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学论文

人气:460 ℃/2022-05-29 01:42:24
【导读】 艺术教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艺术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使艺术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析艺术体操教学[摘要] 现...

艺术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递艺术美并共同欣赏美的活动,艺术教学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使艺术教学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析艺术体操教学

[摘要] 现代艺术体操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它的动作强度、难度适中,动作元素丰富多彩,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样一个新型的体育项目,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本文对艺术体操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并对学校艺术体操教学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艺术体操教学 教学方法 学生

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知识、技术、能力是学生必须逐步掌握并要具备的3个要素,知识是指艺术体操理论,技术是各种动作和技巧,能力则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一种综合索质。较高的能力可以使艺术体操的知识和技术得以升华,因此说,能力是艺术体操3要素的核心。知识可以不断巩固,技术可以经常练习,但能力却是先天的,既使后天培养也有一定的限度。从另一个角度讲,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都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艺术体操教练,必须针对学生能力的高低有所区别地进行教学。

一、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探析

学生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而特殊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体现。学生在学习艺术体操时,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包括模仿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艺术表现力,动作的协调能力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抓住关键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朝着更有利于其特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教学过程除应遵循体育学的教育性原则外,还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技能活动规律和人体适应性规律。

因材施教在教学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区别,把握学生各自的特点,才能帮助学生进步提高,除此之外,教练自身的能力也是能够做好因材施教的前提教练要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并能够热练运用,教练需要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新动作的教学应用分解教学法

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虽然喜欢艺术体操专选课,但由于基础差,即使是简单的动作,一旦配合乐曲,学生就会手忙脚乱,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影响情绪。所以,在进行新动作的教学时,一定要先将动作完整示范后再进行分解教学。这样,学生既有完整动作的概念又容易学习,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逆进分段教学法

逆进分段法就是把整套动作分成几部分,先复习最后一部分,然后逐次增加到最前一部分。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全套动作,在上复习课时,也采用逆进的方法,先复习第三次课的内容,然后复习第二次的,最后复习第一次,然后再整体进行连接。这样,既保证了新学内容的消化,也保证了所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能很快掌握。

3.在教学中先采用分解法,后运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艺术体操动作多样化,有简单的,有复杂的,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在掌握徒手动作的基础上再做轻器械的练习,由局部动作过渡到整体动作,由原地完成动作过渡到移动中完成动作,由单纯的器械动作过渡到整体的动作,由较慢地完成动作过渡到较快地完成动作,由单个动作过渡到组合动作再过渡到综合性的成套动作,由不配音乐完成动作过渡到配音乐完成动作,由单手动作过渡到双手动作。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慢些,实际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随着教材的进度逐步加深难度、扩展广度,切不可一开始就学习较难的完整动作或成套练习。

4.教师语言提示教学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延,具有传授知识、沟通思想、表达意愿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语言中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帅意愿的服从。在艺术体操教学中,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节奏,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处于活跃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尽力表现美的姿态。

艺术体操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显着特点:

第一,教法多样,注重综合、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学方法。随着不断引进与创建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艺术体操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能实现某些教学目标,如何综合、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完成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已成为体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有些从事艺术体操理论研究的学者,较注重发明、引进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忽视了对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研究,有华而不实的倾向。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运用的恰当,是否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研究,不断总结实际运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运用教法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多国际的艺术体操学者认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现代学校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即主张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从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为今后独立地、主动地参加锻炼即为终身艺术体操奠定基础。

二、学校艺术体操教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1.规范教学内容,调整课时比例

在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基本技术的正确掌握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加强掌握大众性及表演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教学内容,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求掌握过多的高难度动作,而是通过观摩比赛、录相等手段结合理论讲授对动作进行分类分析,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掌握艺术体操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

2.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幻灯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在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阶段、分时期地向学生提供与本专业有关的理论、技术以及前沿知识与信息,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社会实践话动包括承担中小学、社会各界有关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辅导工作,承接学校、社区、市各层次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或各种庆典、开幕等的艺术体操表演任务;并向社会各界承办艺术体操比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

目前,现代艺术体操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吸引着青少年的参与,其动作强度、难度适中,动作元素丰富多彩,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锻炼不受场地、时间、天气、年龄、身体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动作多样化。艺术体操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艺术体操知识和技术的双边活动。通过以上这些分析,相信艺术体操教学一定会取得一定的进展,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曹蓓娟.论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之编排[J].体育科研,2001,2:25.

[2]施明雅.艺术体操教学的改进[J].体育与科学,2002,6:23.

[3]邹望梅.艺术体操的美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43.

篇2

浅析陶瓷艺术教学

摘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陶到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到河姆渡文明,从青瓷到彩瓷,从唐三彩到宋名窑等,现代的陶瓷更是进入了精美细腻且具有声、光、磁和电等等功能的新型陶瓷时代。陶瓷艺术即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我们该如何进行其的教学呢?本文将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探究,阐述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其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及意见,以供同行加以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学;策略;初探

在我国,陶瓷艺术是一门依托于陶瓷全行业发展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广阔性,这也将是陶瓷艺术专业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因此,需要我们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想方设法将陶瓷艺术教学办好。

一、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陶瓷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象征,它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对人类历史文明有着杰出的贡献,记载了中国人民艺术发展的历史,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的最重要的骄傲之一。现如今,虽已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但陶瓷艺术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的时代价值。这不仅在于陶瓷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陶瓷艺术是古代人们开启人类智慧的重要之举,是帮助认识国家文明历史发展历程的重要助手。把陶瓷艺术文化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是中华民族的责任,陶瓷艺术教育是传播陶瓷艺术文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当今,陶瓷艺术教学有众多积极的意义。陶瓷艺术教学不仅能开发人的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素养,而且还可以传授艺术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认同民族的文化。陶瓷艺术教育既是一项职业技术的教育,更加是综合、多维、立体的教育。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工作重心点是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要做好此重心工作需对陶瓷艺术教育积极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重视陶瓷艺术教育的地位。

二、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陶瓷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历了大半世纪的时间,但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部分的教育仍采用技巧的教学为主的教育观念,追求“经技入道”。只有技巧但无思想无创造力的人即是所谓的匠人,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跑,永远也走不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需要有独立的思想,有主动创造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对学术进行不折不挠的专研精神。否则,即是具有再好的技艺,也难以在创造山有所造诣。所以,如何对陶瓷艺术教育品位进行提升,如何使得陶瓷艺术精神在教育中发扬及如何摒弃掉传统落后的师承教育的模式等等是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难题。

三、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清晰界定陶瓷艺术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美术学校一般把陶瓷专业归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一个较为含混含糊的提法。首先,自由的陶瓷艺术和日常使用的陶瓷产品设计两者间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其在专业的范畴上,日用陶瓷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展上供展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创作思路及实现都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个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划分为“陶瓷设计”和“自由陶瓷艺术”齐发展的好时机,但是要把此提上陶瓷艺术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个陶瓷专业的发展目标,促进陶瓷专业的发展更加专业、更加深层、更加完善。

二加大美术院校陶瓷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陶瓷艺术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目标有深刻重要的认识,教育经费的增加投入是协助支持陶瓷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学校需根据经费合理的安排配置陶瓷艺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合理科学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的费用,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院校还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软件设施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除了聘请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广纳民间传统陶瓷艺人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聘请专业技术造诣高的教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建立实践基地

陶瓷艺术实践的教学对整个教学的效果影响极大,实践教学是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其也是陶瓷艺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陶瓷艺术的实践教学,院校很有必要建立陶瓷艺术实践基地,设置专门的陶瓷艺术教室,并且配置完善的实践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所需。在建立实践基地之后,学校还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对陶瓷艺术有兴趣的人都能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为广大的学生提供能让其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空间舞台。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要想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也是必要。其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出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使得专业技能的教育满足适应市场的发展,其将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陶瓷制作工艺,激发学生对陶瓷学习的兴趣,并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的能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欣赏审美个性,激活学生创新的意识,从而使其创造出优秀的陶瓷作品。

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陶瓷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动机,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在形式上,陶瓷艺术教学应以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艺术设计构思进行多种可能性、多层次的尝试,带着目的性去需求变通的方法,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联的学习方式。在此教学中,教室带领了学生一同实践,与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主体下,进行共同的创造、学习和体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够准地把握课程主题,同时对在这过程中所建立的假设进行超越课程本身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学生最大可能地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意向及情感流露抒发,避免刻板,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和造型的表达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充分开放的方式把在课程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个人情绪情感特征等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课程的设置安排注重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院校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课程相关联的信息,在思维和视野上开拓学习者对材料、造型认识的有限性。譬如,可以让学生常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中,亲身去感受制作材料和陶瓷制作现场的气氛,捕捉自己对材料和手工艺的最原始的感动,从而培养他们那双敏锐的眼睛,培训他们进行实验时的能力胆量及探究摸索的兴趣。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陶瓷的材料或造型工艺特别感兴趣时,这就说明了学生思维已经和事物的原创状态紧紧地联系着,到此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创作灵性情绪进行细化并引导,在对材料的认识和技术认知上给予适当的以点带面的指导。通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与学互动起来,自然地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感得以很好的发挥,原始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消解。

校企合作,开拓第二堂课。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施师带徒的教育模式,全面的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兴趣和目的,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淘汰过于旧的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尽可能使得学习者精通一门工艺技术,引导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陶瓷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中,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陶瓷技术的教学中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与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认识与反省,并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以促进陶瓷艺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梅,范昭平.论民族院校陶瓷艺术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

[2]程幸.关于传统陶瓷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艺术教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2,35.

[3]楚梵.现代陶瓷艺术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