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人气:171 ℃/2022-02-25 06:09:42
【导读】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和资料,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端午节就要到了,同学们可以参考下面的手抄报模板,在放假时自己做一份精美的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还等什么呢,一起动手吧!端午节手抄报图片5张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一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二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三端...

端午节就要到了,同学们可以参考下面的手抄报模板,在放假时自己做一份精美的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还等什么呢,一起动手吧!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5张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一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二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三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四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五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一、端午节的传说

⒈恶日禁忌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⒉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13]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①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②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③《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二、端午节相关谚语

1、“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3、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4、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5、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6、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7、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8、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9、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10、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11、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东

12、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13、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江浙

14、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