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人气:395 ℃/2024-02-16 18:55:45
【导读】 做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的色彩越淡。“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由得想,自己和孩子之间是管理还是交流。老师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所以作为一个合格、聪明的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平等...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的色彩越淡。“

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由得想,自己和孩子之间是管理还是交流。

老师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所以作为一个合格、聪明的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样或许你也就是鲁迅笔下“三味书屋”里的那位先生。就是拿着教鞭从不往下落的先生。虽然现在的教育增进了很多关于管理的理念,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把握好度,即做好管理又充分和学生会交流的老师或许是目前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了。

因为我们知道教育不能只面对现实,更多的是要面对未来。所谓的百年树人,如果只是管理,那么何止百年,一个公司的老板在面试的时候或许只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能很快让一个陌生的员工遵守制度,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而老师不行。

我们知道,在现在的教学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那我们和孩子之间该怎么做好教育和被教育的问题,就是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了。比如:对于学生上课看课外书,到底该怎么办?收?怎么个收法?收多长时间?发还给他,他能否下节课不看了?如果再看那又该怎么办?等等问题并不是几个字能回答的。当然如果是针对员工,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而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在学习社会,接受社会,融入社会的学生。所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思考的也很多,那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王晓春老师编著的教育书籍《做个聪明的教师》。或许看过本书后,我们不会马上变聪明,但是,我们会审视自己的言行,对以后和学生的交流中会帮助一二。

《老子》56章里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是不聪明的。而教师是依靠嘴巴生活的,莫非教师注定就是愚蠢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位埃及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贡献将是让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教师闭上他们的嘴。”很显然,想做一名聪明的教师,首先要保证不轻易说话。

当然,教师完全不说话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说话的尽量不说话,确实需要说话也要讲究什么时候说话、该说怎样的话?

教师为什么要尽量不说话呢?理由有二:首先是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思考、表达的时空应该让给学生,教师的话多了,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学生的能力是在他们自己不断的思索感悟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中听来的。讲得再精彩,都是老师的,学生可以听取记忆,但是无法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思索锤炼。听来的永远只能是知识,而不是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思考与表述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表述里,你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学生互相去解答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既是问题资源,也是能力资源。我们的教师总习惯在没有弄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开展教学,没有弄清楚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进行教育,教学没有针对性,教育无的放矢。为什么教育教学低效,为什么学生面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反应迟缓,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学生先学了、先思考了、先说了,那么你就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了。就是这个时候,聪明的教师也不急着讲,而是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让问题的球在学生间互相传递。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