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饲养密度

人气:416 ℃/2021-07-26 03:38:23
【导读】 鹅的饲养密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合适的饲养密度是雏鹅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雏鹅进人育雏室后,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要根据大小、强弱、采食等情况分群,分群可结合调节饲养密度进行。何养密度应根据雏舍...

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合适的饲养密度是雏鹅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雏鹅进人育雏室后,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要根据大小、强弱、采食等情况分群,分群可结合调节饲养密度进行。何养密度应根据雏舍的构造、通风及饲养条件灵活掌握,要保证每只雏鹅都能饮水、吃料。饲养密度一般1~5日龄为25只/平方米,6~10日龄20只/平方米11~15日龄15只/平方米,16~21日龄12只/平方米22~28日龄10只/平方米密度过大,拥挤成堆,出现互相啄羽、啄趾的恶癖;密度过小则造成浪费。在根据日龄、大小调整词养密度的过程中,要同时按强弱分群,以免大鹅欺小,甚至在打堆时压死、压伤小鹅。一般将弱雏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增加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单独进行饲养管理,以便赶上大群生长。

鹅的分布范围

一、狮头鹅是中国惟一的大型鹅种,因前额和颊侧肉瘤发达呈狮头状而得名。狮头鹅原产于广东饶平县溪楼村。现中心产区位于澄海市和汕头市郊;在北京、上海、黑龙江、广西、云南、陕西等20多个省区均有分布。狮头鹅体型硕大,体躯呈方形。头部前额肉瘤发达,覆盖于喙上,颌下有发达的咽袋一直延伸到颈部,呈三角形。喙短,质坚实,黑色,眼皮突出,多呈黄色,虹彩褐色,胫粗蹼宽为橙红色,有黑斑,皮肤米色或乳白色,体内侧有皮肤皱褶。全身背面羽毛、前胸羽毛及翼羽为棕褐色,由头颈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全身腹部的羽毛白色或灰色。母鹅就巢性强,开产日龄为160~180天,一般控制在220~250日龄。产蛋季节通常在当年9月至次年4月,这一时期一般分3~4个产蛋期,每期可产蛋6~10枚。第一个产蛋年产蛋24枚,平均蛋重176g,蛋壳乳白色。种公鹅配种一般都在200日龄以上,2岁以上的母鹅,年平均产蛋28枚,平均蛋重217.2g。成年公鹅体重8.85kg,母鹅7.86kg。70~90日龄上市未经肥育的仔鹅,公鹅平均体重6.18kg,母鹅5.51kg。狮头鹅平均肝重600g,最大肥肝可达1.4千克,肥肝占屠体重量的13%,肝料比为1:40。

二、埃姆登鹅原产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的埃姆登城附近。19世纪,经过选育和杂交改良,曾引入英国和荷兰白鹅的血统,体型变大,中国台湾省已引种。埃姆登鹅全身羽毛纯白色,着生紧密,头大呈椭圆形,眼鲜蓝色,喙短粗,橙色有光泽,颈长略呈弓形,颌下有咽袋。体躯宽长,胸部光滑看不到龙骨突出,腿部粗短,呈深橙色。其腹部有一双皱褶下垂。尾部较背线稍高,站立时身体姿势与地面成30~40°角度。雏鹅全身绒毛为黄色,但在背部及头部有不等量的灰色绒毛。在换羽前,一般可根据绒羽的颜色来鉴别公母,公雏鹅绒毛上的灰色部分比母雏鹅的浅些。母鹅10月龄左右开产,年平均产蛋10~30枚,蛋重160~200g,蛋壳坚厚,呈白色。母鹅就巢性强。成年公鹅体重9~15kg,母鹅8~10kg。肥育性能好,肉质佳,用于生产优质鹅油和肉。羽绒洁白丰厚,活体拔毛,羽绒产量高。

三、图卢兹鹅又称茜蒙鹅,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鹅种,19世纪初由灰雁驯化选育而成。原产于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市郊区,主要分布于法国西南部。后传入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图卢兹鹅体型大,羽毛丰满,具有重型鹅的特征。头大、喙尖、颈粗,中等长度,体躯呈水平状态,胸部宽深,腿短而粗。颌下有皮肤下垂形成的咽袋,腹下有腹皱,咽袋与腹皱均发达。羽毛灰色,着生蓬松,头部灰色,颈背深灰,胸部浅灰,腹部白色。翼部羽深灰色带浅色镶边,尾羽灰白色。喙橘黄色,腿橘红色。眼深褐色或红褐色。开产日龄为305天。年产蛋30~40枚,平均蛋重170~200g,蛋壳呈乳白色。公鹅性欲较强母鹅就巢性不强。成年公鹅体重12~14kg,母鹅9~10kg。强制填肥后每只鹅平均肥肝重可1.0kg以上,最大肥肝重量可达1.8kg。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分享各种行业知识与经验、学习资源交流平台,知识让你的眼界更宽广!