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教创业故事

人气:219 ℃/2024-04-28 18:42:57
【导读】 大学生家教创业故事,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家教着行业最近几年逐渐被人们认可。更是有很多人去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他曾是一名“超龄”大学生,校园里的“小老师”,当其他同学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的时候,他找投资创立了自己的公...

家教着行业最近几年逐渐被人们认可。更是有很多人去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他曾是一名“超龄”大学生,校园里的“小老师”,当其他同学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的时候,他找投资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的范锦伟,已经是一家管理着百余名老师的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

范锦伟1986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农村家庭。他自称从小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能清楚地说话时,就会从一数到一万。“父母都是农民,没多大文化,也教不了什么优雅的诗歌,就天天教我数数。”范锦伟说,三岁时,他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准确的数一遍,错了的话就重新开始。

父母无意之中的培养,让范锦伟对数字特别敏感,对数学也有异常的兴趣。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已经看完了六年级的数学书。小升初,范锦伟顺利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到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中考,他又以全市第七的成绩考入了黄冈重点高中。

当所有人包括范锦伟自己都认为高中三年后,他将会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重点名校,拥有顺利的人生时,不料2005年高三那年,父亲身染尿毒症去世让一切发生了改变。“父亲的重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十多万元的债务。同时,受不了父亲去世的打击,母亲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也异常糟糕,家里还有个刚上初一的妹妹。”他说,当时的家庭状况不允许他自私的去上大学,“那年高考也参加了,考上了一所普通一本类大学。”

虽有万般不舍,范锦伟依然跟着村里的长辈们去温州打工。“刚开始在建筑工地拉砖当小工,由于白天最高温度达39度,我好几次都晕倒在工地上。到了晚上,我们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里,经常热得睡不着觉。”范锦伟说,第一个月发了1500元工资,他把1000元都寄回家里,为的是不让妈妈和妹妹生活得太苦。

范锦伟在温州一熬就是6年,其间做过销售、当过餐厅服务员,只要是能够补贴家用的工作,他几乎全都尝试了一遍。随着对当地环境熟悉,最后找到了一份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业务员的工作。

进入公司后,范锦伟埋头苦干,不到一个月就对公司的业务轻车熟路,销售业绩在所有的业务员里数一数二。一年后,他被提拔为销售部主管。同时,为了能尽早还清家里的债务,他还利用下班时间做兼职。

范锦伟说,这6年很辛苦,但他收获了很多,至今仍受益无穷。比如做事执著不怕吃苦、有责任心有担当以及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胆识等。“但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我的青春年华,现在都29岁了,本科都还没有毕业。”他笑着说。

四个半月考上大学师大出了个“励志哥”

范锦伟拼命地工作,逐渐还清了家里的债务;母亲身体好转也卸下了他心中包袱。2010年,妹妹考入了四川幼儿师范学校,这让从小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再次萌生了走入大学校门的念头。

“其实,我想上大学的梦想自始至终都没放弃,只不过现在可以变为现实了。”范锦伟说,6年没摸过书本,辞职参加高考时,距离考试时间只有4个半月。“好在学的理科,以前学的也扎实,可以短时间内把知识点捡起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几个月里,我没有浪费过一分一秒。”

2011年,范锦伟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

这一天,比同龄人整整晚了5年!

刚进校园,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很多。“年龄问题是一方面。我当时25岁,比班里的同学大不少。虽然以前就知道有这个差距,但遭遇现实时,心理上还是有点接受不了,甚至产生过退学的念头。”他说,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重新找回了以前的自信。

“最主要的还是经济上的问题。打工赚的钱大部分都还了债,还有一部分留给了母亲和妹妹。学费申请了助学贷款,我报到时只带了300多元,本想来校后立即找份兼职工作,但没找到。”他说,“那时我每天的生活费不到5元钱,经常是一顿三餐吃馒头,还吃过食堂剩饭剩菜,生活非常艰难。”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范锦伟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

勤工俭学努力养家,面对磨难,他依然乐观。范锦伟的坚强故事打动了学院的师生,继而轰动了整个校园,被学生们称为“励志哥”。2012年,范锦伟被评为校园“自强之星”;紧接着,他的故事见诸报端,并入选“感动天津·温暖2012”网络人物候选人。

“如果不上大学,我会觉得自己生命中少了些东西,我一生都会有遗憾。但每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只要坚定信念,梦想终会实现。”范锦伟坦言,“励志哥”这个称呼,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坚强。

为开公司备战一年创业路上很幸福

圆了大学梦的范锦伟没有停下脚步,他的下一个梦想是帮助更多的人圆梦。“当时教的是一个高二学生,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方法和其自身实际情况,给他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提分计划。短短两个月,他的成绩由原来班里的三十多名提升到了第五名。”范锦伟说,也因为此次家教,他明白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经验很适合当老师,进而决定要一直做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我才可以凭着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独特心得和方法,服务于更多准备中考或高考的学子们。”

选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范锦伟拿着简历去教育机构面试,但几乎没人愿意把高三的孩子交到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手里。经历了一次次面试失败后,范锦伟在河北区的一家教育机构找到了机会。“我给每个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然后监督他们完成、落实。在那家机构上他数学课的学生,数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由于家长们口口相传,范锦伟名声越来越大,找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大二时,范锦伟的家教收入平均每月超过万元。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范锦伟辞职后走上了投资创业路,自己办起了辅导班。“主要是一对一辅导,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师大,我就在师大教室内给每一个学生讲题辅导。”

当时只是为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没想到最终却喜欢上了这个职业。范锦伟称,他大二下学期本想成立公司,但由于顾虑太多,延迟了一年。“这一年主要办了两件事,准备好了师资和做出了教案,这为公司的成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说,“师资方面,我接触了各种老师、名师,并进行挑选,甚至从老家黄冈请来了有多年带毕业班经验的老师,为公司建立了强大的人才资源储备库。同时,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高中学校的教学方法,制定了一份更加细致、具体的教案,这也是公司的特色。”

公司成立后,范锦伟把自己这几年做兼职赚的钱都投了进去,租办公场地、进行特色化装修及“招兵买马”,他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要干就干好,不能耽误了一直跟着我的学生们,他们的学习计划都是我制定的,走这条路责任心必须得强。”

谈到公司的发展,范锦伟说,眼下要做的事是进一步扩大招生和增强师资力量,但他梦想是用自身的经历去激励、感染更多的青少年,给他们正能量。

当下,大学生步入求职季,许多同学去考公务员,争抢“铁饭碗”,作为毕业生中一员的范锦伟坚定地说,创业路上很幸福,他从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教育培训事业,“我要一直做下去。”

帮助更多学生逐梦,是他创业最大的成就

在做家教的过程中,范锦伟看到了“学习”带来的财路。范锦伟对记者说:“关于学习的事情是我们学生最熟悉,从这里开始事业最得心应手。”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服务意识,随着所教学生成绩的显著提升,小范在“家教界”赢得了认可,许多学生和家长慕名而来。

面对源源不断的客户,范锦伟开始在市区租房授课。学生越来越多,教不过来。大学四年级,范锦伟萌生了创办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很快完成了公司起照选址到招聘教师,“师中师教育”由此诞生。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一步步走入正轨,公司的专、兼职教师现已超过百人。为了提升教学品质,他还拉来了母校——著名的黄冈中学的老师前来授课。

如今,范锦伟已经毕业半年,公司逐渐走入正轨,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去年一年,范锦伟纯收入超过60万元。凭借良好的口碑,“师中师教育”在天津行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

范锦伟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在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形成标准化的教学产品,进一步推广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当看到我们辅导的学生从各方面有进步,能够奋起逐梦,这是我创业最大的成就。”范锦伟说。

篇二

昨天一大早,何伟哲就忙开了。大学毕业不到一年,他和两个同学共同创办的家教公司第二校区正式开张。

穿上一身西服,瘦小腼腆的何伟哲挺直了身子。"目前宁波市内十几家家教公司,我们做得最好。"他很自豪,"现在,我们在海曙、江东各有一个校区,年营业额过千万。"

不过,何伟哲最硬的底牌,来自他的团队,一个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三人帮"。

一次家教给了他创业启发

何伟哲是宁波大学科技学院2005级机械专业的学生。去年7月一毕业,他和寝室的两个铁哥们成立了宁波海曙易达家教服务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

其实,早在大一时,何伟哲就和家教结下不解之缘。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赚点生活费。"何伟哲说,他第一次给一名初中生当家教,两个月赚了2000多元,而给他介绍家教的中介公司也从中赚了500多元。

这次经历,让何伟哲看到了家教市场的巨大潜力。做了一段时间家教后,他找到同寝室的陈杰、费栋,3人一拍即合,准备开一间家教公司。

"我们把上门教学和办学机构结合起来,但老师不上门,而是请学生到"学校"来小班上课。"何伟哲说,"学校"会给每一对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

3个在校生,没有原始资金,要开公司谈何容易。获得学校批准后,学校袁老师专门辟了一间教室给何伟哲3人使用,供他们上课。"教师"大多以在校生为主。

2007年底,又有几位同学加入进来。何伟哲等人共同成立了宁波海曙易达家教服务有限公司。这是宁波首家"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机构。

争取三年内开办全国连锁

去年,公司更名为宁波易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后,何伟哲又在江东区租了7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作为第二个教学点。昨天,江东校区正式开张。

如今的易达家教已初具规模。"公司有100多名专职教师,其中40%是刚刚毕业不到两年的大学毕业生,所有人都持有教师资格证。"何伟哲说,他打算每年都招聘优秀毕业生。

在易达上课的学生,现在已超过100个了。"都是一些家长口口相传介绍来的。"现在,何伟哲最要赚的是口碑。

宁波七中初二学生王超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身体不好,王超跟不上学校的节奏,申请休学一年,转到"易达"学习。从去年9月10日到现在,他已经学了近一个学期。

"每门课都有专门的老师,就给我一人上课,这半年进步很大。"王超说。

"这一行业潜力很大。我们争取未来3年内,聘用2000名老师,从事个性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50家连锁校区,年营业额突破3亿。"何伟哲的梦想已经初上轨道,他对前景充满信心。

篇三

在高三毕业的时候,他找了20多名初中的同学,组成小团队做起家教,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大一的时候,他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开始了家教业务,从中学到了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因为团队成员的一句玩笑,他又开始了自己出教辅的历程,首批5000本英语教辅销售一空,短短半年取得了10多万元的净利润;现在,这位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组建了一个学生团队,一手打造了一个“从百元到百万元”创业神话的大二学生夏乾良,又在计划建立进修学校。

他的梦想还没有结束,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做“文化老大”。

第一步,高考后赚了第一桶金

夏乾良目前是复旦大学法律系大二的学生。因为平时他常会辅导学弟学妹,虽然是免费,但家教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所以两年前他从建平中学毕业时,就动起了做家教积累社会经验的念头。于是他召集了在上海中学、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学校的20多名初中同学,将他们组成小团队做家教。

他们印了2500张小名片——“来自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特殊的教学方式,提供互助式家庭教育”,然后在浦东、徐汇等区的居民区投递。在成功将自己推销出去之后,小老师们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如何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种类;如何分配讲课和做题的时间;如何解决学生遇到的各式问题。一段时间后,团队内部达成基本统一的课堂教材和授课模式,并对家教老师进行星级考评。

暑假结束,他们教的学生人数已有160多人,从六年级到高三毕业班,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他们的学生。而依靠这第一份家教,夏乾良等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二步,入大学建立家教公司

进入复旦大学后,夏乾良和老同学筹划建立了咨询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家教业务。一个人做家教自由自在,可一个团队就有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分配老师、收集各高中的练习卷、谈论下一周的教学计划,整个过程和管理公司做生意没什么区别。”夏乾良感叹,要不是多年家教积累,管这么个公司还真是累得够呛。他认为,长时间的家教经历不仅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人沟通,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安排工作。

曾经有名家长要求为孩子找一个全日制家教,但那个“小老师”一到客户家就直接给孩子上课,有时候学生做了2个小时功课他让学生休息一下看电视,有时因为有事迟到没有做满规定的时间,结果惹得孩子的家长颇为不满。经此教训,夏乾良决定让所有的老师在第一节课都先和学生、家长谈心,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家长的要求,双方沟通达成一致后上起课来就事半功倍。

第三步,自己编写教辅

编教辅的念头来源于团队成员的一句玩笑,虽然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出书是第一遭,但他们每个人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小老师”,加上为学生上课时准备的经典例题,以及自己当年高三时的一些习题,“OK高考系列丛书”逐渐成型。

不过出书也不是把所有题目简单汇总在一起就可解决的,首先要和出版社进行洽谈。

对出版社运作并不清楚的他们于是求助于图书代理公司。

由于缺乏资金,第一本《高考英语专项精炼》完全是依靠大家的力量白手起家。夏乾良告诉记者,当时没有钱请专业的照排公司,他们10多人就一人一台电脑,一字一字输入,再自己摸索学习排版软件。他们在学校旁边的招待所订了一间房,整整一个月的时间,10多个人加10多台电脑日夜不停地工作,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时候一些语法他们也说不到点子上,于是便求助于母校的一些资深教师,让老师为自己的丛书出谋划策。他们的教辅问世后,首批5000本英语书没多久便销售一空,接着系列丛书的语文、数学两本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内他们就取得10多万元的净利润。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