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东西湖的发展:东西湖这十年

人气:309 ℃/2023-11-26 21:27:52

水深鱼悦,城强贾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吸引投资唯有

“空气清新”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东西湖作为从农业区“白手起家”发展而来的国家级开发区,纵观其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招商史。

以诚引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的尊商重商理念,早已深深刻入东西湖的城市基因,成为其跨越发展的成长密码之一。

01.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招商“法宝”」

1992年,东西湖大胆突破“农业区”定位,率先以区级名义创办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吹响了迈向“工业时代”的进军号角。

“五通一平”——道路通、给水通、排水通、供电通、电信通及土地平整——成为承接企业落地、发展产业经济的先决条件。

可东西湖当时年财政收入仅3000多万元,无力支撑建设吴家山开发区8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资金需求。

怎么办?

东西湖引入港资企业,通过合作方式获得配套资金6000万元,用于园区“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和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基本形成了吴家山“三纵七横”的道路格局(纵向东西湖大道、革新大道、团结大道,横向三支沟至九支沟),一举奠定了开发区大发展的基础。

东西湖原九支沟演变而来的九通路

199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统一集团抢滩布点,落户吴家山,拉开了东西湖工业化发展的大幕,逐步形成了第一波集聚效应,敏实集团、台玻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吴家山。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资料图)

这一次成功,让东西湖人尝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甜头,也摸到了招商引资的的门道。从此,招商引资成为开发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同步提升软硬环境,则是增加区域吸引力、竞争力的“杀手锏”。

修路

成了东西湖破除发展“瓶颈”

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

1998年,东西湖举全区之力建设金山大道。项目坚持高标准规划,路长12.6公里,道路中央绿化带宽10米,两侧绿化带宽100米,投资近2亿元。

金山大道成功将吴家山至汉口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压缩到半小时,其优美大气的绿化设计更串起了金银湖片区绝佳的自然环境,使这里一跃成为汉口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集中的富庶之地。

金山大道金桥段

此后20余年间,东西湖区不断加大路桥基础设施建设,三环线、绕城高速、硚孝高速相继建成,临空港大道、金山大道焕新升级,地铁1号线、2号线等6条轨道交通相继直达腹地。

沪蓉高速、京港澳高速交汇处

过境东西湖的硚孝高速成为汉孝一体化的重要交通通道

不断压缩的时空距离,产生了一轮又一轮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企业纷至沓来。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勒紧裤腰带”搞建设,成为当时东西湖人对于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最直接、最朴素的认知。

02.

「放管服改革走在城市前列」

2016年10月,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原本分散在全区各委办局的上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统一集中办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东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资料图)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曾归纳出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等10个有关营商环境的指标,“只要有一项获得重大突破,都会促使相应经济体的GDP年增长率提高0.15%。”

而这10项指标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商事制度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核心关键,由传统资源、政策的比拼,转向营商环境的竞速。而“放管服”改革,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工作人员指导商户现场填写资料(资料图)

自2016年至今,区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进“审批方式做减法、审批服务做加法”举措,大刀阔斧改革和完善商事制度。

01

减时长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通过“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为市场主体提供“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等服务,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02

减成本

降低企业开办成本。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邮寄等服务,赠送包括印章、发票、税务UKEY、惠企指南在内的精美“开办礼包”,两年来为各类企业节约成本550余万元。

03

减流程

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对药店、餐馆、书店等24个行业试点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建立综合窗口收件模式,减少企业分头前往各部门的时间;对533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东西湖全面复制推广省、市统筹“一事联办”和“一业一证”改革,多事项联办后整体办理时限、所需材料、办理环节、跑动次数、填报字段分别压减达63.65%、38.76%、73.81%、78.97%、34.95%。

东西湖区政务中心办事大厅里,商户正在登记注册(资料图)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激活市场活力。截至2022年8月底,全区市场主体达到17.77万户,较2012年同期净增15.16万户,相当于每五个东西湖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03.

「人人争当“金牌店小二”」

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普惠性服务上,更体现在对重点项目的全方位服务中。

十年来,东西湖区将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赶超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铆足干劲往前冲,齐心协力抓落地,形成了“人人争当店小二”的氛围,成功跑出重大项目落地的“临空港速度”。

——2019年,区行政审批部门在武汉市率先实行工业建设项目“批前提速”,将企业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由50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

东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3年来,区发改、规划、住建、生态等部门加强统筹、协同联动,做好纵向压缩、横向整合的大文章,为企业从拿地到投产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多证齐发”“拿地即开工”的集成审批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区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由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到45个工作日以内,承诺办理时限压缩82%,申请材料压缩26%,平均跑动次数0.13次。

京东方武汉工厂

——2014年,当得知京东方集团有在国内新建生产线的计划开始,区机电产业办就持续对接该集团。

2017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投资460亿元的京东方10.5代液晶生产线项目落户东西湖,成为武汉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2018年起,为京东方项目配套的康宁玻璃、法国液化空气、壹物新材料等企业相继落户东西湖。

到2021年,又引进了创维武汉Mini LED显示产业园、宝龙达等终端项目,形成了涵盖上游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负责人向东西湖区不动产登记处赠送锦旗(图源:长江日报)

——2022年5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位于东西湖区新沟火车站的房改房项目因年代久远,建房手续无从查找,无法正常办理不动产登记。

在了解相关需求后,东西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专班,实地调查走访,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新沟镇街道现场座谈交流。

三方合力,联席研究,参照自然资源部相关意见,按照历史遗留******程序办理不动产登记。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准备好相关资料,代理人持登记所需材料再次来到登记中心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当日延时服务,办完不动产权首次登记。

创维Mini LED研发试产线

——2022年8月,创维Mini LED研发试产线产品在东西湖区成功下线,此时距离该项目正式开工,只过去不到1年。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于2021年1月洽谈,8月签约,9月完成招拍挂,9月底正式建设。“我参与过创维在全国多个项目的建设,东西湖的响应速度是最快的。”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

责编 - 刘洁舲

编审 - 邱敏

搜索更多有关“东西湖的发展:东西湖这十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