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时政考点之中秋节

人气:137 ℃/2022-01-28 17:58:50
【导读】 高中政治时政考点之中秋节,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精品同步备课※ (领跑新学期)2019年秋高中政治开学提分攻略※ (原创精品)备战2020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大通关※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考法攻略—学科网名师堂作品...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精品同步备课

※ (领跑新学期)2019年秋高中政治开学提分攻略

※ (原创精品)备战2020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大通关

※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考法攻略—学科网名师堂作品集

※ (新学期)2020高三上学期开学重点专题及原创精品-9月

※ (最新)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热点专题汇总9月精选

仲秋月圆时三首

作者:牛圈

金色仲秋扫黑恶,美酒月圆万家喝。

华夏改革荡尘埃,人民舒享清平乐。

天助尧舜转乾坤,日照山川春风和。

初心洁润廉纲举,盛世欢腾奏凯歌。

仲秋甜香沁心窝,城乡丰收果罗河。

农民铁肩担金秋,新村家巷同欢乐。

天涯视频看母亲,地角通话笑妻娥。

千山万水共明月,近向团辉寄亲热。

月圆当头照九州,同胞同愁鸿沟流。

国不统一难足愿,家欠团圆愧昂首。

未竟大业望经年,几度长矛累航母?

兄弟姐妹梦梭忆,何时不再牵肠度?

还不过瘾?来一套题耍耍?!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中秋节,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这一天作为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源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这反映了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中国人移居境外,入乡随俗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今年中秋节假期,某市“尾货”市场火爆。一件衬衣5元、一条牛仔裤10元,衣服便宜的程度可能让人感叹不已。为此,业内专家指出,“尾货”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这表明了

①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②降价让利可以促进企业资金回笼,顺利进行再生产

③产品价格高低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4.中秋节、国庆节临近,为继续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节日不正之风”,释放严肃党纪的强烈信号,加大社会监督力度,畅通举报渠道,9月6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这样做有利于

①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②党依法执政,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③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有关调查显示,在中秋节节日祝福的表达方式上,电话和手机短信位于榜首。随着先进通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在发生着变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②人们青睐于便捷、人性化的文化传播手段

③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大众传媒

④手机取代了旧媒体,更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在中国,朗月秋风,春祭冬藏,天人合一,家国相望,万千心事都有传统节日与你相随。节日,其实就是属于文化、属于亲情的重要提醒。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①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

②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不变的生活传统

③可以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节俗内涵

④庆祝时需要尽力追求新潮,更多借助现代传媒表达节日祝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中秋佳节,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挂彩,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举家登上楼台,摆上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共同赏月叙谈,祝福远方的家人。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团圆经济”。这表明

A.经济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文化活动

B.节日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

C.节日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D.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地位

8.放花灯,拜月亮,一轮明月,思念无限;品琼浆,吃月饼,一块月饼,合家团圆;赏桂花,猜灯谜,一份牵挂,情意相连。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目,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

A.引领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

B.汇集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涌动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

D.彰显了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9.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历经一千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保留至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习俗

D.传统文化的内涵始终不变

10.近年来,许多传统节日都在逐渐变味。如七夕节、中秋节等都被裹上一层浓厚的商业外衣,成为“购物节、“吃节”、“耍节”,重新寻找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需要

①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②正确处琛好传统文化的维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顺应时代变化。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

④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凸显文化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采撷众多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其主要蕴含和表达了“家”与“国”的情怀,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

②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

④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2.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法定纪念假日。在民间,由中国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可以与台湾文化求同存异

③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它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关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以及赏月拜月等习俗都为这个节日增添不少韵味,这表明

①人们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透过中秋文化,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每逢中秋,海内外华人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赏明月、吃月饼、点花灯,共同企盼美满与幸福。这表明,传统文化

①具体内涵亘古不变

②总是充满着正能量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这就是“立檄拒礼”的典故。它给我们

的启示是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C.国家机关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注重品行并且以身作则

16.今年中秋节,一些商家推出“会说话的月饼”——送礼人拍摄录制中秋祝福视频,转为二维码,商家将其印制在包装盒上。亲友收到月饼后,扫描二维码即能观看视频。这种个性定制月饼模式有利于企业

①发挥自身优势,降低经营成本②融入科技元素,大幅提升价格③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需求④依靠新颖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是其重要载体,正是有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凝聚,传统节日才有了厚重的文化感与深沉的历史感。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谈谈我们对中华传统节日应持怎样态度。

(答案)

1.D2.D3.B4.B5.A6.B7.B8.C9.A10.D11.A12.A13.C14.D15.D16.D

17.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令用。

②对于祖国的传统习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来源:搜狐教育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