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知识点复习

人气:458 ℃/2024-03-12 03:58:21
【导读】 出师表知识点复习,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考试难点,想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要加强文言文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希望对大家的中考语文备考有所帮助!:一、文学常识1. 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的一个考试难点,想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就要加强文言文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希望对大家的中考语文备考有所帮助!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卧龙”。

2. 表: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二、理解性默写

1. 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

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 亲贤臣,远小人。

2.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4. 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5. 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6.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 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2. 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 《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4. 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5. “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简答题

1. 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①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② 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③ 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所作的安排。

④ 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⑤ 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以自叙经历为纵线,以刘备“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为重点,表达作者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⑥ 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

⑦ 追忆白帝托孤,并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点明全篇主旨。

⑧ 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⑨ 表文结束语。

2. 全文的主旨是什么?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3.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4. 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① 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

②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5. 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抒情。

6. 出自本文的成语: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7. 全文抒发了诸葛亮:① 对于先帝知遇之恩而无限感激;② 要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

8. 第六、七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9. 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