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易错点总结

人气:403 ℃/2021-01-28 02:49:12
【导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易错点总结,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语文的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开头,关于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易错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中语文成语知识易错点总结:1.败——甘拜下风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人。2...

语文的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开头,关于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有哪些易错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中语文成语知识易错点总结:

1.败——甘拜下风

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人。

2.愁——一筹莫展

释: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3.穿——川流不息

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复——天翻地覆

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5.骇——言简意赅

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6.股——一鼓作气

释: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7.骨——悬梁刺股

释:形容刻苦学习。

8.裹——食不果腹

释: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急——迫不及待

释: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0.继——一如既往

释:既往:从前,已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11.管——草菅人命

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12.娇——矫揉造作

释: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13.斤——一诺千金

释: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4.径——不胫而走

释: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15.烩——脍炙人口

释:脍:切细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16.立——鼎力相助

释: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相助

17.励——再接再厉砺

释: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砺:磨砺。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18.梁——黄粱美梦

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19.仑——美轮美奂

释:轮:高大。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20.骛——趋之若鹜

释: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初中语文词语知识易错点总结:

安祥详 重迭叠 粗旷犷 蜂涌拥

表帅率 蜇伏蛰 针贬砭 覆复盖

竣峻工 妨防碍 缘份分 针贬砭

恪格守 辐幅射 凑和合 松驰弛

脏款赃 脉博搏 家俱具 九洲州

编篡纂 就序绪 沧苍桑 坐阵镇

急燥躁 即既使 谜迷团 寒喧暄

气慨概 追朔溯 精萃粹 荧萤光

元霄宵 九宵霄 偶而尔 宣渲泄

擅善长 平凭添 发韧轫 赝膺品

脍烩炙人口 不落窠巢臼

鼎力立相助 呕沤心沥血

墨默守成规 黄粱梁美梦

罄磬竹难书 一如既继往

不胫径而走 一诺千斤金

蛛丝马蚂迹 鬼鬼崇崇祟

萎靡糜不振 再接再励厉

声名鹊雀起 金榜题提名

矫娇揉造作 悬梁刺骨股

源渊远流长 走投头无路

一筹愁莫展 一股鼓作气

长常年累月 趋之若骛鹜

竭泽而鱼渔 草菅管人命

公之诸于众 终生身事业

滥竽芋充数 川穿流不息

谈笑风声生 终生身受益

世外桃园源 言简意骇赅

人情事世故 明火执杖仗

死皮癞赖脸 指手划画脚

有持恃无恐 不能自己已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知识易错点总结: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

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