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高中历史试题

人气:163 ℃/2023-02-22 22:15:14
【导读】 抗日战争高中历史试题,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练习。:知识点:抗战的爆发1.“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供同学们练习。

知识点:抗战的爆发

1.“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卢沟桥建城 B.卢沟桥名气太大

C.中国军队与日军交火 D.日本军队挑衅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2.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3.下列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提出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5.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根据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抵抗日本侵略者应学习古人的战术

C.必须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知识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7.“丽水收复后,鼠疫蔓延,一个月来掩埋尸棺已达四百余具。吴圩一村八十余户,染疫死者八十余人,城郊哭声不断。”造成当地鼠疫蔓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国民党忙于内战不顾民生

B.外来人口涌入丽水,人口密度过高

C.山洪暴发,鼠害蔓延

D.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的结果

8.对漫画中的“教科书”观点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A.日本曾遭原******轰炸

B.日本解放了亚洲人民

C.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知识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9.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的由中国共产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表明

A.国民党放弃了反共立场

B.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抗日战争中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1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的保持的。”材料中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全民族的团结与坚持抗战

B.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方针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配合

D.蒋介石与国民党的领导

11.电视剧《亮剑》播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它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②中共七大召开

③《波茨坦公告》发表④抗日战争胜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3.阅读下面材料:

*********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 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 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地纪念他们。”

请回答:

1*********提出“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的话,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答案:

1 D.解析:从材料中“卢沟桥……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可以判断卢沟桥事变为日军有意挑衅。

2 D.解析:本题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这种题型的主要解法是找出题干中的条件限定语和中心语。在“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这一要求中“抗战”是中心语,“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与选择项比较就能得出答案。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3 B.解析:本题考查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①②③④都属于抗战的主要战役和会战,其中④属于敌后战场。

4 C.解析:选C。日军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为此发动淞沪战役,但淞沪会战“抗战亘于三月”,说明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5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华北”“八路军”等,可以判断此战斗为百团大战。

6 D.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1940年”“周恩来”“我们应该重兵卒”,据此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D。

7 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注意“丽水收复后”这一时间标志,联系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可知应选D。

8 C.解析:C项有力反驳了日本“大东亚圣战”造福亚洲的谬论,证明日军发动的战争是对人权的极端摧残。

9 C.解析:由材料中“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可以看出两党乃至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由于阶级立场的不同,国民党始终未放弃反共立场,B、D与材料无关。

10 A,解析:由“全国的奋斗”可知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西安事变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完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逐渐形成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两者的阶级基础不同,国民党坚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共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

12 B.解析:①②③④分别发生在1942年、1945年春、1945年7月、1945年8月。

13 解析:本题以相关历史资料为线索,考查学生概括、理解、综合论述等方面的能力。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入手,以相关知识为论据概括证明即可,不必展开。第2问的关键是理解“全国的伟大团结”。全国的伟大团结实质就是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各阶层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3问考查综合概括能力,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可适当展开,要注意表述重点突出,论述要简单明了。

1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战役,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