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的基本资料信息解析情况

人气:171 ℃/2022-06-25 07:03:51
【导读】 乌梢蛇的基本资料信息解析情况,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说到蛇,大家的印象都是毒蛇,大蟒蛇,都会感到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但今天我要讲的蛇恰恰与此相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乌梢蛇的资料,供大家参考。乌梢蛇基本介绍中文名乌梢蛇俗名别名乌蛇、乌风蛇集解:[时针曰...

说到蛇,大家的印象都是毒蛇,大蟒蛇,都会感到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但今天我要讲的蛇恰恰与此相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乌梢蛇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乌梢蛇基本介绍

中文名乌梢蛇

俗名别名乌蛇、乌风蛇

集解:[时针曰]乌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梢蛇,亦可治风,而力不及。

地理分布:在中国分布较广,国外未见报道;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

繁殖方式:卵生。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

习性:栖息于海拔1600m以下,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常在农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村落中发现。行动迅速,反应敏捷。性温顺,不咬人。

现状: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

体形特征: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体全长可达2.5m以上。身体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

《药性论》

异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5,1958,青大将《浙江中药手册》,剑脊蛇《中药志》,黑乌梢、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乌梢蛇形态特征

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较大者可达2米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

乌梢蛇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面呈棕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背脊上有两条黑色纵线贯穿全身,黑线之间有明显的浅黄褐色纵纹,成年个体的黑色纵线在体后部变得逐渐不明显。此蛇头较长,呈扁圆形,与颈有明显区分;眼较大,瞳孔圆形;鼻孔大,呈椭圆形,位于两鼻鳞间,有一较小的眼前下鳞。此蛇躯体较长,背鳞平滑,中央2~4行起棱。腹鳞呈圆形,腹面呈灰白色。尾较细长,故有“乌梢鞭”之称。

头颈区别显著;吻鳞自头背可见,宽大于高;鼻间鳞为前额鳞长的2/3;顶鳞后有两枚稍大的鳞片;上唇鳞8,第七枚最大;下唇鳞8~10;背鳞鳞行成偶数16-16-14,中央2~4行起强棱,腹鳞雄192~204,雌191~205;肛鳞二分;尾下鳞雄95~137对,雌98~131对。幼蛇背面呈深绿色,有4条纵纹贯穿于全身,与成蛇明显不同。该蛇卵生,每产6~16枚不等,最早产卵者见于每年的6月中下旬,孵化期38~45天。

背面颜色由绿褐、棕褐到黑褐,也可分为黄乌梢、青乌梢和黑乌梢,有两条黑线纵贯全身,此黑线在成年蛇的身体部逐渐隐色。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其食用和药用价值作过详尽的说明。

乌梢蛇生活习性

乌梢蛇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与有异常动静,不管是敌是友,均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绰号“一溜黑”由此得名。性温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

乌梢蛇属狭食性蛇类,主要以食蛙类为主,其次是泥鳅和黄鳝;幼蛇食蚯蚓、小杂鱼。笔者曾发现该幼蛇吞食过赤链蛇的幼蛇。

食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梢蛇主要以蛙类为主,小杂鱼、泥鳅、黄鳝为辅。因黄鳝的市价有时稍高,规模养殖时则很少投喂。乌梢蛇生性胆小,行动极为敏捷,善攀爬,爱活动,但少具缠绕能力,大多白天活动。久不投食后会发现乌梢蛇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主要以捕食活食为主,对死的动物通常不太感兴趣。但在食物缺乏时,也食部分死食,必须是刚刚死亡的。

乌梢蛇对******变质之物根本不感兴趣。

它能吞食大于头部数倍的小动物,如大蟾蜍等,只是吞食速度明显减慢,有时长达15~25分钟。乌梢蛇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连吞几只蛙类的情况很少见。它的消化能力很强,需4~6天投饲一次。

活动规律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乌梢蛇出蛰活动后,不是急于摄食,而是继续消耗体内尚存的脂肪和营养,忙于寻偶交配时乌梢蛇次季的首要任务。乌梢蛇对场地湿度及其环境的变化比其他蛇类更敏感,表现出强烈的喜暖厌寒、喜静厌乱等特点,养殖时应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每年出蛰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其活动逐日活跃,当平均气温在25~32℃时活动最频繁。

尤其是在适宜气温的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75%时,发现该蛇在露天场所的活动时间较长。随着气温的逐日下降,其活动也会明显减少。当气温低于15℃时,即进入不愿活动的状态。

一般说来,每年的7~9月为乌梢蛇的活动高峰期,约10月下旬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期仅6个多月。全年气温普遍偏低的地方,该蛇的活动期还短于此数,如黑龙江省。

饮水习性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乌梢蛇离不开水,有明显的饮水习性,并且亦有进食后喜欢饮水的习性。因此,蛇场内必须配备贮水池或贮水沟,以方便该蛇随时饮水。

乌梢蛇同大多数蛇类一样,在仅有饮水而没有事食物的条件下,耐饥时间较长;而在既缺食物又缺饮水的饲养环境里属恶劣环境,其耐饥时间会大大缩短。倘若长时间地缺乏饮水,会导致身体虚弱﹑蜕皮不畅﹑极易患病,甚至死亡。因此,蛇场中的水池沟必须经常注入新鲜的饮用水,确保其日常所需。

>>>下一页更多精彩“”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