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收音机的抒情散文

人气:356 ℃/2023-02-27 18:36:33
【导读】 描述收音机的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岁月如水,时过境迁。真想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地方,手捧着曾经心爱的收音机尽情地把玩,再次寻找它曾经带给我的快乐时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收音机我家搬到舟山的时候,家里面已...

岁月如水,时过境迁。真想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地方,手捧着曾经心爱的收音机尽情地把玩,再次寻找它曾经带给我的快乐时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收音机

我家搬到舟山的时候,家里面已添置有一辆永久牌加重车,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是凯歌牌,是电子管收音机,那是六七十年代的名牌。

舟山岛那个地方是闻名全国的大渔场,在鱼汛期也是台风比较频繁的季节,那气象预报的广播要比内地频繁的多得多。我记得,在台风季节里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有:“大头洋、毛头洋、渔山、大陈渔场”等渔场的情况,并报告每小时的风速、台风在哪里登陆,也要根据台风影响本区的程度,报出台风警报和台风紧急警报,舟山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得是舟山方言,跟唱歌似的,但有时候也用普通话。根据气象预报,渔船、货轮、客船和军舰,选择进入避风港锚地避风的地点和时间。从我居家的窗子,可以看到海军的几个军用码头,如果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码头上停靠的军用船只很多,如果是台风来了,码头上停靠的船只就没有了。

期间,收音机里面播送的是八个样板戏,也教唱样板戏,加上学校的音乐课也教唱样板戏,耳濡目染,我对八个样板戏的主旋律和主要唱词,一般都能烂熟于心。其实,这八个样板戏也是很好的现代京剧和现代芭蕾舞曲。比如,通过改编的《沙家浜》独唱、合唱与伴唱的结合相当美;《红色娘子军》中的“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歌词也很美,“快乐的女战士”、“洪常青就义”等音乐旋律既动人也感人。还有后来新推出的《杜鹃山》音乐、唱词和唱腔的统一也确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再编的现代京剧均再也没有突破《杜鹃山》的艺术高度。尤其是根据柯湘主打唱的《乱云飞》改编的,用民族乐器演奏的《乱云飞》堪称一绝!

“”后期,收音机里面的文艺节目也是比较多的,像殷承忠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气势磅礴,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赵连甲的山东快书:“火车站里有火车,火车站里有旅客,旅客们不是上车就是下车”;马耿慧的京韵大鼓:“小白菜剁了根,腾出我们的北房来,迎接亲人儿”;二人转《祖国处处有亲人》和快板书《奇袭白虎团》等的收听率和受听众欢迎的程度也是很高的。我也喜欢听电影剪辑,一是“”后期出的故事片像《青松岭》、《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侦察兵》、《创业》等,二是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剪辑。还有广播剧,我记得有一个名叫《小丽娜的星期天》的广播剧,很革命的,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受尽压迫和苦难的广播剧,剧情是小丽娜的父亲在公园里扮着一只黑猩猩,为资本家赚钱。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也有好听的,像马玉涛唱的《想起你们格外亲》:“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搞秋收,拉起了贴心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还有“我站在虎头山上,迎着朝阳放声歌唱,歌唱领袖*********,歌唱伟大的共产党”;其它的比较优秀的歌曲有《挑担茶叶上北京》、《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还有一首是《我为革命下厨房》等等。我听说书也是很上瘾,几乎天天不拉。我听过上海广播电台的说书《渔岛怒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曹灿播出的《新来的小石柱》,这个节目的名字叫“长篇小说连播”。

男孩子的特点是好动,对家里的这台收音机,我也是经常的调台和换台,既听中波,也听短波。不过,那时,《美国之音》没有收听到过,台湾电台的播音倒是收听过,现在我想想台湾的广播,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大陆中国的攻击;二是策反,比如“反正”过去一个飞行员,驾驶什么样型号的飞机给奖赏多少多少两黄金。而且,开头总是要说上一句:“中共大陆弟兄们”之类的话,不过,从现在看,宣传的效果也不能说没有,往大陆跑的和往台湾跑的都有,但总是少数,小时候我偷听台湾广播,好奇心占了上风。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迟早也要回归祖国,这主要取决于祖国的发展和强大。

一九七六年的中国,是一个发生了许多事的年份。年初的一天早上,我正准备上学,收音机里播出了周恩来因患癌症逝世的新闻,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阵的难受,眼睛一热,泪水从眼睛里掉了下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夏青的播音,更使人肝肠欲断。现在我仿佛还听得见夏青那沉痛和颤抖的语调,在我耳边响起。对周的逝世,我们都自觉自愿地戴上了黑纱,沉痛悼念人民敬爱的周恩来。在这一年里,由于天安门事件的发生,*********重被打倒,使人心里感到沉重,那一首“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的小诗仿佛烙在心上,不可能忘却。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辽宁的陨石雨、海城的地震和唐山大地震;朱德委员长的逝世和*********主席的逝世;粉碎“四人帮的喜讯和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消息。从收音机里面,我也听到了,粉碎“四人帮”文艺大解放的生动与活泼的局面,一批被禁锢的电影开始放映,一批优秀的电影插曲和优秀的歌曲开始在收音机里播送,像《上甘岭》的插曲、《洪湖赤卫队》的插曲、《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等等;优秀歌曲中有《马儿啊你慢些走》、《草原赞歌》、《花儿与少年》等等。特别是越剧《红楼梦》电影的放映和红楼梦选段在收音机里面的播出,更是使人如醉如痴,我居家楼上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有几个整天嘴里哼哼唧唧地唱:“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使人感到打倒“四人帮”以后,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去插队了,爸给我买了一个海鸥牌半导体收音机,这个收音机伴随我度过了下乡插队的日子。我回开封参加工作后,在一个乡下的集镇门市部当营业员,作为一个小青年,有三个春节都是我自告奋勇值班,伴随我一个人值班的是一个百泉牌的半导体收音机,这三个春节我都是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度过的。现在,我们得益于改革开放,广播电视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电视、音响、录放机、VCD和DVD和MP3,其更新换代的迅猛,已经让人不适应。可是由于家用电脑作为办公用具进入家庭,手提电脑的出现以及电脑加入“因特网”,更使世界变得既小又大。这样以来把收音机更挤得成了一个狭小的空间,但收音机曾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与痛苦,知识与信息,现在取代不了,将来也取代不了。

:收音机

收音机是个好东西。我喜欢收音机。尤其是巴掌块儿大的那种收音机,小巧,精致,随便放在裤兜里就可以带走。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来与世界建立联系。掏五块钱买一幅南孚电池,可以听半年,经济实惠,有如订报纸。听内心,听天下,其乐无穷。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对收音机产生了好感。我断断续续听过的收音机,大大小小的加到一起,至少有三十个了。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收音机,我都听了。

我听过两款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收音机,一大一小,都是相当的不错。尤其是那个巴掌块大的。那是一款讨人喜欢的机子。音质好,款式好,调谐尤其好。不知是我太匪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国产的那种收音机,到了我的手里,用不了多长时间,调谐绳子便不是断了,就是松了,无论你怎么拧,就是不变台。但是那两款日本机子,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情况。从质量上来说,那是我听过的收音机里最好的两款机子。从那两款机子上我最早地体会到什么叫人性化的设计,什么叫细节决定成功。那两种机子带给我的美好感受是经久难忘的。当然,那两款机子都是我从别人手中弄来的二手货。

由于种种原因,我曾经一度痛恨过日本,但是自从听了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产的收音机,我对日本的那种情感似乎减弱到无了,甚至对那个可怕的国家产生了另一面的好感与敬佩。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只收听英国BBC台,美国之音台,朝鲜国际台,还有伊朗台等的广播节目。当然都是对华的汉语广播了。听BBC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似乎在这样说:来吧,让我们坐下来聊聊天吧,看看世界的真相吧,生活真有意思呢,你知道吗?听美国之音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似乎在这样说:来吧,让我给你讲讲发生在你们国家里但你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的事儿。听朝鲜国际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似乎在这样说:来吧,听听我们金家人有多么的优秀!听听朝鲜人民天堂般的生活吧!听伊朗台给你的感觉是:一个人似乎在这样说:来吧,听听《古半经》是怎样吟诵的,是不是比音乐还动听?尤其是朝鲜国际广播电台,他让我第一次对世界的荒诞性有了亲身的体会。你比如,他早晨给你播放的节目,总长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但他几乎能将半个小时候时间用去歌唱他们的钢铁元帅金日成,金正日。一个人即便是圣人,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为他歌唱么?被歌唱的人天天听着那样的声音,难道真的就不厌烦吗?真是太奇怪了!那是大约二00三年的一天早晨吧,我无意听到一句话:我们英勇的朝鲜人民在伟大的钢铁统帅金正日的带领下种植马铃薯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说实在的,当时我听了这句话,我一个人在屋子里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不是太可笑了吗?都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世界都已经走到哪个地方了,你们英勇的朝鲜人民还在你们钢铁统帅的带领下种植马铃薯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马铃薯不就是洋芋蛋吗?美帝国主义还在侵略你们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靠种植洋芋蛋来抵抗,那能抵抗得了吗?人家恐怕都已经发展到你用原******也未必能抵抗得了的程度了啊!

我之所以喜欢听这些台,还可能因为我天性里的好奇。我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这可能与我出生在一个信息过度闭塞,交通过度不发达的边远山区有关。当然,现在这方面的情况是好多了。尤其是我身处其中,却很少认识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我处在我们伟大的祖国里,有好多情况,听我们伟大祖国的电台我是难听到的,许多时候,我的感觉是:我只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脸,却很少难看到他的尻子。而经常看脸忘记了看尻子是不全面的,是看不到祖国立体感的美的。但是听外面的电台似乎能弥补这个不足。往往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在我们伟大祖国里发生的事情,国外电台播了几天了,新闻都已经变成旧闻了,我才能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电台上听到,有时候还出现听不到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一个好处是很明显的:广告少。有一段时间,我听地方台,比如我们的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我最头疼的便是广告。最讨厌的广告。无休止的广告。不要脸的广告。硬往你的怀里,耳朵里,甚至尻子里钻的广告。有些广告反反复复地播,一天之内简直能重播上上千次。而这些国外台就很简洁了。广告显然被完全地过虑掉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拐弯,不抹角。那种又长又臭,啰里啰嗦的导语都很少,真让人痛快。尤其是那些电台能提供给你有思想的信息。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幸运,甚至非常地幸运:我生活在了一个已经完全允许听他国电台的时代。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在无意中享受到了这样一个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来上来说,我已经获得了有如王者的尊贵了。这说明我的祖国对我是尊重的,信任的,放心的,她相信我自己会判断,会选择,会操心,她已经将许多属于我自己操心的事情还给我了。一句话,她不像婆婆一样经常跟在我的后面盯我的哨了。从这一个方面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就足以称得上是足够伟大了。听我的父亲母亲说,在我们伟大祖国里,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是绝对不允许国民们收听他国的电台的,要是在那时,像我听上面的这些电台,那是要治罪坐牢的。随便一个村长就可以将我送进监狱。当然,那个村长如今也许骨头都已经开始朽化了,但他很有可能依然不知在我们伟大祖国里是有着一部名字叫《宪法》的书的。相比较那个时代,现在的我该是多么的幸运啊。我听了多少年的外国台,从来没有见着有谁来干涉过我,过问过我。如今我都已经听够了外国台,谁要是强制我去听外国电台,我都不想去听了。我不是那种你给我刀我便去杀人,给我自由我便去跳崖的人。我听了那么长时间的外国台,如今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了,这便是有力的证明。

近几年来,我几乎只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们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我到了只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的阶段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由于不断的搬家迁居,安装电视天线已经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再加上受我们国家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我们家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安装电视了。因此,获取信息的渠道只有靠我收听袖珍收音机了。一些有趣的,重要的,奇怪的新闻往往是我先听了,然后随时随地地再讲给我的身边人,家里人,算是分享了。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好多情况下,我的几个孩子一见着我便问:“爸爸,讲,今儿又讲了些啥?”的时候,我的重要性一下子便陡显了出来。当然,我给他们讲出那些新闻的时候,所带的感情色彩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那是触手可摸的,因而,过多的时候,对我们一家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分享。尤其我发现,这种作法对我们的家庭生活也增添了不少的快乐,形成了一种关注天下的气氛。这可是没有想到的。

:收音机

记得第一次接触收音机是在祖父那里,在外工作的祖父每天都会用它听新闻,听时事;后来,在邻居一位残废军人那里看到一台收音机,夏天的时候,他每天晚上提着它;再后来,在老山前线看到战友的收音机,在那里用它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从部队转回地方后,我看到家中摆着一台收音机,那是父母专为弟弟高考听英语买的;我安排工作后,处于宣传工作的需要,我也买了收音机,几乎天天用它听新闻,了解了许多国内外大事。我与收音机的感情越来越深了,它现在仍陪伴在我身边,我天天用它听新闻及文化娱乐节目,我与收音机的关系一如热恋中的情侣一样,难舍难分。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到在外工作的祖父桌上摆放着一台精美的台式收音机,那时的收音机很少,我那时很小,可好奇心很强,起初,看到这收音机,不知是什么东西。人往往都是这样,越不知是什么东西,就越想知道,我那时总想伸手动动,大人在眼前的时候,没有机会。等到大人出门的时候,我就先爬到炕上,趴到桌上的收音机前,眼里看着收音机旋钮,手里就忙开了,这里动动,那里拧拧,三动两动就动出了声音,还把我吓了一跳,以为这是什么怪物?怎么还响?那时也听不懂什么声音,吓得就跑出去了。等到大人们回来,听到收音机响了,知道是我动的,就把它关掉。我看到大人们拧了那个旋钮就关掉了收音机,从此,再也不害怕了,大人们不在家的时候,就愿意打开收音机听听,虽然听不懂,就愿意听声。后来才知道,这是祖父用来听新闻时事的收音机,祖父耳聋,经常带着耳塞听,这台收音机成了祖父的挚爱,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去世。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的农村有收音机的仍很少,一个邻居却拥有一台收音机,我就感觉很稀奇,觉得这个人不简单。这个邻居那时大概四十多岁,按辈分我叫他哥,他在解放战争时期英勇参战,不幸在一次战役中被敌人打伤了五个手指,被评了三等乙残废,从战场上退了下来,一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觉着闲着无聊,他就购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每天吃罢了饭,他就爱提着收音机坐到他家屋山头上,遇到有人的时候,他就和人拉呱,没人的时候,他就听收音机,儿时的我也愿意凑上前去听热闹,才知道这位老哥听的不是京戏,就是天气预报,我那时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感觉这收音机挺神奇的,图的凑个热闹。到了夏日的夜晚,这位老哥也会提上他那心爱的收音机出来乘凉,乘凉的场地自然就形成了听收音机的一圈,这样,使宽阔的场地形成了“听收音机的”、“听故事的”、“听笑话的”,而且人群在不断流动着,非常热闹,小小收音机也丰富了乡村生活。收音机带来的还不止这些,因这位老哥常听收音机,懂得的事还真多,我那时很佩服他的口才,其实,许多道理都是从收音机里学来的。儿时,我也从他收音机里学了不少知识,记得到他家玩的时候,经常听收音机里播送了智力竞赛,有一次播了《帽子的故事》,问小朋友:到底是几只红帽子、几只绿帽子?我听了愉快地回答出来,跟收音机里后来报出的答案一样。这家人对我都很佩服,而我则感谢他家这台小收音机。

时光追溯到1984年12月,我所在的部队接上级紧急命令,赴云南老山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到了老山前线,为了及时聆听来自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声音,有的老兵就购买了收音机,每天收听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在紧张、单调的老山前线,我也每天围在收音机旁,收听动态新闻、时事、娱乐等节目。到了1985年的一天,我欣喜地听到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观众点播”节目,这是电视节目的创新,我便试着给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杨伟光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老山前线紧张艰苦的生活,表达了前线卫国将士的共同心愿,渴望点播一首《十五的月亮》、一首《血染的风采》歌曲。信发出去后,我就翘首以盼,终于盼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组的来信,信中说:“您写给杨伟光台长的信受到了,杨台长高度重视,专门责令我们节目组,及时给予答复,并应尽力满足前线将士的要求。”并随信寄来了3页打印的节目单,并用笔勾划了我所点播的歌曲,看完信和节目单后,我非常激动,就把信和节目单在战友中传看,战友们精神更加振奋,急切地盼望着能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听到点播的歌曲。遗憾的是,当时前线战时正急,错过了收听收看点播节目,但收获的是杨台长及中央电视台节目组对前线将士的关心支持和一片爱心。

从部队转回地方后,我一直在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因工作的需要,早晨经常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晚间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我也深知收音机的重要,于是,我就购买了收音机,感到早间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非常重要,并能真切地听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声音,使我了解了许多国际国内形势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好地指导和引领着新闻宣传工作,明确了每个时期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方向,使单位的宣传工作始终沿着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工作的轨道前进。

闲暇之余,我还从收音机里收听娱乐节目,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收听知识类节目,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感到小小收音机,作用真不小,使我受益匪浅,心中阳光灿烂。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