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伴读的日子美文:书香伴着你清晨与日暮

人气:255 ℃/2024-04-15 04:16:44

上海书展,是一种情结,是一个约定,是一个期盼,是一种相伴。

身背双肩包,挎着相机,拿着手机,76岁的缪老师下午4时从家出发,冒着高温换两辆公交车从徐浦大桥赶往上海展览中心。晚7时15分,看完新书分享会,坐在凉爽的中央大厅,她说:“我秒抢到了书展首日夜场票,开心。基本每年都来,和书展有约。”三年级男孩林晨嫌妈妈走得慢,自己跑向另一个场馆。90后小米宅家看线上直播新书首发大咖对谈,她说:“云上风景多,天热不奔波,省时又省力。”在展馆,在书店,在家里,在云端……2020上海书展,如约而来,跨界,破圈,带来更多创意和惊喜。一切,为了人民。群贤毕“至”,老少咸宜,秩序井然,各得其所。非常庚子,2020上海书展,赞!

书展已然过半,精彩还在继续。本刊再分享一波新书,让书香伴着你,清晨与日暮……

《建筑可阅读》:打开上海这部“大书”,读懂它,爱上它

建筑,是历史文脉的承载者,是城市记忆的见证者。“建筑可阅读”让人们走进城市的历史,触摸城市的文化印记。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由宗明主编。共收录上海地区56处知名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中英文双语,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些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必读书和伴手礼。

本书服务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集中展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精神品质;通过对建筑文化的图文呈现与诠释,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传递上海城市厚重的文化、怡人的色彩、时尚的气息;通过全面系统展示上海城市建筑的历史风貌和时代新颜,助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让世界了解上海,让上海走向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战疫!》:阐释中国抗疫经验与世界意义

《中国战疫!》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口,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疫情防控中的不同表现,阐发了中西方政治体制的结构性差异,以及中国模式在治理效能上的优势。

通过历史和现实经验比较,结合作者走访各国经历,《中国战疫!》不仅阐释了中国在抗疫中的经验和成功之处,更揭示出了中国抗疫的世界意义。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传承,中国人民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心,中国共产党视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协调能力,加上中国高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升级,为抗疫提供了最先进的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治理特色,是这次战疫制胜的法宝。(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

《证言》:三位女性的命运交错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上海译文出版社)

《高大霞的火红年代》:幽默谍战小说展现坚定革命信仰

作家郝岩新作长篇小说《高大霞的火红年代》亮相上海书展。小说以1945年到1949年间解放战争时期“特殊解放区”的大连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高大霞在风云诡谲的环境中,以崎岖坎坷、不畏艰险的革命成长历程见证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坚毅勇敢的光辉形象。小说独特之处是采用了幽默诙谐的讲述方式,从平常生活着墨,读来亲切,以小人物展现宏大时代精神和人性光辉,表达接地气的爱国主题,讴歌革命者的理想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这是郝岩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之后的又一部谍战佳作。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伺机破坏我党与苏联红军的接洽。女英雄高大霞受组织委派回到大连执行任务,意外卷入国民党特务行动中,又被想要拦截此次行动的中共东北局干部傅家庄误认为特务,后来他们在一次次危机中成为战友,生发了感情,最终胜利完成任务。(上海远东出版社)

《四十人看四十年》:聚焦中美风云变幻,梳理经验,增强信心

《四十人看四十年——中美外交风云对话》一书将视线聚焦到一批中美风云变幻的亲历者、观察家以及中美友好合作的推动方、受益人。记录了在中美七个城市采访40位中美两国政界、学界的杰出代表(双方各20人)的访谈内容,访谈对象不仅包括曾在一线参与中美外交活动的政府官员、智囊,也包括在业内广受尊敬的专家、学者。通过对话,试图梳理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分享推动两国合作交流的真知灼见。编者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新世界出版社)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谱写“诗圣”世界文学范围之咖位

洪业用英文写就的杜甫传记TuFu:China’s Greatest poet是其平生唯一专书著述,195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公认为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研究的重要作品。作者在传记书写中寄寓个人感情,全书引杜诗达374首,融合史事,力求考实诗人生平踪迹。译者曾祥专研杜诗,研、译相得,译笔生动流畅。书后附洪业自述杜甫相关文章两篇,并摘录洪业译杜甫《秋兴八首》,中英对照,可资赏鉴。

中译本初版近十年,今再推出全新修订版,改进所引374首杜诗编号方式方便读者参照阅读。新增据英文原版制成的“杜甫行迹图示”,概括诗人一生活动范围。(上海古籍出版社)

《南货店》:岁月长河中的浮尘与坚守

《南货店》是张忌最新长篇小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秋林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南货店当售货员,在人来人往中见识了各种人情世故。随着时代变革,秋林迎来了一个个人生高峰,曾经的价值观受到了一次次剧烈冲击。

小说用干净素朴的南方方言,以南货店为背景,勾勒出极具烟火气的江南城镇生活图景:美食器物与俗世日常、世风升降与人性明暗……是乡愁般的“古典中国叙事”在当代的回响。作品以秋林的生活串联起供销社系统中的人物故事。老师傅的生意经,卖豆腐老倌的人情温暖,男女间的荒唐情事,父子间的冷漠关系……生死沉浮,时代激荡,人们轻声慰藉,柔弱却坚持着价值底线,坚持不可或缺的爱与尊严。(中信·大方)

《臻美花香文集》:秦文君四十年作品精华呈现

这套文集是中国儿童文学领军人物秦文君的作品集,覆盖作家三十多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跨度长达四十年,其中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达四部,总字数接近五百万字,堪称是对作家创作生涯的全景式精华呈现。

文集中从脍炙人口的作品《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到屡屡获奖的长篇小说《云裳》《小青春》,秦文君一次次带给读者不同凡响的阅读体验,她在精致完整的叙事结构中,传达出深邃开阔的写作气度。前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玛利亚·耶稣·基尔评论她的作品“情节精巧,蕴含幽默,是优秀小说的典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给孩子的电影》:50部佳片串联电影百年

这本书由知名人文学者戴锦华编选,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出50部经典电影。在编选过程中,戴锦华跳脱出“横”的地理空间,以“纵”的时间概念串联百年电影时光,影片语种多样,同时关注第三世界电影的发展,比如伊朗的《小鞋子》以及东欧电影,力求让电影在孩子心中不仅是“眼睛的冰淇淋”,还是心灵和视野的启蒙者与拓荒人。

搜索更多有关“伴读的日子美文:书香伴着你清晨与日暮”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