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望洞庭有感

人气:469 ℃/2022-05-28 21:00:04
【导读】 读望洞庭有感,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望洞庭是一首唐诗。大家感受到它的美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一起来看看。篇1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

望洞庭是一首唐诗。大家感受到它的美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一起来看看。

篇1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

全诗读来饶有趣味。

篇2

望洞庭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情景交融,音节和谐。

这是一首赞美洞庭湖的美。全诗共四句,诗人在诗中深深的表达了洞庭湖的美之处,体现出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

写洞庭湖的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个“翠”字,就可以表达出诗人对洞庭湖的赞美。诗人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把湖水比喻成白银盘,青山比喻成青螺,就是湖水把青山装在里面。洞庭湖的山和水都非常翠,十分引人注目。

诗中的这两句也体现出了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和秋月彼此的谐和交融。诗人也用了一句比喻句,把湖水比作成镜子,描写水面平静而迷蒙。这面镜子不用磨就可以照亮人,古代的镜子要经常磨才能照亮人。是人格外喜欢这里的风景。

洞庭湖给大家带来喜悦,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心情,诗人怎能不赞赏洞庭湖呢?

篇3

今天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了《望洞庭》,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游玩了洞庭湖所写下的,那时,洞庭湖的湖水很清澈,与明月的光相连,十分宁静美丽。那天晚上,满面湖面一点风,迷迷蒙蒙的,像一面末擦的铜镜。

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洞庭湖中那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这时的洞庭湖宛如一个白银做成的大银盘,青翠的君山,就如同是在大银盘中的一颗小巧的青螺,十分的讨人喜爱。

大诗人刘禹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诗---《望洞庭》。

唐诗读后感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