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气:373 ℃/2024-05-19 09:45:27
【导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以实力争取优异成绩,同学们要多练习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测试卷,触类旁通。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一、积累运用20分1.选出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A.迸溅b...

以实力争取优异成绩,同学们要多练习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测试卷,触类旁通。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积累运用20分

1.选出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A.迸溅bèng蜿蜒wānB.盎然àng婆娑suō

C.刹chà那地壳kéD.楠nán木枯瘠jí

2.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白杨礼赞》

妙手偶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

⑴我只是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⑵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A.站立进入B.站立扑入

C.伫立进入D.伫立扑入

4.选“花”填空。2分

如果以花为喻,①象征春天,②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③象征秋天,④则是冬天的使者了。备选:水仙、石榴、菊花、玫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被它们甩到悬崖上。

B.它笑那些乌云,它由于欢乐而号叫。

C.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D.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6.默写。3分

⑴,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⑵世有伯乐,。

⑶翅湿沾微雨,。

7.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2分

A.《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

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8.名著阅读。3分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甲,我们可怜其遭遇,鄙薄其为人;对于乙,我们寄以满腔的同情,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丙,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备选答案:宋江、林冲、李逵、杨志、鲁达、时迁

根据你的理解,甲是乙是丙是

9.为下面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2分

[示例]粉笔:为了别人,不惜粉身碎骨。

橡皮擦: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古诗《夏意》,完成下面三题。5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②席:竹席。

10.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2分

11.“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到”是以声衬静,“梦觉流莺时一声”是以时歇时现的莺声反衬小院的幽深宁静,你还能写出表达这种意境的语句吗?最少写2句2分

12.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1分

二阅读《铁树最美的时候》,完成下面五题。17分

铁树最美的时候

沈世豪

铁树开花,向来被人看作是和哑巴说话一样的奇迹。其实,在厦门,由于气候的原因,铁树开花是很平常的事。铁树的花名声大,其实并不漂亮;铁树最美的时候,是长新叶。

每年四五月间,几场风雨过后,便可发现铁树的树心,幻出一抹可人的嫩黄,微微鼓起,里面就是孕育的芽苞。连续几天,没有动静,似乎是在默默地等待,是等待太阳的问候,云彩的呼唤,还是辛勤主人的一声命令?突然,在一个清亮亮的早晨,露出了一簇尖尖角,煞是平常。又沉默了几日,终于按捺不住了,齐刷刷地伸出了一寸来长的芽柱,灰绿,整齐,恰似相拥而出,颇是精神。就在你不经意间,芽柱长长了,且悄然曲起了身子,化成了豆芽状,细看,两侧有齿状的小苞。此后,就像一声呼唤,一夜之间,芽苞伸展开来,化为针叶,每一根针叶上还挑着如五线谱上的跳动音符。风无语,音符随风而去,于是,羽状的新叶就摇曳而出了。

新叶很嫩很嫩,浅浅的绿,像婴儿的笑,纯洁无瑕,生命伊始,是如此地让人怜惜、动心。屏着气、屏着气,真担心一不小心打个喷嚏,就会伤害了它。铁树一袭绿袍,不惧酷暑严寒,自有英雄情结,然而,每一片新叶的萌发,同样是稚嫩,没有娇气。古人云:“一日换一番春色。”对铁树长叶的描绘是最恰当的。鹅黄绿、嫩绿、浅绿、草绿、油绿、湖绿、碧绿、深绿,绿韵如歌,每一道旋律的细微变化,都在铁树的新叶上尽情地演绎。侧耳聆听,绿韵亦如语,是春雨的呢喃,还是晨风的叮咛,或者,是千里绿野的神姿仙态,融进了这难以言传的氤氲绿意之中?铁树日新月异变幻无穷的新绿,既展示了生命的神秘和奇迹,还寄寓了憧憬的博大与深邃。铁树的片片新叶,如此地让人痴迷、沉醉,莫非是上苍恩赐给人类净化灵魂的一首绝唱吗?

人爱花,花好比是人的面容,万紫千红看不尽,倾国倾城尽风流。樱花盛开时,日本人欣喜若狂,举国同庆。牡丹上市,洛阳城里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同样是一番靓丽的风景!有人爱叶吗?当然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诗人杜牧深情的咏唱,如一棵擎天的红枫,照亮千古。花好比人的容貌,花容月貌,千姿百态,触目便可让人神迷;相比之下,叶的诱惑力,就稍逊一筹。但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往往蕴涵在比较深沉之处,须扪心品味,才得知神韵。正因为这个原因,铁树最美的时候,遗憾地被人们忽略了。世俗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可能轻易地抹杀极有价值的审美意象,甚至让人们产生错觉,误以为世界上最美的只有花,而把绿叶永远置于配角的地位。“红花也须绿叶扶”,但并非所有的绿叶皆屈从于扶持的地位。

铁树都有最美的时候,何况是人呢!愿天下人自信有加,并百倍珍惜。

13.“铁树开花”,一向是人们所称道的稀世美景,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地对“铁树长新叶”大加赞美。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新叶”之美的?3分

14.作者对铁树的“新叶”情有独钟。请结合文中有关的描写,简要分析作者流露出的丰富感情。3分

15.文章第四段中,作者从破除世俗偏见的角度,对花与叶展开审美鉴赏,从而生发出一个哲理性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16.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下面是课文《紫藤萝瀑布》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你从本文中找出与例句手法相似的一个句子并作赏析。4分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发端,也不见终极。只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答:句子:

赏析:

17.“红花也须绿叶扶”是一种对花与叶的主从地位的传统认识。本文作者走出传统,独出新见,强调“并非所有的绿叶皆屈从于扶持的地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赞成或反对都须讲出理由,4分

三、阅读《回忆我的文学父亲》,完成下面题。18分

回忆我的文学父亲

洪烛

⑴我的童年时代只知道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高尔基。我知道鲁迅是中国人,而高尔基是外国人。在我幼稚的想象中,他们更像是兄弟一般,甚至相貌都不无神似之处;瘦削的四方脸,平头短发,浓眉,犀利的眼神,尤其都有一撇浓密的八字胡……但仅仅他们两人,已经使我内心的殿堂足够拥挤了。必须承认:他们那双峰并秀的形象给了我的童年以极大的影响。

⑵鲁迅的杂文与小说虽然深刻,但对于一个孩子的理解力而言,还是显得壁垒森严。比较而言,高尔基的灵魂纵然远在异国,但因为有其自传体三部曲的娓娓述说,似乎更为亲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多少中国孩子因之而了解到一位外国男孩成长的经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最初读的并非原书,而是一套黑白的同名连环画——但这已足够了,足够使我把书中的主人公当作自己异国的伙伴来看待。高尔基的童年苦难而又传奇:进鞋店当小伙计、给绘图师做学徒、逃课、在伏尔加河轮船上做厨师的小工、借着烛光偷偷读书……这是一些离我很遥远的事情,但更容易使一位循规蹈矩的学童想入非非。通过那一系列朴素而又新鲜的画面,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在我的心目中,高尔基是一位巨人,又是平凡的孩子,跟我的同龄人一样,伴随我成长——并且不断把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告诉我。他是一位能让别人分享其喜怒哀乐的伟大的孩子,他因之而成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既不相识、而又最了解的一个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应该说我的童年,至少有那么一小部分生活在别人的童年里,生活在遥远而陈旧的伏尔加河流域,跟一位流浪的俄罗斯小男孩共呼吸——这多多少少给我胆怯而平淡的童年增加了一点点冒险的乐趣……

⑶我永远记得那个黄昏,工人们都下班了,只有一排排水泥桩静静地陪伴着我。我为生活的无情而感到无力,我为世界的空旷而感到空虚。鬼使神差,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高尔基的影子:年轻的流浪汉在伏尔加河畔一艘翻晒的舢舨底下过夜。我想,那至少是一种值得仿效的精神。于是,内心的悲哀演变成某种悲壮,自身面临的困境也散发出淡淡的诗意。我要求自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高尔基描绘年轻时的落魄经历一样,回忆自己失败的青春和这个失败的黄昏——伤口总会结疤,而伤疤会像勋章一样值得胜利者炫耀。就这样假设着、假设着,血液里仿佛又灌输了新的力量。

⑷我永远不会否认:高尔基是我童年的偶像,而且在我成年之后,他也从精神上拯救过我,我为自己是他的忠实读者而庆幸。我回忆着他,就像回忆自己精神上的父亲——哪怕他在世人的眼里只是个凡人,但在儿子的心目中却是永远的英雄。

18.说说⑴段画线句子中“拥挤”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19.从⑵段画横线的句子看,“我”小时候的阅读条件是极为有限的,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足够”了,这是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0.⑵段画波浪线的“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21.作者在⑶段中说“伤疤”像“勋章”,并说值得“炫耀”,这是为什么?说说看。

22.结合文章标题和内容,说说作者借“我”的经历来“回忆”高尔基的好处是什么。

23.⑴段结尾处作者说“那双峰并秀的形象给了我的童年极大的影响。”根据你所知道的鲁迅作品推测一下,说鲁迅作品“深刻”并给“我”以“极大的影响”是指哪一方面?

24.文中哪些阅读经验值得你借鉴?请用你的话概括成三条阅读建议,要求能说明阅读的好处或怎样阅读。

三、作文40分

请以“我是一棵朵、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补充内容应是某植物,如白杨、竹子等;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00字。

答案:

1.C指出哪个错误了,并给出正确的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出现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不得分。

3.D

4.①玫瑰②石榴③菊花④水仙

5。D

6。⑴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⑵然后有千里马⑶泥香带落花

7.B

8.杨志林冲鲁达

9.橡皮擦:付出自己一生的代价,去纠正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10.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答“深深”、“满”、“一声”也可以,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

11.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

12.清凉

13.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赞美新叶的:新叶生长的过程新叶形状的变化过程;新叶绿色变化的过程。

14.从四个方面分析:对新叶奇妙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惊喜;对新叶的嫩绿,流露出怜惜;对新叶绿色的细微变化,由衷发出赞叹;对绿叶中蕴含的精神,予以赞美。

15.精神层面的内容,往往蕴涵在比较深沉之处,须扪心品味,才得知神韵。

16.文中有三处句子:①就像一声呼唤,一夜之间,芽苞伸展开来,化为针叶,每一根针叶上还挑着如五线谱上的跳动音符。风无语,音符随风而去,于是,羽状的新叶就摇曳而出了。②新叶很嫩很嫩,浅浅的绿,像婴儿的笑,纯洁无瑕,生命伊始,是如此地让人怜惜、动心。③绿韵如歌,每一道旋律的细微变化,都在铁树的新叶上尽情地演绎。赏析:略。

17.大致有三种看法:①赞成;②反对;③不绝对地赞成或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18.“仅仅”极言其少,“拥挤”形容其多,放在一起说明他们两个人不同凡响的魅力和影响,同时也流露出“我”的心满意足。

19.在“我”看来,书不在多而在好与精,好书值得读一辈子,而且对一个爱书的人来说,没书读绝对不是理由。

20.通过阅读,丰富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视野,“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而且让“我”共鸣,潜移默化影响着“我”。

21.不幸的经历可以丰富人的阅历,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才干,不但像勋章,而且值得你将它作为人生的资本来不断提及。

22.通过“我”精神成长这个事实,间接证明了高尔基的伟大。

23.出于改造社会、疗救国民的目的,触及的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如: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针砭的是封建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弊端。②《故乡》触及的是农民生存状况问题。③《孔乙己》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④《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卑贱”而又善良智慧的劳动者的肯定。

24.好处:①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②可以丰富生活,了解人生。③可以培养美感,提升品位。④可以塑造人格,改变人生。方法:①阅读经典,走近大家。②保持兴趣,充满敬畏。③潜心阅读,互动共鸣。④条件不是阅读的障碍。

写作提示:

写作本文需要运用拟物思维展开构思。要把自己想象成某种植物,借助其特性来展开联想和想象,编述故事,抒发情感。

例文

我是一棵酸枣树

我是一粒种子,一粒很不起眼的酸枣树的种子。我被主人购买后,想到今后将会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沐浴在阳光雨露中,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可是没有料到我却成了不幸的一个,由于主人的疏忽,车子绊到一块石头上颠了一下,我被甩了出来。

那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一个石缝,荒凉而坚硬。我也不奢望哪一天主人会突然想起少了一个我,于是,我便开始萌生一个信念:“活下去!”我要活下去,这是我唯的一希望。这时,我感到身体下方可以吮吸到一些甘甜的水,感谢上天,给我一线生的希望,我便坚持不懈地天天吮吸它,身体也一天天膨胀起来了。

一天清晨,我突然感到风的温馨,“啊,我长出了小芽……”此时我心潮澎湃,我总算活了下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定会受到关注吧!我想。“咦,姐姐快来看,石缝里冒出来了一个小芽!”一个小姑娘嚷道。“那是野草!”姐姐心不在焉地笑着,天呀,我想大喊一声:“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看得起我?”于是,我便坚定了一个信念:“活下去,并且要活得精彩!”

我又开始了新的拼搏。

新的挑战来临时,雨点打击着我,洪水淹没了我,我挣扎着,飘摇而顽强。烈日炙烤着我,云雾缠绕着我,我承受着,安祥而倔强。狂风来了,我咬紧土地;野兽踩食过,我就从活着的根上重新生长,我的身体一天天的变得强壮。

几年过去了,我竟然长成了一棵树。虽然高不足尺,叶疏枝稀,但也果实累累。空气中有草木的芬芳,枝叶间有阳光的抚慰,枝头上有鸟儿跳来跳去。生命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这时,两位女子走来了“咦,姐,那不是你说的那棵野草吗,怎么……”姐姐顿时脸色绯红:“这,这……竟然长成了一棵树?”“姐,你看叶子上的露水,那么晶莹,剔透!”

姐姐望着远方,紧锁着眉头,惭愧地说道:“我想,那是它的眼泪。”

不!眼泪是悲观者的饰物,这是上天给执著者颁发的勋章。

不能辜负上天的恩赐,我要坚守一种信念,让自己长成一棵最高大,果实最多的酸枣树……

[点评]作者巧妙地将一棵酸枣种子拟人化,通过“我”心怀“活下去”、“活得精彩”的坚定信念,步步走向辉煌的经历,揭示了“信念”对于事业成功、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可谓构思精巧,立意深刻。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