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气:192 ℃/2022-05-11 18:47:55
【导读】 永久的悔阅读练习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永久的悔》告诉我们,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永久的悔》阅读材料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

《永久的悔》告诉我们,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永久的悔》阅读材料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後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①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拿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②‘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麽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③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於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於地下。④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阅读题题目

8.简要概括选文回忆了母亲生前的事情:

9.找出第二段中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语句:→→“逐渐理解了”→→立下誓言→2分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作者“永久的悔”和复杂的感情的一项是2分

A.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经济不能独立,无法实现迎养母亲。

B.深切怀念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C.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D.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

1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句中作者“难解”是因为自己年幼时不懂事,不理解母亲生活的辛酸悲苦,“易解”是指年长后终于明白了因为家境贫困,儿子远离,母亲受尽苦难,所以无从笑起。

B.②句反映了母亲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C.③句表明由于儿子始终不回家,母亲思念过度而含恨离开了人世。

D.④句作者认为回报母亲的爱是至高无上的,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浓厚感情和做儿子未能尽孝的自责心情。

12.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你吗?请列举事例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打算怎样和父母相处呢?4分

《永久的悔》阅读题答案

8.一直生活在贫困中;日夜思念,盼望儿子归来2分

9.懵懵懂懂→理解不深刻→“逐渐理解了”→暗下决心→立下誓言→迎养母亲2分

10.C

11.C

12.答案:父母对我们都是无私的爱,本题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起,可以用成绩报答父母,可以用社会地位来报答父母,可以用孝顺来报答父母等等。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