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陇南武都汉林社火舞蹈,陇南秧歌一奇葩争奇斗艳下四川

人气:107 ℃/2024-02-10 21:53:08

【陇南社火游艺系列之八十五】

西礼秧歌中有《下四川》,但在宕昌县也流传有《下四川》。二者虽然歌词不一样,但同样是反映爱情题材的。现附带一并记录如下:

女:

打打扮扮梳妆要戴彩,叫两声小丫环忙把箱子开。

开开了箱子,大红的绢子,纱巾的扇子。

脚穿梅花高底儿鞋,咯噔噔儿扭出来。

转过身子急忙进绣房,叫两声小丫环打开两板箱。

胭脂掸上粉搽上巧打扮,赛过了女天仙。

男:

干妹子打扮实好看,好一个天仙降下凡。

头上的青丝如墨染,两只耳坠下是金环。

跳过花墙折牡丹,折一枝牡丹请妹妹戴。

有心采花无心戴,拿在家中请嫂嫂戴。

——摘自《陇南民俗文化》

《下四川》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流传变异,传承发展,遍及陇南、天水等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在陇南传统黑社火场上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节目之一。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黑社火无形中被迫到淘汰和失传的境地。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抢救和保护当地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年复一年举办大大小小的社火汇演活动,但除了各类彩车、布龙、彩船在前开路引领,大型秧歌队殿后扭十字交叉步,场面宏观气派外,许多传统曲目、古老民俗却正在从中逐渐消亡,传统的文化意蕴多已淡化。社火作为一种民俗在依然延续着,可消亡的不再重来。因此,抢救保护,时不我待。

2010年9月,我有幸出席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换届选举结束后拜访了几位老前辈,其中著名民俗专家、当选的协会名誉主席柯杨先生的一席话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他说,《下四川》原产生于陇南西汉水流域,起初只有几句歌词,后传入四川,才有了具体情节和丰富的内容,再传回陇南后,经民间长期流传,内容更加充实,从而发展成为民间社火场上的主要表演曲目。晚宴后,他和大家一起联欢时,还特例来了一段陇南的《下四川》。

柯杨先生的清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博得了全堂掌声。他所提及的《下四川》几句歌词,其实指的就是朱仲禄曾在采风中获得的那几句。柯老治学严谨,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补述几句:早年,西和大水街处于一个“五穿头”的繁华地段,南来北往的脚骡、客商、艺人等多在歇脚,三教九流,南腔北调,人流混杂,留下了不少歌谣。同时,也有大量山西经商者以及四川移民在此定居,亲托亲,友帮友,居民越来越多。据西和一中教师王钊讲,他的祖上就是晋商,在城里开了好几代商号。他爷爷回忆说,大水街一带的人大多是山西商人后裔,民国以前城中几十家商号也基本上都是山西人的开的,门类齐全,什么商号都有。故此,大水街的社火歌最丰富多彩,好些皆来源晋商,明显有晋地遗风。《下四川》《摘葡萄》是个例外,当然,在传承中也不乏当地人的再创新。

民俗是流动的,文化是发展的。有史以来,陇蜀道从没寂寞过。这里,舍去官方往来不绝不说,单就民间活动而言,就一直显得非常活跃。早在西汉时期,王褒《僮约》里就有“武都(今西和洛峪)卖茶”的故事记述;康县望关明代残碑,亦有民间茶马贩运的具体记述……甚至到了民国末期,民间脚户客(马帮)、背脚子、小货郎、麦客等仍源源不断,如今幸存的高龄人中就有不少亲历者,他们说的非常具体详尽,有的还催人泪下。毫无疑问,他们就是民间文化的传播者。

综上所述,陇蜀古道的繁忙,既反映在历史文献、方志、碑刻、崖刻的记述中,也反映在民间一代代人的口碑和民俗、民间文艺中。社火起源于古人祭“社”祭“火”礼神祈福活动,后世传承发展,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小而言之,社火在甘肃、四川带有普遍性,是集民俗、音乐、美术、舞蹈、杂耍、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艺,往往在不同地域间交融互补,秧歌《下四川》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证;同时,共性中也不乏各自的个性特色。

另外,对如今的西和、礼县人来说,从宗族家谱到方志记述可知,不少宗族皆来自于四川“大槐树下”,并且多属明代移民,这种亲情加友情的亲和力,更促进了民间频繁的友好交往。总之一句话,秧歌《下四川》是西汉水上游社火样式里的一朵奇葩,他催生于民间,不断传承创新,又服务于民间。

搜索更多有关“陇南武都汉林社火舞蹈,陇南秧歌一奇葩争奇斗艳下四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