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考生如何规避面对试题“会而不对”

人气:257 ℃/2021-11-23 05:05:41
【导读】 高考倒计时:考生如何规避面对试题“会而不对”,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能不冷静对待的现实问题。很多学生在平时模拟考试或做往届高考真题成绩很好,可真正参加高考考试之后“懊恼不已”,因为很多本应该会做的题目却没有拿到一定的分数,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会而不...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能不冷静对待的现实问题。

很多学生在平时模拟考试或做往届高考真题成绩很好,可真正参加高考考试之后“懊恼不已”,因为很多本应该会做的题目却没有拿到一定的分数,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会而不对”的现象。有的考生觉得是粗心大意导致,有的觉得心理压力大导致,也有的觉得自己表达不到位所致等等原因都有。考生一直想避免这个情况,现实中,多数考生还是很难做到,据粗略统计,每年高考中,考生因为“会而不对”造成的失分,平均达30分之多。对于高考竞争“一分一操场”写照来讲,很多学生因为这样情况直接影响高考走向。那么,造成考试“会而不对”的原因有哪些?是不是没有避免的可能? 如果要有避免可能的话又怎样去做?

一、“会而不对”的成因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考生“会而不对”的现象,一般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

1.考生对一些简单类题目认知不足。比如说2013年北京高考难度降低,一些平时成绩优秀的考生考得一般,甚至有的成绩不理想。为什么试卷简单了反而考不好?之前借用马云的一句话“见过捕龙虾富的,没有见过捕鲸鱼富的”,这句话是对这个问题很好的描述,由于一些学生对“龙虾”题目轻视,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问题,平时狠抓高难度的题,或者平时轻视一些简单的题目。

2.一些学生本身就对题目似懂非懂。在考试中,短时间内很难驾驭题目,考试之后觉得题目不难,只是自己没有考好。这样的考生很多,特别是一些考生觉得自己的聪明程度还可以,只是学习没有尽力的那些,所谓没有尽力,衡量的指标就是传统的经典题或者说一些常见题没有训练到位,这样在考试中,很多看上去是简单的、传统的、常见的题目自己却没有做对,在考试之后觉得能做出来,其实考试有时间限制的,你在考试规定内的时间做出来才行,归纳起来,还是训练不足造成的。

3.考生心理压力大也会造成“会而不对”的现象。一些考生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考试,特别是在考试中想证明自己,并且失败不起的那些考生,例如说很多考生觉得一模考试特别重要,一模考不好,会直接影响报志愿,结果考试的时候心理压力很大,考试各科成绩全线崩溃。不管是简单题还是难题,短时时间内因为心理压力大,很难把握好。

4.考生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还有在少数题目上花费的时间太多打乱了答题节奏。“时间就是生命”很多考生想为后面的题目预留足够的时间,一上来就提升答题速度,速度上来了,正确率却下去了,加上刚开考的时候状态不是最佳,所以极容易出错。一些简单的题目也被做错,还有的考生在部分题目上花费的时间太多打乱了整个答题节奏,节奏乱了,很多简单的题目没有答好,直接导致“会而不对”的现象。

5.由于考生平时学习依赖于死记硬背,对知识点没有理解、不会运用,在考试的时候。特别是文科学生觉得自己平时背了很多,结果到考场上,一时间觉得头脑一片空白,甚至什么都记不起来,或者记得东西用不上,考试之后,静下来仔细想想,觉得考试中那些题目不难,稍微用心就能做好,可是现在想到已经无济于事了。

6.考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导致审题出现偏差。很多考生一直想避免这个问题,可是每次考试之后,都有一些考生觉得“粗心大意”已经成为习惯,不好改变了,其实多数考生的“粗心大意”是由阅读能力决定的,由于阅读能力不强,不能有效的提取信息,所以一些考生看错题。

7.表达能力不强导致的失分。很多考生表达不全面,解题步骤不合理直接导致失分。其次以上这些情形,也是大多数考生在考试中常暴露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或者避免这些问题呢?由于以上出现以上的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任何一方面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例如说心理问题,考生怎样提升阅读能力,考生时间分配问题等等,草草几句话很难对考生有实质性的帮助,为此,以后会陆续推出相关的文章,并且连接在这里,让大家更加全面的参考。至少我们用这篇文章归纳和总结出考生“会而不对”的现象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考生可以先根据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至少知道问题出在哪。

二、关于“会而不对”解决的途径的几点思考

对于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好,将大大提升同学们的高考成绩,也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笔者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谈谈.

1.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需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步骤做起:

(1)认真审题

认真仔细的去读题,对于艰涩的条件可以先标记,可以再多读几遍.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切记不要匆忙下笔.

(2)理清思路

在正式答题之前在头脑中要有个大致的解题思路和方向.要想好如何去搭建好已知条件和题目所求之间的桥梁.在解题的“目的性”上下足功夫.

(3)规范答题

在答题过程中注意有“果”就得有“因”,这样就能够避免“跳步”带来的扣分.在解题过程中用常用结论和定理的时候要注意前提条件,检验题设条件与已有公理、定理条件是否符合.在推理过程中条件必须交代清楚,交代完整.

(4)总结反思

答题之后,特别是题目评讲之后,要对题目的解法进行反思.反思这类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反思本题的易错点在哪里,反思多种方法之间的优劣在哪里等等.长期坚持去反思,做到举一反三,会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5)调整心态

高考做题心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做题的正确率.做题时要排除干扰思绪,尽快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消除焦虑、怯场的情绪.会做的题力求做对、做全,难题要舍得放弃,学会放弃.以平稳的心态去面对试题.

其实做题错误在所难免,但我们要尽量去避免“会而不对”,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去面对“会而不对”,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冠华作文

资料专题>>2019全国各地高考三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9高考三轮复习重点专题精选 各地高考二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试题汇总 各地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资讯专题>>冲刺2019高考三轮复习全攻略 2019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押题 2019全国各地高考时间及科目安排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指导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及高考作文范文赏析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