真。 就这样, 他们一次次地过了关卡, 把粮食、 盐、 草药送到了伤员手中。 在招嬷夫妇的精心照顾下, 一个月左右, 这名红军就能拄着拐杖活动了。几次搜查都没有发现红军, 民团并不甘心, 又派出了探子进山。 这天, 招嬷正为伤员换药, 放哨的老伴神色慌张地跑来, 冲口而出: “ 有人砍柴!”

这人就在对面山上, 而且是在山顶。 村里人不会跑这么远来砍柴, 更不会到山顶去砍。 “ 敌人的探子!” 两人异口同声, 脱口而出。

“ 背上, 快走!” 招嬷迅速把伤员扶上老伴的背, 他们七拐八弯撤到了招嬷的娘家——洪水坑。 这里古木参天, 特别偏僻。

原来, 招嬷的老伴早就过来找好了退路, 以防万一。 洪水坑山高路陡, 保长、 民团都不愿意来。

一天, 招嬷上山采草药, 几个民团大兵盯上了她, 怀疑她采草药救受伤红军, 要求她带路回家里查看。

带着大兵转了几圈, 招嬷把他们领到了家里。 一进门, 大娘径自洗药、 捣药。 大兵不耐烦了, 恶狠狠地问受伤红军在哪里。

招嬷指了指脚上一层又一层地裹着布的老伴。 大兵仍不肯罢休, 非逼着打开伤口看看。

一层又一层布解开, 顿时一股恶臭在屋内散开。 只见脓血淋淋, 偌大的伤口还血红血红的。 兵头并不死心, 又从裹脚布上弄了一点药, 和招嬷捣的药一比对, 半点不差。

“ 见鬼!” 大兵们在骂声中扬长而去。 原来, 招嬷早知道采药很容易被发现, 迫不得已, 她让老伴提前切了片薄薄的瘦肉, 贴在脚背上装作伤口。 假伤口上盖了一片烫熟的蓖麻叶。 蓖麻叶, 可以保持瘦肉不干, 并且能把药分开。 草药汁渗透到裹脚布上, 跟脓水一个样。 走一步, 咬咬牙, 眉毛还要皱一下……谁见了都以为招嬷的老伴伤得不轻。

不久, 这名红军伤愈归队了。

(三十三)

一张珍贵的收条

在建宁县中央苏区反 “ 围剿” 纪念馆里, 收藏着一张珍贵的收条。 它是 20 世纪 70 年代建宁县革命纪念馆从一位叫肖瑞兰的干部手中征集来的, 上面写着: “ 建宁县溪口人民公社城关大队全体社员同志: 你们请肖瑞兰同志送给*********的信和建西伏莲一盒收到了。 感谢你们的盛意。 此复, 并致, 敬礼。” 落款为: “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 一九五九年十月十日。”

收条背后的故事, 还得从 1931 年讲起。

建宁是 “ 中国建莲之乡”, 曾是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 总前委、 总政治部驻地, *********、 周恩来、 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 生活过。1931 年 5 月 31 日, 工农红军第二次反 “ 围剿” 最后一仗在建宁打响, 已取得白云山、白沙、 中村、 广昌 “ 四战四捷” 的红一方面军势如破竹, 顺利攻克建宁城。 当晚, 工农红军总部机关进驻建宁县城。

一天深夜, 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总前委书记*********伏案阅读着从三民中学借来的 《建宁县志》。 忽然, 他的目光被一行字吸引住了: “ 建宁秀山丽水, 玉润流馨, 香泉道道, 十里菡菡, 极为旖旎, 玉泉水冷, 百口莲池, 岁产 ‘ 贡莲’ 千斤, 为吾国第一。” “ 好一个建莲!” *********拍手赞道。

念着战后建莲境况, 一天下午, *********因晚上要到建宁西门红三军团驻地开会, 便提前来到西门一带调研。 本该荷花正艳的时节, 但他看到的却是一片疮痍。 只见一口口莲塘十有八九都被黄土、 沙石毁得不成样子。 当地百姓告诉他, 这些都是国民党兵挖壕沟时倒土填埋的。 *********痛心道: “ 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欠下人民的又一笔账啊!” 说完他卷起裤脚, 带着警卫战士下塘帮忙清土, 直到开会时才离开。

之后几天, *********和朱德总司令都带着红军战士和莲农们一起清理莲塘, 他们一边干活, 一边向莲农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莲塘清好后, 大家一清点, 共九十九口。 这与 “ 百口莲池” 的描述不相符。 了解到西门百口莲塘的传说后, *********当即表示: “ 今天我们红军就让百口莲塘名副其实, 如何?” 战士们纷纷响应。就这样, 大家齐心协力又挖出了一口新的莲塘。 与此同时, 古老的濉城已是一片沸腾的红色海洋, 建宁县、 区、 乡各级均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 红军撤出建宁后, “ 百口莲塘吐清香” 成为传递红军消息、 鼓舞群众士气的暗号。

岁月如白驹过隙。1959 年 9 月, 一个消息在建宁县不胫而走——红军烈士肖瑞云的弟弟、 苏区时期的少先队员、 时任溪口公社管委会副主任的肖瑞兰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 庆观礼代表, 要到北京参加国庆典礼。 一时间, 溪口公社城关大队的社员们都欢欣鼓舞。 为表达对*********的思念和当年红军重修莲塘的感恩之情, 大家决定委托肖瑞兰带些建莲给*********尝尝。他们纷纷把当年采收的伏莲搬出来, 颗粒饱满、 色如凝脂的西门莲被一粒粒挑选出来, 一共挑了 5 公斤, 打包成盒, 连同一封写给*********的信, 交给肖瑞兰。

去北京的路上, 肖瑞兰将这盒载着老区人民沉甸甸情谊的莲子当宝贝一样捧着, 生怕有什么闪失, 直到将它和信交到中央办公厅同志的手中才长舒一口气。 当年, 中央规定, 各地赠送的土特产都要原封不动地退回。 但这一次, 中央办公厅向*********汇报说, 这是主席当年带领红军战士挖的莲塘种出的莲子, 算是劳有所得, 建议收下。 如此, *********才欣然接受, 并特意嘱咐中央办公厅打了收条, 感谢老区人民的盛意。

典礼结束后, 肖瑞兰在大家的期待中回到建宁。 第二天, 肖瑞兰就被请到县里干部扩大会议上汇报进京情况。 会上, 他小心翼翼地给大家展示那张具有特殊意义的收条, 一字一句地读给大家听, 干部们都激动不已。 从那以后, 这张 “ 厚重” 的收条便一直铭记在建宁人民记忆里, 成为建莲历史文化中重要的遗存。

时光荏苒, 沧海桑田。 如今的西门莲塘已经成为当地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十四)

毛委员赶圩

建宁县城有一条一里多长的花墩桥街, 街上店铺林立, 每逢圩日, 人来人往, 一派繁忙景象。

这天恰逢圩日, 喜欢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毛委员, 趁难得的空闲时间赶圩。 但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毛委员边逛边详细地向赶圩的农民了解情况。 偶然听到几位农民发愁买不到锄头、 犁耙等农具, 于是, 他转身向打铁店走去。

一连看了街上三家打铁店, 果然见店里摆的、 挂的, 铁砧上打的, 尽是火钳、 锅铲、 铁瓢等生活用品, 就是看不到农具。

毛委员就问其中一家打铁店的师傅, 为啥不打农具? 打铁师傅告诉毛委员, 打农具会亏本。

等到下午散了圩, 毛委员又走进了那家打铁店, 还让人把另外两家打铁店的师傅也请来。

看着三位师傅疑虑的神情, 毛委员开门见山地向他们讲明了眼下夏收夏种时间紧, 农民兄弟买不到铁制农具种不了田, 影响农村生产的道理。 并请三位师傅帮忙, 多打农具少打瓢。 毛委员说, 瓢啊、 勺啊、 钳啊、 铲什么的, 可以用竹木去做, 而锄头、镰刀是要铁打的, 竹木代替不了。

毛委员亲自关心农具, 让师傅们内心都很触动。 然而, 打农具费工不赚钱, 赔本的买卖实在没法做, 他们说出了也得养家糊口的难处。

毛委员建议, 农具的价格适当提高点, 三位师傅表示农具卖贵了, 农会干部就会上门来管了。

于是, 毛委员叫警卫员把农会干部找来。

很快, 农会干部小邱来了, 听明白毛委员的意思后, 连连摆手表示价格提不得。 农具价格一提价, 农民肯定哇哇叫。 农民有意见, 一来影响农业生产, 二来影响工农联盟, 那就是天大的事啦!

略感失望的打铁师傅们默不作声。 坐在凳子上的毛委员表情严肃地向这个年轻的农会干部详细了解情况。 随后, 毛委员与大家一起一件一件计算农具成本, 商定各种农具的合理价格。

最后, 毛委员语重心长地要求小邱等农会干部, 要把这定价给大家解释清楚, 工农之间相互理解支持, 促进工农联盟更加团结一心。

离开时, 毛委员向三位打铁师傅拱手相谢。 三位打铁师傅当即表示这就回去打农具, 保证不误农时。

(三十五)

一盏马灯

1930 年 6 月, *********、 朱德等同志率领红一军团, 在长汀完成整编后, 挥师北进, 从长汀开往宁化。

6 月 22 日, 宁化地下党组织领导徐赤生、 李宽和、 曹延勋等人日夜兼程赶到长汀, 迎接*********、 朱德率领的红军队伍。 此时, 宁化西南半县暴动时机已经成熟, 宁化地下党组织便借红军主力进入宁化的东风, 决定适时举行武装暴动。

徐赤生将这一计划向正在行军途中的毛委员作了详细的汇报。毛委员当即指示举旗暴动, 还把跟随自己多年的马灯擦干净交给徐赤生, 祝他们旗开得胜。

提着毛委员递过来的马灯, 徐赤生把千言万语化成了一个庄重的敬礼。

徐赤生翻山越岭, 连夜赶回宁化曹坊。 他记住毛委员临行时“ 兵贵神速” 的嘱托, 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毛委员指示。 拂晓时分, 他和曹正刚等同志率领的暴动队伍, 一举包围了曹坊民团营房, 俘获民团团丁40 多人, 收缴民团枪支20 多支、 ******100 多发, 活捉了大土豪曹周坤, 取得了暴动的胜利。 与此同时, 在红军主力的支援下, 宁化城关、 禾口、 淮土、 石碧、 凤山、 水东、李七坑等地的农会纷纷组织武装暴动。

7 月 1 日晚上, 宁化城关张家堂屋里高挂着马灯, 灯光将整个屋子照得通明。 这里正在召开宁化县第一次党代会。 毛委员委托军团政治部主任杨岳彬等出席这次会议, 来自曹坊、 禾口、 城关等地的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 打响暴动第一枪的徐赤生担任了新成立的中共宁化特区的区委书记。

在特区区委的领导下, 全县革命队伍迅速壮大, 打土豪、 分田地、 筹军饷……如火如荼, 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数日后, 红军主力撤离宁化, 向瑞金、 南昌等地挺进。 宁化县成立赤卫大队, 由徐赤生领导。

徐赤生率领的赤卫大队, 转战宁化、 长汀等地, 狠狠地打击了各地的土豪劣绅, 消灭了一大批国民党反动派民团武装。

1934 年 4 月, 徐赤生接到省委指示, 带领中央工作团转战建宁, 开展敌后工作。 在黄泥铺, 他们遭到敌人大队人马的袭击。为掩护中央工作团撤离, 27 岁的徐赤生英勇战斗, 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

徐赤生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然而, 毛委员送给他的那盏马灯却历经风雨保存了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这盏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的马灯几经辗转, 最终保存在宁化革命纪念馆。

(三十六)

朱总司令救孩子

1932年冬的一天,朱德总司令率司令部机关人员前往坪上,队伍行进在泰宁大竹山密林里。时近黄昏,忽然,从山中隐约传来哭声。

朱总司令连忙勒缰下马,顺着哭声仔细察看,发现半山腰有黑影晃动。

朱总司令把马缰拴在路边的树上,和警卫员小邹一起爬上山去。近前一看,原来这里有个山洞,洞口躺着三具瘦巴巴的尸体,两个孩子正在啼哭。他们看上去不过五六岁,蓬头垢面,穿着破棉袄,见了生人,就往山洞里钻。

朱总司令蹲在洞口与孩子喊话交流,并拿出了番薯。不一会儿,饥饿难耐的孩子禁不住食物的诱惑,怯生生地扶着洞壁走出来。他们一见朱总司令手里的番薯,早忘了害怕,扑上来,一把将番薯抢到手,又要往洞里跑。

朱总司令和警卫员眼疾手快,上前一人抓住一个孩子。他忙让警卫员把挎包里所有的番薯都拿出来,递给两个孩子。见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朱总司令心里酸酸的,看得出来,他们饿了好多天了。

这时,警卫员察看了洞口,告诉朱总司令:“是逃难的,唉,这两个孩子成孤儿了。”

天黑了,林子里更暗了,不时响起归鸟的怪叫,孩子们缩成一团,朱总司令和警卫员一人一个,把孩子背下山来。

怎么安顿他们?朱总司令嘱咐了几句,警卫员就牵过马,驮着两个孩子向泰宁县城方向走去。朱总司令又派了几个战士,把洞口的三具尸体掩埋了。然后,他率领队伍,前往坪上。

过了几天,朱总司令来到泰宁县城。他和警卫员特意改道圩场,买了点花生、豆子饼,来到红军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忙带着朱总司令来到一间病房。一推开房门,就看见了山上救下的那两个孩子,原来,朱总司令叫警卫员把他们寄养在县医院。

孩子们一眼就认出了朱总司令,朱总司令把带来的花生和豆子饼摆在桌面,一手抱起一个孩子,听着孩子们充满童稚的话,朱总司令和护士都笑了。

临别时,朱总司令叮嘱护士好好照看两个孩子,对闻讯赶来的当地领导同志交代,等孩子们体力恢复了,移交给县里的妇女组织。

红军为穷苦人打天下,就是为了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朱总司令救孩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这样的道理。

(三十七)

草鞋计

1930年1月11日,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从连城的里坑进入宁化安乐,准备往北去江西,跟毛委员率领的第二纵队会合。

从安乐往北经过城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道,近路,但必经丁坑口。丁坑口地处交通要道,有白匪重兵把守,防范森严。另一条是远道,山路,要翻过又高又陡的牧马山。眼下漫天大雪,天寒地冻,要翻越牧马山太难了!白匪以为红军根本不会舍近求远,舍易取难,所以,只派了少量团匪巡逻防守。

朱军长了解情况后,决定翻过牧马山,抄小路出其不意进入城关,再从背后包抄,歼灭丁坑口守敌。

可是,大雪封山已经好几天了,前头人马一走,就把路上的积雪踩成泥浆,寒风一吹,泥浆马上结成冰块,山陡涧深,冰滑路险。几千红军人马能过得去吗?

百闻不如一见!朱军长听了先头部队的报告,决定带着几个战士化装成樵夫,由刚刚参军的小马做向导,去牧马山探路。不知是走漏了风声,还是偶然的遭遇,或者是团匪虚张声势——在回来的路上,猛然发现,几十个团匪正从山下包围过来。

情况危急!开火嘛,敌众我寡,于我不利;撤离嘛,地形不熟,难以周旋;躲藏嘛,遍地积雪,脚印累累。怎么办?战士们束手无策地望着朱军长。

朱军长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对小马耳语几句后,要求大家把草鞋倒过来穿,继续前进!

看见小马已在换草鞋,相信朱军长自有退敌妙计,大家也赶紧都把穿的草鞋倒了个头,继续行走。

说话间团匪又拉枪栓又吆喝,一呼隆冲过来。

小马表示是砍柴的!

领头模样的团匪不相信。

小马继续解释,刚才看到几个扛枪的人从这里上去,我们害怕,不砍了。小马一边说一边指着雪地,有意引团匪看刚才自己走出的草鞋脚印。

团匪们看了看小马指的草鞋印,朝着有脚印的方向抓红军“升官发财”去了。

就这样,朱军长的急中生智,化险为夷,安全地带领大家回到了驻地。

根据侦察到的敌情,军部制定了行军作战的方案,4天后,顺利解放了宁化县城。

小马是安乐人,这件事由他一传十,十传百,安乐人津津乐道,还编成一首山歌流传到现在:

朱德军长大神人,

赛过诸葛唱空城。

团匪中他草鞋计,

追到山顶喝北风。

(三十八)

在祝捷的宴会上

1934年1月25日,东方军打下了沙县;2月9日又乘胜攻下了久围未克的将乐县城。随后,朱德总司令从泰宁县城的红军总部出发,骑马赶到将乐县城布置工作。

红军的工作效率真的高。城才打下,宣传发动齐上阵,很快就成立了各种领导机构。当朱总司令进城,只见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声、鞭炮声和人们的笑语欢声,汇成一曲春节前夕军民欢庆胜利的交响乐章。

到了军团部,正好赶上工人、赤卫队敲锣打鼓给红军送来了6头大猪,军团部按市价付钱,赤卫队员们硬是不收,正相互推让着。

朱总司令招手让大家静下来,讲明了红军能打胜仗,靠的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道理,赤卫队这才收下了红军的钱。

当天晚上,军团部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庆功宴就摆在大厅和周边的房间。说是宴席,其实只比平时加了一大盆菜——猪肉煮萝卜。

宴会即将开始,红军首长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大厅。朱总司令和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还有警卫员、参谋等8个人凑了一桌,眼尖的他扫了一眼,就发现自己这一桌,比别的桌面多了一大盆炒猪肝。朱总司令得知别桌没有这道菜时严肃地批评了大家,向大家宣传了官兵平等才能出战斗力的道理。之后,他端起桌上的那盆炒猪肝,挨桌分拨,让大家一起品尝。

政委乐少华站起身来,用朱总司令的行动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指出了革命队伍中,搞特殊化是不对的,红军之所以能够战胜敌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并要求大家认真记取。

朱总司令这才宣布——开饭!一盆猪肝映射出了红军纪律的严明和官兵一心、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

(三十九)

朱总司令砍柴

1934年春节前夕,朱德总司令率领总司令部机关又一次来到泰宁县城,仍然住在陈家大院。他每次来泰宁,都要问起地方工作和群众的疾苦,有时还走家串户,嘘寒问暖,特别是军烈属的柴米油盐,桩桩件件记在心间。

这天早饭过后,朱总司令有空决定砍柴去!几名警卫战士听了,觉得新鲜;几位县苏领导听了,也扛起扁担提着柴刀,带路去山林。

出了城就是山,但要砍柴还得走一段山路。这难不倒行伍出身的朱总司令,对他来说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朱总司令还是砍柴老手。

大家说说笑笑,快到中午了,就把砍下的柴火捆了。朱总司令挑起一大担柴,走在前面。进了城,朱总司令却不回陈家大院,挑着柴,直奔烈属李大妈的院子。原来,快过年了,朱总司令要帮李大妈家备点柴。

李大妈认得这个大官,前回总司令到过她家,问长问短,得知她缺劳力,这不,亲自送柴来了。李大妈被朱总司令这一幕感动得不知所措,朱总司令表示军民一家,砍点柴不算什么!叫她不要见外?

朱总司令回到陈家大院,换下脏衣服,扔进木盆,通讯员匆匆赶来报告说前线指挥部来电话。他二话没说,拔腿就走。

这时,苏区干部李火凤路过,便顺手把木盆端走。正巧,李大妈后脚跟来,趁她把木盆放在门口,转身去挑水时,悄悄把木盆里的衣服抱走了。

一会儿,朱总司令回来,见衣服不翼而飞,觉得奇怪。这时,小李挑着两桶水进来,也发现衣服不见,以为是总司令拿回去了。查来查去,才知道是烈属李大妈拿走了。

两人急忙赶过去。一进门,只见大妈正在搓洗衣服。

朱总司令看着小李和李大妈推来推去的抢洗衣服,会心的笑了。小院里欢声一片,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四十)

老黄骑马

1934年2月中旬,春雨绵绵。这天早晨,难得好天气,明媚的阳光驱散了漫天迷雾。在将乐通往泰宁的山路上,一队农民脚穿草鞋,肩挑箩筐,哼着山歌小调,匆匆行走。

这是一支红色运输队,正为红军运送战利品。

前几天,红军打下了将乐县城,缴获了大量的盐巴、布匹、西药、洋油等。对于中央苏区来说,这批物资是极为宝贵的。因此,整个泰宁都动员起来,组织了运输队,把战利品运往苏区内地。

运输队伍中,老黄的干劲特别大,别看他年过半百,肩挑一担食盐,像是要跟人竞赛似的,一个劲地往前奔。是啊,红军来了,穷苦人才有了盼头,知恩图报,他哪能不尽力呢?

走到马岭,老黄冷不防被凸起的石头绊了一跤,一屁股坐在地上。眼见半箩筐的盐洒在路上,他顾不得疼痛,忙起身扶正箩筐,小心翼翼地把洒落的盐巴捧回筐里。

这时,背后传来得得的马蹄声,一小队红军走到他的身旁。马背上的红军显然看见了老黄的窘境,当即翻身下鞍,一面吩咐战士帮忙收拾盐巴,一面将老黄搀到路边的大石头坐下。

哎哟,真疼!老黄这才感到钻心的疼痛。原来,他脚拇指裂开了个大口子,指甲盖也被掀开了,鲜血淋漓。那位“骑马的红军”叫来卫生员为老黄包扎伤口。

老黄气喘稍定,端详起眼前这位“骑马的红军”,只见他身材魁梧,脸膛黝黑,眉毛又粗又浓,双眼炯炯有神、和蔼慈祥。他不知该如何道谢,尽管脚趾伤口疼痛难忍,心里仍盘算着如何把食盐挑回去。正要起身,那位“骑马的红军”吩咐战士们取出空的干粮袋,一起把箩筐里的盐巴帮忙运走。

老黄行走困难,怎么办呢?有位战士建议,到附近村庄找担架抬。

“骑马的红军”一摆手:“这匹马不是闲着吗?来,扶大伯骑上。”

老黄死活不肯骑马。“骑马的红军”动情地向他说明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不能丢下他不管,还有40多里路,自己走是有困难的,可大家都挑着担子,没法照顾他。

听“骑马的红军”这么说,老黄只好在两名战士的扶持下上了马。

突然,打小性格倔强的老黄呜呜地哭了。

原来,三年前,他被国民党军抓去当挑夫,爬挽舟岭时才歇一下脚,就挨了士兵好几枪托。两相对比,老黄感到红军真个好啊!

老黄骑着马走完40里的路程,眼前出现了泰宁城西文塔的塔尖,不由长吁了一口气。队伍到了水南街,老黄就到家了,他请同志们进去喝杯茶!那位“骑马的红军”急忙阻拦,并带到部队医院上了药再送他回来。还把身上背的那袋盐巴倒出一半,给老黄留下,嘱咐他别忘了每天换一次药。说罢,便带着队伍走了。

当时老黄连个姓名也忘记问!懊悔得很。

当得知他就是朱德总司令时,老黄惊讶得久久合不拢嘴,两行热泪从饱经风霜的老脸流了下来。

来源:《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汇》

来源:三明警方

搜索更多有关“风展红旗如画儿童画手抄报:学习之路,风展红旗如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