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与林徽因多少人睡过林徽因

人气:187 ℃/2022-02-11 03:34:19
【导读】 梁思成与林徽因多少人睡过林徽因,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文化反思不知怎的,最近一段迷上了一对民国“学者伉俪”——梁思成、林徽因。其实听闻两位先生大名已经许久,但一直未曾深入地了解其人其事。经过这些日子的到处搜罗,两位先生的形象...

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文化反思

不知怎的,最近一段迷上了一对民国“学者伉俪”——梁思成、林徽因。其实听闻两位先生大名已经许久,但一直未曾深入地了解其人其事。经过这些日子的到处搜罗,两位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也不断清晰高大起来。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品行开始在我心中不断地深化、发酵,弥散全身,一时间我竟有些“不可终日”了。如今终于坐下来,要将心中的感怀一吐为快,遂成拙文一篇,可算是我对二位先生的崇仰之辞吧。

提起林徽因,人们提的最多的往往是她的美貌与才情,是“民国美人”、“才女诗人”还有徐志摩。但其实人们所讲的并不是真正的林徽因,或者至少不是完整的林徽因。首先,固然林徽因生就了一副精致的面容,但这绝不是她为人称道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部分。实际上林先生从不喜欢别人说她是“美人”(这一点可以从当年金岳霖称赞林为“林下美人”致林不满推知),她认为这样说的话好像女人只有美貌可以夸扬一样;其次,不可否认写就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热情洋溢的诗篇的林徽因是位诗人,但林徽因首先还是一个讲求严密与科学的卓越建筑师(林徽因墓碑上只有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再次,林徽因与徐志摩的那段感情,既非有些书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错综复杂,但也绝不轻浮简单。徐志摩是林徽因的文学启蒙老师,而林徽因是让徐志摩最终下定决心与妻子张幼仪离婚——也就是与封建旧礼教决裂的人。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徐林二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但二人彼此的关心与钦慕却维持到了徐志摩生命的尽头。

其实解读林徽因,除了徐志摩,更多的应该提起这些字眼:梁思成、金岳霖、北平北总布胡同“太太的客厅”、费正清费慰梅夫妇、还有北平和李庄。梁思成是呵护陪伴林徽因一生的人,金岳霖是为她终生不娶的人,名噪一时的北总布胡同“太太的客厅”正是林徽因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开“周末文化沙龙”的居所,费正清夫妇是林徽因最要好的外国朋友,而北平与李庄则留下了林徽因的美丽与哀愁。这些见证了林徽因五十一载传奇命运的人与物像一座座里程碑,真实的记录了她的一生。当我试图把这一切串联起来以后,林徽因的形象才约略显出了些本来的模样。就是这样的林徽因:她虽体弱多病但天性独立坚韧,向往平等自由;她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总是众人之中的焦点;她情性轻灵,有建筑师罕有的细腻情愫,写就不少传世诗篇;她虽不问政事,但爱国心极强,甘愿与祖国共患难而不曾远离她半步。

生在一个开明的官僚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又拥有一个美满家庭的林徽因无疑是幸运的。甚至她1955年去世而免受随后的政治运动的折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幸运。但作为一名爱国建筑师和诗人,林的一生又何其坎坷:一生受肺病折磨,曾数年卧病在床;生逢乱世,建筑师林徽因终其一生却未能有一件亲手设计的建筑作品落成;出身显赫家境殷实,却在中年穷困潦倒、重病缠身,无心创作。造物主给林徽因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让这一个有胸怀大志绝代风华的奇女子在连年炮火与病痛中蹉跎终身。

呜呼,“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而提起梁思成,梁任公长子,就要在他钟情一生的建筑上多花笔墨了。其实梁先生也有其他许多可谈之处,譬如他在婚姻爱情问题上的自由与包容。已婚的林徽因曾一度发觉自己爱上了同时梁林二人好朋友的金岳霖,于是她向丈夫梁思成倾诉苦恼,梁仔细想了一夜,最后对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岳霖,

我尊重你的决定。梁思成的真诚感动了金岳霖,让他最终选择退出这场争夺,为林徽因终身不娶。

当梁思成还在美国宾州大学学习建筑学时,他曾收到父亲寄来的一本中国古代建筑学巨著《营造法式》。书中介绍的种种早已失传的古代建筑技法让梁思成极为着迷。为了破解这部“天书”中的玄机,也为了打破中国古建筑史研究领域没有中国人的声音的尴尬局面,梁思成最终选择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作为他一生的事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短暂的“黄金时期”,梁思成和他所加盟的中国营造学社踏遍中国十余省。他们仔细调查测量古建筑的保存情况,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测绘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1937年发现了一处极为罕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一举打破了日本学者此前关于中国已没有辽代之前木结构建筑存在的论断。四十年代,当中国大地战事正酣时,病弱的梁思成却在四川宜宾一个偏僻潮湿的小地方李庄,艰难地开始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他要打破空白,为中国人自己的古代建筑作传。新中国成立前夕,尽管对共产党一无所知,但出于对北京城众多古建筑的钟爱,处于对建筑事业的追求,作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梁思成毅然放弃了前往美国和台湾的机会,留在了北平。建国后梁思成积极投身北京城的建设以及古建筑保护工作,提出大量先进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方案。但由于当时形势以及决策层尚未认识到保护古城风貌的重要性等因素,使苏联专家的错误建设思想占了上风,梁的科学构想终未被采纳。大规模的盲目建设,导致北京大量珍贵的古建筑被破坏,梁思成本人也受到了所谓“复古主义”的批判,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原本对新中国建设满怀憧憬的梁思成陷入低谷,他的学术生命也近乎终结。十年后,梁思成在“”的百般迫害中含冤离世。

看梁思成林徽因跌宕起伏的一生,实际是在看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生。感慨和惋惜之余,也无比深彻的感觉到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真的是休戚相关,哪怕是一个从不关心政治的人。历史不容假设,但假如中国真的不曾有过那段苦难岁月的话,假如中国学术的发展未曾因一场场政治运动而中断的话,假如老北京乃至全中国数不清的古建筑文物没有被破坏的话,梁林们的命运会是如何,今日中国又会是如何。

如今,民主与法制正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整个社会也多了许多理性。尽管学术界仍不时有丑闻爆出,但总的气场是好的,中国学术的前途是有的。惟愿明日中国学术界多出一些梁林,多出一些大师。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09级 王宁

联系电话:[1**********] 邮箱:ilevi@foxmail

(允许贵报对本文进行适当修改)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