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案例集

人气:340 ℃/2022-06-27 04:53:10
【导读】 创业成功案例集,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只要坚信,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总有一天会实现创业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创业成功案例1:弃金领苦创业年赚三千万何星远早年搞外...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只要坚信,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总有一天会实现创业成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创业成功案例1:弃金领苦创业年赚三千万

何星远早年搞外贸时,吃到同事女友从武汉带回的鸭脖子,即使是不太能吃辣椒的他,也总是泪流满面地啃完最后一个鸭脖子,从此便无法忘记这一美味。

2001年,从四川大学MBA毕业后,何星远应聘到了香港东亚银行成都代表处,成了一个令人艳羡的金领。高薪、五星级酒店办公、公司配别克轿车,何星远全权负责外部事务,前途不可限量。但干了不到一年,何星远自动辞职了。“宁愿艰苦创业,也不愿做打工皇帝。”何星远笑言。

创业:小鸭脖子打败小龙虾

何星远创业首先想到的是令自己垂涎三尺的鸭脖子。经过一番慎重的考察,何星远和朋友自筹了120万元,首先选择了在上海成立公司,并且注册了以鸭脖子为主打食品的食品品牌。2002年11月8日,上海第一家鸭脖子店顺利开张。为让人们接受这种特色小吃,何星远和同事每天都要到上海市区写字楼免费请人品尝,认真听取意见,如此反复,从不间断。为保证鸭脖子的质量,从产品的选料加工到销售,他全程盯点、亲力亲为。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鸭脖子店陆续增加了6个分店,生意红红火火。短短7个月,鸭脖子就成为红遍上海滩的时尚食品。

这时,“非典”突然袭来。不过事后何星远称“没有禽流感可怕”,由于顾客不信任小摊小贩了,连锁店的生意相对还好些,未受大影响。到2003年6月,何星远和朋友的投资已全部收回。现在,何星远在上海拥有的鸭脖子连锁店的数量已超过50家,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在上海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令何星远止步。随后,他携鸭脖子正式进军北京。北京销售势头比上海更猛。每天下班时间,连锁店门前顾客排长队购买,单店曾创下日销售21000元的纪录,成为打败小龙虾的北京新时尚食品。仅仅5个月,北京18家连锁店的销售额就达到170万多元。

发展:“攻”入成都写字楼成都发达的餐饮业和特色食品市场的广阔前景,使何星远回到成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打拼。

由于大部分资金放在上海和北京,成都连锁店的初创工作显得异常艰难。为节约成本,从寻找厂房、产品试制到装修门店、招聘人员全是何星远一人包办。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后,何星远最终在新鸿路选择了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店。

每天早上6点起来送货,然后到写字楼做推广、巡店、寻找新店址,晚上到店面收钱,与店长一起探讨一天的销售情况,制订第二天的工作,十一二点回到厂里接着安排第二天的生产,经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这就是鸭脖子成都第一店开张后何星远每天的工作时间表。他甚至要两三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陪陪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为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鸭脖子,何星远带领员工每天到成都繁华闹市区的写字楼请人免费品尝,被保安抓住并赶出来是家常便饭。渐渐地,很多写字楼里的公司成为了他的外送客户。如今,鸭脖子在成都的连锁店已扩展到8家,遍布骡马市、高升桥、玉林等地,小邪鸭脖子”每月销售额可达20万元。

扩展:推鸭脖子方便食品

或许上天有意磨练这个初创事业的年轻人,禽流感的突袭比非典更让他心急火燎。这期间,公司的总销售额下降了60%。为了挽回顾客,他制订了严格的防御措施,何星远和他的鸭脖子最终渡过了难关。

目前,鸭脖子连锁店的各项业务都已上了轨道。何星远表示,最终要在成都做到50家连锁店,更长远的目标则是推出鸭脖子系列方便食品。面对成都卤制品市场的巨大竞争,他毫无惧色。何星远说,曾经有一家本地小有名气的卤制品连锁店到鸭脖子春熙店拍照、摄像,自己并没有制止,“因为只有一个行业整体发展了,才会做大市潮。跳出传统拥抱财富在常人看来,做餐饮不外乎就是租个几十到几百平米的铺面,请几个专业的厨师,制作一些有特色的菜肴就行了。

何星远也是做餐饮,但却做得与众不同。从选择特色食品鸭脖子到注册公司,从写字楼外卖到推广10多平米门店的连锁经营方式,他跳出了传统思维,独辟蹊径,最终实现了与财富的拥抱。

创业成功案例2:坚定勇闯创业路 连续亏本不放弃

坚定勇闯创业路连续亏本不放弃

柏云飞和很多人一样,下岗,拿着买断工龄的钱开店创业。所不同的是,在连续亏本的情况下,他还是继续坚守着,并努力开创着更大的销售网络。

开业不久遭人骗

柏云飞在一家国企上了十几年的班,从单位下来时他还来不及调整下岗的失落心态,就凭着在单位上班时积累的销售、管理经验以及兼职打工时的人际网络,开起了自己的文具及玩具店。柏云飞对记者说:“从单位下来是5月份,可之前我就开始运作自己的店了,一下来,立马开业。”

柏先生的玩具、文具、礼品商店是以批发为主。据了解,做批发生意,其利润只有10%,柏先生的店刚开业的时候一天只做到30多块钱。为了扩大销路,柏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电视台花了6000多元钱做了广告,可是销售上并没有增加。

更倒霉的是,一个自称是上海公司的人来到柏先生的店里,说是要订货,且订单很大,让他星期六去上海谈。心急的柏先生还真的以为是大生意来了,就跑去上海。到了上海,对方说是大订单,应该向领导表示一下。可是烟递了,钱也掏了,对方却用领导没签字,星期六财务做不了账等理由搪塞了,柏先生才知上当。“人家就是看准了我这个心,知道我是刚开业的,经验不多,没什么生意,所以跑过来和我谈。”

可吃一堑长一智,柏先生做事开始变得谨慎,凡事都冷静思考。在此期间,柏先生一边经营文具店,一边参加了培训中心的创业培训。说起在培训班里学到的知识,柏先生甚是感慨:“应该是先参加创业培训,后创业的,这样会减少很多盲目投资,也不会这么笨让人骗了。”

多渠道积累客户

“因为自己店所在的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人气也不够,靠零售是赚不了钱的,只能是做批发。”开业三个月左右,柏先生的店已经有30几个大客户了。现在每天的营业额也从开业一天的30多块钱增加到100元左右,但是并不能平衡收支。据介绍,柏先生在市场的两个门面再加一个仓库,每月的房租是3000元左右,每月的管理费、空调费等费用也需要100多元。

柏告诉记者:“批发和零售加在一起,一天要做到3000块钱才能不亏本。”

但是柏先生相信,做到300个客户的话,每天的营业额做到3000块是没问题的,所以他在积极扩展销售渠道。例如,店里卖的迪斯尼手表是有版权的,目前在南京只有柏先生这里和金鹰可以销售。另外,柏先生已将产品打进苏果超市销售。“卖得好的话,凭借苏果的实力,就不担心销售量了。”在圣诞节的时候,柏先生还打算向厂家要货,做圣诞树等喜庆产品。柏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和厂家联系好,只等着冬天的时候厂家发货过来。年底他还想将产品招财猫打进各大商常玩具租赁店期待合作据介绍,柏先生在上了创业培训的课后,自己有了一些销售计划,想做自己的产品,去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柏先生告诉记者:“如开个DIY魔术小型店,主要是销售魔术方面的产品,比如我们这里的透光彩绘画。这样一个小型店,投资5000块钱就可以开业。由我们来负责发货,并且做售后服务。销售好的话,年底可以返点。目前易初莲花的卓别林专卖店已经在我这边拿货销售了。还有就是开个玩具租赁店,3000块钱就可以,适合下岗和待业在家的人做。比如在社区里做个小广告,自家房里就可以操作。”

记者了解到,柏先生与厂家的关系是在兼职打工的时候就建立的,现在上家的资源很充分,可下家的销售网络还没成熟。目前还没有人和柏先生合作,但接下去他将尽力扩展这个市常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柏先生担心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如仓库保管员、销售人员,所以也期望在创业培训中培养这部分人才。在流动资金的周转上也还是受点影响,目前正在申请小额贷款。

创业成功案例3:修鞋匠创业成亿万富翁

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这位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首富前五十名的中国民企精英,创业之前只是个子承父业的修鞋匠。

现在,南存辉已经是个腰缠亿贯的富翁了,但这可不仅仅是他辛苦创业,不仅仅是他克勤克俭,让他在新一代的温州人中鹤立鸡群,全在他长着一对千里眼。

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南存辉的少年时代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从6、7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卖。

南存辉的父亲是温州乐清柳市镇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岁那年,他初中刚毕业,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水泵砸伤,卧床不起。作为长子,南存辉辍学子承父业。他每天挑工具箱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三年。

一个寒冷的冬天,补鞋的锥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辉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锥子,用片破低包上伤口,坚持为客人补好鞋。

回忆这段非常经历时,南存辉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温州的低档压电器创业潮中,南存辉找了几个朋友,四处借钱,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四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40元钱。三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南存辉说,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不能赚昧良心的钱。

后来,一位退出舞台的一位大业主不无感慨地说:当年产品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关键。

家庭企业发展先要打破家庭经营

另起炉灶创立正泰后,摆在南存辉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坚持自己的绝对控股;另一条是走分红入股、分担风险的道路。

南存辉选择的是后者。在解释自己的做法时,南存辉认为这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一方面,高薪待遇他付不起,另外让出股权也同时让出了风险。温州人每个人都有投资欲望,不给他分红,就会认为给你打工;给他股份他就有老板的感觉了。投其所好又何乐不为呢?

1991年,南存辉拿出家产,与美商合资创办了柳市镇历史上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并且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把自己的家产交出去与别人一起经营管理的做法,遭到了一些非议。但南存辉说:家庭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打破家庭经营。只有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才是家庭企业的出路。从此,南存辉踏上了提升″温州模式″的探索之路。

温州柳市以低压电器起家,前最多,家家户户都搞,但不突出,号称东方电器之都,但是南存辉认为柳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如果不进行整合,肯定会形成恶性的竞争。当时有人惊呼,上千家低压电器厂要倒闭,只形成一两个巨头的局面。在此局面下,南存辉发表了《联合:低压电器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的文章,分析柳市产业成因,认为重复投资没有前途,希望通过多层次的联合,才能整合资源。文章引起同业的重视,有些小业主恨不得马上与正泰联合起来。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